非牙源性牙痛22例临床分析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angeboy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非牙源性牙痛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误治非牙源性牙痛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非牙源性牙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性疼痛7例,临近器官病变所致牙痛11例, 全身性疾病所致牙痛3例,非典型牙痛1例。结论:非牙源性牙痛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临床上很容易造成误诊误治,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鉴别。
  关键词:非牙源性;牙痛;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1-0064-01
  牙痛是口腔内科常见的症状,绝大多数是由牙病而引起的,但也有少数牙痛是由于其它疾病所致的牵涉痛、放射痛或压迫性疼痛,并非是牙病引起,这类牙痛在临床上被称为非牙源性牙痛,其临床表现与牙源性牙痛相仿,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也导致了一些医患纠纷的发生。本文就22例非牙源性牙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一些非牙源性牙痛的临床特点,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非牙源性牙痛 22 例,其中男8例,女14例;年龄16岁-76岁,平均年龄45.14±13.28岁,全部患者均以牙痛为主要症状而来口腔科就诊,其中神经性疼痛7例(三叉神经痛6例,蝶腭神经痛1例), 临近器官病变所致牙痛11例(上颌窦疾患5例,颞下颌关节紊乱4例, 涎石症2例), 全身性疾病所致牙痛3例(心源性牙痛1例,带状疱疹2例),非典型牙痛1例。
  2 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男,45岁,因“右侧下牙阵发性疼痛2天”来我科就诊,患者来院前一天因牙痛剧烈,在外院行开髓引流术,牙痛未缓解,牙痛以夜间为重,患者入科时表情痛苦,自述冷敷可短时缓解症状。口腔检查:牙体及牙周组织未见异常,右侧牙龈及右下唇有触痛,牙片未见明显异常,未触及扳击点,给予消炎止痛的药物治疗,患者牙痛无好转,并伴有右侧颌面部疼痛,于2天后,于右下唇及右侧牙龈处见多处疱疹,遂转皮肤科,诊断为“面部带状疱疹”,给予相应治疗后,患者牙痛消失。
  病例2,患者女,33 岁,因“右侧上颌后牙痛3天”来我科就诊,口腔检查:右上颌后牙叩痛明显,牙体未见明显龋坏,牙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冷、热刺激无明显不适,牙齿无松动,牙龈无红肿,未探及牙周袋,牙片未见明显异常。再次询问患者病史,患者自述于 10天前患感冒,患者未在意,亦未服药治疗,后出现流脓涕及咳嗽的症状,患者到卫生室就诊后,口服抗生素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患者感冒症状缓解,但出现了右侧上颌后牙痛,并伴有同侧头痛。查体发现上颌窦压痛明显。副鼻窦片示:右侧上颌窦粘膜增厚,内见气-液平面。最后诊断为右侧上颌窦炎,转入耳鼻喉科治疗后,患者流脓涕的症状明显缓解,上颌窦压痛的情况亦明显减轻,右侧上颌后牙痛症状消失。
  3 讨论
  牙痛是口腔科牙齿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牙齿疾病的外在反应,其主要表现是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牙痛大多由牙龈炎、牙周炎、龋牙、智牙冠周炎或折裂牙而导致牙髓(牙神经)感染所引起的。大多数的牙痛是由口腔内疾病所致,这一类的牙痛一般较容易诊断和治疗。但还有较少一部分牙痛是由其它一些疾病牵涉、放射或压迫性所致,这一类牙痛的表现各异,在临床上容易被误诊误治,这一类牙痛被统称为非牙源性牙痛,在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患者的症状,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综合考虑,认真鉴别,才有可能找到非牙源性牙痛的真正病因。
  通过本文的分析,笔者认为非牙源性牙痛的主要病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临近器官的病变所致
  临近器官病变主要包括上颌窦疾患、颞下颌关节紊乱、涎石症及口咽炎症等,本组病例中这一类疾病占到了50%,是导致非牙源性牙痛的最主要病因,这些疾病所致的疼痛多为钝痛,程度轻重不一,病程一般较长,多为慢性疼痛,与冷热刺激无关,且疼痛一般不能定位,并多伴有其它症状。如上颌窦炎有脓涕及上颌窦压痛的情况,颞下颌关节紊乱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区和关节周围肌肉的钝性疼痛和局部压痛,可有关节弹响和捻发音,在大张口或咀嚼时加重,多无自发痛刺激痛,病程较长。口咽部炎症所致的牙痛是牵涉痛,可向耳部放射,在吞咽时疼痛加重,查体牙体及牙龈多无异常,而口咽部粘膜常呈弥散性充血,咽后壁淋巴呈滤泡样增生。
  (2)神经性疼痛所致
  神经性疼痛所致的牙痛主要是三叉神经痛与蝶腭神经痛,其中以三叉神经痛常见。本组病例中神经性疼痛占31.82%,这类疼痛与冷热刺激无关,伴有同侧头痛。三叉神经痛呈电击样,可有扳机点,疼痛呈周期性,在二次发作之间,疼痛可完全缓解。蝶腭神经痛的疼痛多急性发作,并进行性加重,可自行缓解。
  (3)全身性疾病所致
  可引导牙痛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有心脏病和带状疱疹,这类病因较为少见,特别是心源性牙痛更少,但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后果则很严重,这类疼痛多发生在老年人,疼痛以左侧多见,多在用力、情绪激动或进餐后发作,严重者有休克或心跳骤停的表现,心电图可辅助诊断。带状疱疹前期诊断有困难,一旦出诊后,则较容易确诊。
  (4)非典型性牙痛
  非典型性牙痛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难以解释的持续性疼痛,它顽固存在而无明确的病因,多见于成年女性,神经焦虑、情绪不稳定是该病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非典型牙痛往往是在治疗面部外伤或面部相关疾病经内科治疗后的1个月内开始发作,所以感觉神经损伤被认为是非典型性牙痛最可能的原因。
  总之,非牙源性牙痛的病因是复杂的,口腔医师在诊断牙痛时要放宽诊断思路,详细的询问患者病史,特别是对口腔检查未发现异常的牙痛患者要多从可能导致牙痛的口腔外疾病找原因,并加强责任心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防止误诊误治,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
  [2]董红.非牙源性牙痛的鉴别诊断与误诊分析[J].北京口腔医学,2007,15(1):44-45
其他文献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线粒体DNA(mt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对广东湛江近海军曹鱼 Rachycentron canadum 的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了研究。RAPD研究
老伴退休后,突然患上了“退休综合征”:整天百无聊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里充满了失落、空虚、忧虑和寂寞。眼看着老伴一天天消瘦下去,我很着急,便想办法帮老伴度过“退休转型期”。  思来想去,我最终想出了一个招法:让老伴“动”起来。  俗话说“人怕闲,树怕空”,一些老年人退休后之所以不同程度地惠上了“退休综合征”,主要是因为他们感到“没事干”。如果让他们忙起来,手头有一些事情来做,内心的空虚与失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