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索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消长动态规律,文中应用传统的土壤微生物学和土壤酶学测定方法,研究常规旋耕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一年和连续两年玉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消长动态规律,文中应用传统的土壤微生物学和土壤酶学测定方法,研究常规旋耕秸秆不还田、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一年和连续两年玉米秸秆深翻还田等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有益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玉米全生育期内,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连续两年玉米秸秆深翻还田(SF-Ⅱ)>玉米秸秆深翻还田一年(SF-Ⅰ)>常规旋耕秸秆不还田(CK),其中,SF-Ⅱ各指标与CK间差异显著(p<0.05)。SF-Ⅱ对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增幅最高,为157.61%;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增幅最高,为40.12%。可见,高寒灌溉农区实施玉米秸秆深翻还田耕作措施,既有利于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也可以提高耕层土壤酶活性。
其他文献
<正>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革命诗人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敝人谨试从毛泽东诗词(下简称“毛诗”)如何妙用数字、数量词这一方
<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就必须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依法解决民间纠纷;同时,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对于新形势下及时妥善处
目的比较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大柴胡汤对实验性肝外胆汁淤积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行胆总管三段结扎术复制大鼠肝外胆汁淤积模型,造模1周后各药物干预组每天分别灌胃给
为了评价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状况,文中根据环境友好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从环境影响总量、环境影响发展和环境保护潜力等三个方面,构建了
<正>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他是一位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同时他又撰写了许多闻名于世的文艺评论。他以独到的艺术理论、美学思想和
民主社会主义是二战后西方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是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股重要力量,其在理论观点和实践做法不乏可取之处。但它与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在含义、历程以
2013年落成的四川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室教中心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轻钢复合建筑系统所应用的第五座建筑物。文章介绍了这一成果及背后的设计思考,特别分析了项目对轻型运输
评价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该理论的学术论文不计其数。然而,对于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的研究则大多停留在对其的分析和归纳上。虽然有的学者发现介入系统的分类过于
本文试图把同质异构的两个经典文本《奔月》和《白雪公主》拉出来做比,分析它们共同的对圆满的理想经典和故事圈套的消解,从而探求其背后各自的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