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 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其他文献
动脉血栓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除了常见的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公认危险因素外,凝血、抗凝因子与动脉血栓的关系也相继见于报道,该文就凝血、抗凝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动脉血栓
目的分析109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术
目的探讨非接触球囊标测在指导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射频消融中的作用.方法 17例室速患者,年龄50岁±9岁,经心室刺激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或非
目的合成一种新型温度敏感性液体栓塞材料,并探讨其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氮-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氮-正丙基丙烯酰胺合成共聚物,进行物理性质测定和体外AVM模
本文用锌粉还原N-亚硝基二苯胺的产物直接与2-甲基-4(N,N-二苄基)氨基苯甲醛缩合合成了空穴传输材料2-甲基-4(N,N-二苄基)氨基苯甲醛-1,1-二苯腙(CT-191),采用均匀设计制定试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8~2004年收治的46例G IST病人的临床表现、手术处理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均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良性13例(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和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设计模式已经成为java程序设计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设计模式可以帮助Java设计师对设计工作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给出结构合理、
对LonWorks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上层网络、下层网络的系统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系统监控软件的设计进行了阐述,指出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工业锅
学完本章后读者应具备的能力(1)了解医患合作的重要性;(2)在临床实践中准备利用医患合作的论文。如何利用从批判性文献评价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使病人获得最佳利益?这对家庭医生
目的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创伤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探讨其特点及趋势.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广州市中心城区"120"呼叫资料及院前创伤资料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