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之我见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g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能源”。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者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说话、写话有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浅识。
  
  一.融洽关系,推动兴趣
  
  作为老师,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如果喜欢那个老师,那么这个学生对他所教的科目往往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学生讨厌那个老师,对那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一定会抱有较大的抵触情绪,更不喜欢那个老师来上课。因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会对学生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小学生虽然年龄还比较小,但是很多学生的自尊心很强,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平时要多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即使是他们做错了一些事,批评他们时,也要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注意场合,尽可能避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要多采用个人交谈的形式,帮助他们认识到缺点错误,鼓励他积极改正错误。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等生不要过分宠爱,也别另眼对待后进生,努力做到一视同仁,要让学生感到他们在老师心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另外课余时间,教师要多深入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活动、游戏、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了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广大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不断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情境是无声的语言,它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氛围,促使学生真实地展开语言交际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结合所教学的语言知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语言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的生活,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和应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自觉调动全部的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教学的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我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把大大的荷叶带进教室,和学生一起赤脚踩在荷叶上,充分享受赤脚的快乐。在开心玩耍的同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分别扮演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学习课文内容,孩子们在玩乐中很快掌握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这些句子中容易混淆的重点动词“躺、眨、立、展开……”。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很快就会背诵这篇课文了。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参与广,效率高。
  
  三.改进教法,调动兴趣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两条规则:方法单调死板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昏昏欲睡;方法变化过多的教学,又会使学生穷于应付而降低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既不能总采用同一种方法,又不能不断变换新方法,要把握好“度”。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适当改进教法。例如,在检查课文、古诗背诵时,平时总是教师直接检查学生背诵,而一些后进生有时很难完成任务,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了“引背”的方法,这样有很多学生在你一个字、两个字或一句话的提醒下,很快完成了背诵的任务,同时让他们也体会到被肯定、被表扬的快乐,以此大大激发了后进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时我还把本应该复述课文的环节,改为分角色对话或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当学生戴上头饰绘声绘色地对话、表演时,场下常常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纷纷举手欲试,这样的教法学生喜欢,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内容印象深刻,效果也好。
  
  四.运用教具,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具,包括运用图画、实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以及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为了使新课一开始,就紧紧地吸引学生,收先声夺人之效,又巧妙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戏的鱼群、蠕动着的海参、披甲的龙虾、美丽的珊瑚、海滩上各式各样的贝壳、庞大的海龟,不计其数的海鸟……学生们一边观看这些奇妙的海洋世界的景象,一边听解说员的解说,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缤纷的新奇世界之中,产生新奇感,激起了浓郁的学习热情。此刻,教师便抓住时机,说道:“这就是富饶的西沙群岛,你们想去这么美的西沙群岛吗?下面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去作实地考察。”学生们的情绪会一下子被激发,很快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五.阳光激励,提高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热情地关心、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鼓励性的评价。“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的学生,真的很了不起!”、“你的理解比老师还要全面、透彻,我要向你学习了,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你的字写得真是太工整了,每一个字都像电脑打印的,我们班将来一定会出现很多的书法家的。”……像这样的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这些激励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助推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方式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和学就会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作者联通:223900江苏省泗洪县石集小学)
其他文献
汉字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最初的甲骨文、象形字到演变至今的方块字,无不闪烁着人类智慧的火花。在茫茫的字海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也许并不多,但对于刚识字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却并不容易。单单小学语文六年制二册就要求:认识460个字,其中300个是要求学会的字,160个是要求认识的。识字量的提高,使生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生字呢?我认为识字教学要“活”,要“动
期刊
今年我接了一个新班,原班主任特别告诉我,班里有位“老大难”的女同学,经常迟到,批评、惩罚等方法都用过了,就是改不了,可谓“刀枪不入”。我想,既然“刀枪不入”,我就来个“刀枪入库”,每天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我坚持站在教室门口,面带微笑,欢迎她的到来。我告诉她怎样争取时间和短暂午休的一些简单方法,还告诉她,老师当学生时也迟到过。这位同学看着我既不批评,也不惩罚,而是细心关照和指导,终于有所感动,并决定
期刊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上是“复习――新授――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以传授知识和强化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为主,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如何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让学生在最佳的学习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仅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获得了学习知识的途径
期刊
著名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只能传达很少的信息,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没法传达。要学好英语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生活的一个要素就是游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不会像初中高中的学生那样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获得词汇量,然而简单机械的单词记忆更会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我们要怎么样合理的设计教学,来帮助学生跨过这个难关?如下是我在单词教学中积累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全面培养。在二十几年的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愿与大家共享。    一.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上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不断尝试到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乐趣,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魅力,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
期刊
当我们感到教学有一丝疲倦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赶走疲倦,让我们放松那根弦,重新振作精神。当学生感到学习有一点枯燥的时候,一个小游戏会把欢笑带来,当笑声充满教室,我们的心也跟着飞舞起来。  “没有不喜欢游戏的孩子”。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一言以概之,想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游戏的天堂。  教育心理学家沙尔
期刊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过去,教学方法只看重教师“讲”,主要采用“讲授法”,把它作为主要方法教学,难免失之偏颇。事实上,教学方法始终包括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双方的活动,这是教学的重要特点。现在的数学新教材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
期刊
一.优良品质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固定的,应该根据教师的操作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内容来决定。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  下面谈一下“暗示——领悟”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暗示——领悟”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情知结合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在一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从事智力活动,达
期刊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与能力。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以识字为手段,在识字的同时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活动效率,培养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激发兴趣,发展智力    1.编故事,巧记字形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字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