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山县白厂门镇檀屯村距离锦州市区近150公里。2015年5月4日,带着对“驻村干部”这个新角色、新岗位的憧憬,我到檀屯村驻村扶贫的第一个工作日在风雨中开启了。
  抵达村部时,外面狂风肆虐,而村部里没人,大门紧锁。我没有急着离开,在村部周围转了转,意外发现村部(房顶是用彩钢板搭的)房檐一角已被狂风掀开了。我赶紧给村主任打电话。村主任接到电话后先是一愣,说:“没想到这破天气里你还跑来了。咱们得赶紧找人把房檐铆上,不然整个房顶都得被掀开。”我们很快找来两个帮手,用螺丝把掀开的房檐固定好。修好房檐,我来到镇政府,想给手机充电。到了才知道,镇里比村里停电还早,外面的电线杆被刮倒4根,电话、电脑都成了摆设,自己竟然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与檀屯村的“第一面”颇有戏剧性,这仿佛是“贫困之魔”在向我示威。“我绝不退缩!”利用停电的这两天时间,我开始认真了解檀屯村的基本情况:全村共有368户、1296人,其中贫困户13个、28人,全都被纳入低保;全村有耕地4200亩,荒地和林地约1000亩;村里没有产业项目,村民90%的收入来自玉米、花生等传统作物种植,10%来源于劳务输出、养殖和运输等;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年龄偏大,信息闭塞,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我决定帮助村“两委”班子从基层党的工作抓起。按照上级组织的部署,先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起来,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的同时,让全村党员“刷新”对党员身份和使命的认知,积极主动地开展党员奉献活动。除了组织大家学习,我还精心准备,给村里的党员上党课,与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村民们很快便感受到了党员精神面貌的变化,对村干部和党员的认同感、亲切感进一步增强。很多村民开始有事没事都愿意到村部坐一会儿,聊聊天儿,把遇到的难题和村干部说说,让我们帮着出主意、想办法。截至目前,村干部已帮助村民解决困难26项,调解村民纠纷15次,办理相关证明70份。全村人的凝聚力增强了,村干部和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了。
  “百姓需要什么?我还能为大家再做些什么?”每到夜晚,忙碌了一整天的我站在村部的广场上,望着村里的点点灯光,时常这样自问。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把帮助村民解决出行难的问题作为首个要攻破的难关,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事在人为,2000米长、6000多平方米的水泥路很快就建设完工了,檀屯村内13条土路在百姓多年眼巴巴的期盼中终于变得平坦便利。最近,在镇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檀屯村又从相关部门争取到30万元资金,很快还能再修3000平方米的水泥路。大家听到这一消息后都很高兴,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从大家的笑容里,我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还真不知从何时起,我已经不知不觉把“我们檀屯村”变成了口头语,说的次数不计其数。
  为了改善檀屯村的卫生环境,村里决定建13个垃圾池,实现生活垃圾定点清倒、定时清运,村民们对这件事儿都很期待,但对垃圾池的选址却意见不一,谁都不希望垃圾池建在自家附近。经过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各家倾倒垃圾的距离和尽量远离住家等因素,我和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共同商定了13个位置。方案公布后,有6位村民不同意,认为垃圾池离自己家近,担心刮风时有异味。我们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了这6位村民的认可。可当垃圾池开工兴建时,村民老李家又变卦了。女主人说自己前一天没在家,即使家人同意了也不算数:“垃圾池的位置必须挪。”施工人员被迫暂时停工。这户村民说不通,我提议换个思路——与她家的邻居协商。经过耐心做工作,邻居同意垃圾池往自己家方向挪一挪,施工才得以继续。现在,13个垃圾池已全部修建完毕并投入使用,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大幅度改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因为土地问题发生纠纷的案例并不少见,檀屯村也不例外。在土地确权工作人员来村之前,我们提前准备,把有土地纠纷的村民请到田间地头,拿出土地位置记录簿,在村民的见证下现场数垄、丈量,并请镇司法所同志监督,提前化解矛盾。由于准备充分,确权过程非常顺利,未发生任何纠纷。
  在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的同时,我还兼任白厂门镇和八道壕镇脱贫攻坚督导组的组长,负责督导两个镇253个贫困户的脱贫攻坚工作。一有时间,我就到各村挨家挨户地走访贫困户,一家一家地核实情况,督促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进行对接,检查精准帮扶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我在走访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农村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因无劳动能力而致贫。在积极推动国家、省、市各项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到人的同时,我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同事,力所能及地向贫困家庭伸出援手,捐钱捐物,仅衣服就捐赠了100多件。
  在驻村工作的这段时间,我与镇村干部共同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例如,在白厂门镇4个村整合部分土地,新建了占地5000亩的“粮食产能项目基地”,并在基地内修建水泥路2400延长米、田间路9000延长米,打井25眼,修桥2座、涵洞10个,清淤2000延长米,植树1000多株,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期间,我时常回味这句话。感谢组织让我有了这段永生难忘的经历,让我有机会与一方百姓建立了深情厚谊,让我感受到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疾苦,更让我了解到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看到驻村扶贫工作给檀屯村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我们的工作为了谁、依靠谁”。
  (作者系锦州市委办公厅驻黑山县白厂门镇檀屯村工作队队长)
其他文献
媒介经济是一个全球性的词汇,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个称谓所蕴含的意思.却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词汇,它所包含的是刻板和渴望开拓体制下的一种新的变革和发展。
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大连市最大的供暖企业。作为公司的一名优秀中层干部,杜日春二十余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不仅用高超的专业技能维护着机器设备的运行,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还满腔热情服务职工,温暖着广大员工的心。同事们夸赞她是“业务的排头兵,职工的贴心人”。  1992年7月,杜日春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进入北海热电厂工作。她孜孜不倦地钻研技术,很快成为行家里手。2001年,杜日春被调到刚投产不
高职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社会提供高级技术型人才。高职税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置就是结合税务专业高职生的教育目标,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使税务专业高职学生全面
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政治判斷,对于我们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践要求,科学制定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明确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到实现“强起来”的时代。这是从我国历史发展的维度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也是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发展最
毛泽东:“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毛泽东对毛岸英要求十分严格。毛岸英8岁时就跟着母亲杨开慧被关进国民党的牢房。母亲牺牲后,他和两个弟弟在上海饱尝了艰辛磨难。1936年夏,在地下党组织安排下,他被送到苏联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苏军,跟随部队攻到柏林。1946年1月,毛岸英回到延安,这时父子已分别19年。见面后,毛泽东马上让儿子脱下洋装,换上布衣,到陕北贫瘠的乡村当农民,拜农民为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