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创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既能减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又能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不知不觉地学会所要学习的知识。那么,怎样创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呢?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那么,如何实施快乐教学的方法呢?
一、创意开场白,先声夺人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使用新颖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创设教学思维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奥秘,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时可用如下导入方式:去年(2012)年4月15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我国体育健儿囊括所有的金银牌,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她不仅在比赛中屡屡为国争光,而且还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兵乓外交”成为历史佳话。你知道乒乓外交是怎么回事吗?“小球转动大球”又是什么含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采用趣味故事、歌谣、谚语、生活常识、文学材料导入新课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可以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又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我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我如果说:“让我先来讲一段故事”,瞬间教室里雅雀无声,我就抓住这个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讲了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利用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利用电视电影片段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歌曲、诗歌导入,或者利用乡土历史导入……总之,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生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就应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二、直观性素材的科学使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实物、照片、绘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很好的吸引其注意力,把学生带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为生动。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知识易于接受,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例如讲《拿破仑》一课时,为了突出拿破仑的一生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我整个课堂都以拿破仑一生的野史或正史里的传奇故事贯穿着,这样学生不但对课堂饶有兴趣还对拿破仑的一生与他其人有了更鲜活的认识。接下来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更全面更真实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三、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方法
1、谐音法。
利用谐音编写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词语,起到化简、提炼、深化内容的作用。这是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幽默方法。因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区分美国国庆日(7月4日)和法国国庆日(7月14日)的时间用了谐音法,美国人是“气死”法国人是“气得要死”。这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乐中记,记中乐”的效果。
2、猜谜语: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引用了几个谜语游戏,学生猜的很投入,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如抢答三国人物:凿壁偷光(孔明)、孔雀收屏(关羽),抢答三国地名:
“红墙”(赤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快乐历史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系现实法、借题发挥法、引用史料法、形象比喻法等等,枚不胜举。在快乐中学习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而进行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同时又必须是健康的、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这样才合乎正确的教育方向。如果学生既能在这种快乐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能从笑声中有所理性的感悟,这才是一个教师的伟大之处,也是我快乐历史教学所追求的一个较高境界所在。
总之,我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历史时,感到是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而且,可使他们终身受益。同时,教学效果很不错。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心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历史学得轻松、愉快,才能使历史教学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出版社
[3]董远骞《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于友西《中學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5]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5期
[6]《好课看什么》,《人民教育》2004年第11期;
[7]《畅想新课改背景下的“好课”》hnp://www.sqdaily.com报纸PDF版2004-10-24
那么,如何实施快乐教学的方法呢?
一、创意开场白,先声夺人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使用新颖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创设教学思维情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减少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奥秘,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初中生的心理尚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作为历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或者采用新颖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打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时可用如下导入方式:去年(2012)年4月15日,在鹿特丹世乒赛上,我国体育健儿囊括所有的金银牌,又一次震惊了世界。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她不仅在比赛中屡屡为国争光,而且还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兵乓外交”成为历史佳话。你知道乒乓外交是怎么回事吗?“小球转动大球”又是什么含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采用趣味故事、歌谣、谚语、生活常识、文学材料导入新课等。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可以使课堂显得生动活泼,又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当我走进课堂,有时很容易从学生们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这时我如果说:“让我先来讲一段故事”,瞬间教室里雅雀无声,我就抓住这个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而故事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讲了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利用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根据教材内容,导语可以有多种形式:或者利用电视电影片段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歌曲、诗歌导入,或者利用乡土历史导入……总之,上课开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生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欲的欲望就被激发起来了,作为教师就应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二、直观性素材的科学使用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实物、照片、绘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能很好的吸引其注意力,把学生带入高效的学习状态。
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为生动。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揉进故事情节之中,把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知识易于接受,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也能加深。
例如讲《拿破仑》一课时,为了突出拿破仑的一生对欧洲历史的影响,我整个课堂都以拿破仑一生的野史或正史里的传奇故事贯穿着,这样学生不但对课堂饶有兴趣还对拿破仑的一生与他其人有了更鲜活的认识。接下来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如何更全面更真实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作为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的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三、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方法
1、谐音法。
利用谐音编写出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词语,起到化简、提炼、深化内容的作用。这是历史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幽默方法。因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如为了让学生能够区分美国国庆日(7月4日)和法国国庆日(7月14日)的时间用了谐音法,美国人是“气死”法国人是“气得要死”。这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乐中记,记中乐”的效果。
2、猜谜语: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引用了几个谜语游戏,学生猜的很投入,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如抢答三国人物:凿壁偷光(孔明)、孔雀收屏(关羽),抢答三国地名:
“红墙”(赤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快乐历史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联系现实法、借题发挥法、引用史料法、形象比喻法等等,枚不胜举。在快乐中学习历史,教师在课堂中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而进行的每一种方法都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的,同时又必须是健康的、正面的、积极的和向上的,这样才合乎正确的教育方向。如果学生既能在这种快乐中学到知识,同时还能从笑声中有所理性的感悟,这才是一个教师的伟大之处,也是我快乐历史教学所追求的一个较高境界所在。
总之,我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快乐教学法,使学生学习历史时,感到是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而且,可使他们终身受益。同时,教学效果很不错。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心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历史学得轻松、愉快,才能使历史教学重新焕发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出版社
[3]董远骞《教学艺术》人民教育出版社
[4]于友西《中學历史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5]徐赐成:《创新教育应涵育人文精神》,《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2年第5期
[6]《好课看什么》,《人民教育》2004年第11期;
[7]《畅想新课改背景下的“好课”》hnp://www.sqdaily.com报纸PDF版200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