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胃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在腹部体检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我院有消化道症状的体检者.口服胃超声造影行胃、十二指肠球部超声检查.观察胃各部管腔充盈情况,仔细观察黏膜有无中断、胃壁有无增厚或肿块以及胃壁蠕动等,对发现的异常图像回放分析.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结果 胃超声造影1885例,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114例.符合率分别为:胃息肉93.86%,慢性活动性胃炎94.74%,溃疡性病变、胃间质瘤、胃癌等的符合率98.25%.对胃良恶性疾病的诊断,超声与胃镜的吻合度较高(χ2=63.670,K=0.8
【机 构】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超声科 广东省深圳市,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消化内科 广东省深圳市,518033;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深圳福田)体检科 广东省深圳市,51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增强超声造影检查在腹部体检中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我院有消化道症状的体检者.口服胃超声造影行胃、十二指肠球部超声检查.观察胃各部管腔充盈情况,仔细观察黏膜有无中断、胃壁有无增厚或肿块以及胃壁蠕动等,对发现的异常图像回放分析.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结果 胃超声造影1885例,经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114例.符合率分别为:胃息肉93.86%,慢性活动性胃炎94.74%,溃疡性病变、胃间质瘤、胃癌等的符合率98.25%.对胃良恶性疾病的诊断,超声与胃镜的吻合度较高(χ2=63.670,K=0.806,P=0.000),对胃黏膜下层疾病的检出率优于胃镜(χ2=6.050,P=0.014).结论 胃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与病理结果符合率较高,与胃镜结合可提高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检出率.对胃黏膜下病变,胃肠超声造影检出率优于胃镜.胃肠超声在健康体检人群的初筛值得推广和普及.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纤维素性纵隔炎合并肺动脉高压(FM-PH)患者超声心动图特征,拓展该病诊断思路,为临床诊疗及预后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确诊FM-PH患者病历、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图像资料.根据超声估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分为3组:组Ⅰ(36 mmHg≤SPAP<50 mmHg)、组Ⅱ(50 mmHg≤SPAP<70 mmHg)及组Ⅲ(SPAP≥70 mmHg),结合CT图像和病理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与FM-PH患者SPAP升高程度相关的超声心动图参数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①78例FM-PH患
目的 应用超声向量血流成像(V-Flow)技术定量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壁剪切力分布特征并探讨其与心脑血管疾病(CVD)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4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总动脉中段、近分叉处及分叉处最大壁剪切力(WSSmax)和平均壁剪切力(WSSmean).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不同部位WSSmax和WSSmean的差异.将研究对象分为CVD组和非CVD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多因素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均具有较好的
目的分析肝癌合并鼻咽癌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探讨其临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肝癌合并鼻咽癌的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了解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状况。结果12例患者均为男性,第二原发癌确诊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4.5岁。7例(7/12)检测到乙肝表面抗原(HBsAg),6例(6/12)有肿瘤家族史。在12例鼻咽癌中,放疗加化疗5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未治
目的探讨益心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72例CP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西医治疗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联合益心汤治疗36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