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知识的企业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界的人士大都知道彼得·德鲁克的名字,但恐怕没有多少人听说过日本一桥大学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
  这两个人其实非常相似,都擅长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都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听取真正的经理人员谈论实际问题,从而保持他们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始终能够找到非常好的落脚点。更有意思的是,两个人都是知识管理大师。
  德鲁克在1960年代即归纳了“知识工作者”这个词,并提出知识是企业竞争力所在,员工的知识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在未来的时代里,“服务经济”将取代“制造经济”,而“知识工作者”将取代“传统劳工”。
  1986年,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新的新产品开发游戏》。该文探索了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构成后来被称作“Scrum开发模式”的迭代式增量软件开发的基础。
  “Scrum”是橄榄球术语,指双方争球,暗喻团队合作的精神。只要产品负责人(Product Owner)列出产品的待交事项(Product Backlog),依据重要性及优先顺序排列,并说明条件,整个开发团队就可以开始冲刺(Sprint)了。
  这样,产品功能可随着项目进度不断微调,确保在有限的时程与资源限制下,能开发出符合预期的产品。同时,因客户与团队成员高度参与,项目成败由所有成员与客户共担责任,可以形成双赢及团队自我管理的良性循环。
  1991 年11月,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发表了《创造知识的企业》的经典论文,这是《哈佛商业评论》有史以来第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的论文,也被公认为现代知识管理研究的代表作。1995年,野中和竹内进一步合作推出同名专著,从此奠定了野中郁次郎“知识管理大师”的地位。
  然而野中的见识在今天的企业当中往往需要对抗常规实践。大多数公司都把知识管理当成一个IT问题,设法把最佳实践代码化,予以抓取、储存、索引、检索等。野中提及这点便长叹:“这些公司不懂得人是如何学习和创造的。”
  不像土地、资本、能源、劳力和技术这些我们常见的“投入”,知识具有内在的自我更新性。“知识的生产与消费几乎是同时的。它的价值随着其使用而增加。更加重要的是,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是行动中的个人在与他人发生关系时生成的。”
  由此,野中所说的“创造知识的企业”更像是一个社区,慷慨是其中最关键的品质,人们作为突出的个体而被承认,交流是非正式而诚实的。专门设计的知识管理系统之所以无法良好运行,原因即在于这样的系统把人当作可以互换的部件,机械地接收和处理信息。尽管类似系统非常昂贵,却基本无法产生创新成果。
  生活当中的野中老师个子小小的,举止安详,然而却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有节制的温暖。他的英语比我见过的大多数日本教授都流利,他非常懂得用东方的智慧传递他的管理哲学,有时冒出一种意外的顽皮感。和他交流结束后,老人扳过我的肩说:让我们摆个橄榄球的争球姿势吧。
其他文献
研究了以氢氧化钠为助剂活化高铝粉煤灰的煅烧工艺。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了高铝粉煤灰显微状态下的形貌,X射线衍射表征高铝粉煤灰以及不同煅烧条件下所得产物的物相组成,得出
本文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缘起及推进过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对比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对存贷利差的影响,指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应关注的问题。同时,
为了探索石灰岩山区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状和水文效应,选择适宜石灰岩山区的混交林,为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石灰岩山地混交林的营造和恢复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以临朐县的石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出现肝损伤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
沉陷预测是煤炭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最核心内容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急倾斜煤层由于采深变化大、顶底板条件不同,且没有实测的移动变形参数
较详细地分析了微机应用系统的干扰源,并结合实际给出了采取软、硬件两种方法抗干扰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