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整体性”国家的形成与破解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社会的充分发育是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结构优化的标志,但在与西方国家主义相契合的传统儒家思想和前苏联集权主义思想影响下,中国的社会领域被国家全面湮没,形成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组织三者合一的“整体性”国家。中国的社会改革意在通过发展民间组织、壮大社会力量来破解国家的“整体性”,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民间组织的官方背景和发展不平衡又延缓了这一进程。党和政府只有通过完善监管制度,创新领导方式,促进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才能真正破解中国社会的“整体性”。
其他文献
关键词:扬雄;赋论;文体自觉:儒学  摘 要:扬雄通过对“赋”体从形式到内容“双重谬误”(即“文体谬误”和“意图谬误”)的反思,得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结论。这不仅是其辞赋理论的总结,更是其文体意识的自觉。他的这一文体自觉意识内含着“明道、征圣、宗经”的实质和文用兼顾中注重功用的文学价值观,在两汉之际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中图分类号: 1222.4  文献标志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