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呈现出了紧缺的市场趋势,但是从现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分析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为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十分必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院校办学经验集中体现的一种结果,可以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更有效的指导,因此在社会软件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大的今天,高职院校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出发,加大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输出是存在一定必要的。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政方针下,加快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就显得越发重要,尤其是软件技术人才,但是很显然在现下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严重的影响了软件技能专业人才输出,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培养目标和职业面向不明确,在笔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当下的软件专业学生在毕业后竟然不具备编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的多,但是学生学的少,并且与职业就业出现了偏离,同时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无法与地域特色结合[1]。其次是职业化能力欠缺,有数据显示现下软件专业学生就业对口率只有48%左右,这表明了学生职业化能力差的特点,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学生生源素质差,学习学习能力比较低,同时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广度,并没有实现课程体系共建,还停留在了调研的层面上,并没有将校企合作贯彻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始终,这些都影响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而这些无疑不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这些实际问题出发,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2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策略
  2.1坚持三项原则,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进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从三项原则出发,从而不断的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的前提与基础。而所谓“三项原则”就是指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的三项原则目标,首先针对性是指人才职业培养目标的针对性,而对于软件人才而言,要求学生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软件蓝领”对软件技能人才的职业需求[2]。其次应用性,就是指学生的理论操作技能,如软件测试技能、程序编码能力、软件文档撰写能力等,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宗旨。最后是实践性,这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为此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注重课程设置安排,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并重,加强机房实训教学,这样才能真正的“以做带学”“以学促做”,这是高职院校在进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2.2整合课程结构,优化专业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在进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能够对课程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也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必须要做到重点课程突出,从而加增选修课程,进而让学生做到精而透是合理课程结构安排的体现。如对于软件专业学生而言,C语言是学生重点学习课程,因此可以将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分化,如程序设计基础、JAVE程序设计等,或者网络库技术应用课程对于软件学生而言也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课程结构调节的过程中,可以将网络库技术应用课程分化为C/S应用设计、B/S应用设计、WEB程序设计等,从而加强学生动态网站技术开发能力。而除了这些重点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为学生开设网页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课程,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高职院校在对软件技术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要重点突出的内容。
  2.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人才实践培养
  高素质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在对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时的本质目标,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能够突出學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为此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将校企合作纳入到其中,这可以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同时也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3]。为此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时可以将从自身的办学特色出发,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了解行业需要,并深入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如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专家在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并且共同商讨教学大纲制定,共编实用教材,除此之外,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与当地的软件园联系合作,在企业的支持下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借助双方资源优势,提升高职院校软件专业教学活力这是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重要体现。
  2.4推行双证书制度,增强就业竞争力量
  对于高职院下而言,职业资格证书虽只是一紙文凭,但是却是学生就业的一种特殊名片,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能够加强高职院软件专业人才就业需要,推行双证书制度就显得十分必要,这是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必备内容。为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将初级证书、中级证书、高级证书纳入到学生的必修学分之中,通过推行双证书制度,让学生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从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学生赢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与企业青睐,进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 总结
  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需要软件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在对软件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也必须要从学生的职业技能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加大社会软件技能人才输出,以满足社会对软件技术人才的要求和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芳.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职教通讯,2014(32).
  [2]董泽君.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切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佘学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
其他文献
摘要:就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未来职业角色的自我定位,它不仅对个体选择职业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个体未来发展也十分重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是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重点。本文探讨了高职呼叫专业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呼叫专业;就业;价值观  [FL(K2][HJ2mm]一、就业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性  价值观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而进行评价和选择
摘 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教学目标之一,需要在学生学会地理知识的同时,升华自己对自然的情感,在自然地理知识学习中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职高专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和遵循人文精神等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职高专;地理教学;人文精神  地理是对大自然客观现象的研究,人文是对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的研究,两者的相互联系可以用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