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疟原虫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疫苗成份和宿主的遗传基因限制性等方面,深入研究抗疟疾疫苗.作用于红细胞前期的疟疾疫苗主要是抑制疟疾的临床发作,控制疟疾的传播;作用于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疟原虫的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的疫苗成份和宿主的遗传基因限制性等方面,深入研究抗疟疾疫苗.作用于红细胞前期的疟疾疫苗主要是抑制疟疾的临床发作,控制疟疾的传播;作用于红细胞期的疟疾疫苗诱导宿主体液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抑制疟原虫侵入和感染红细胞,达到减少疟原虫虫荷,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作用于疟原虫有性生殖时期,控制疟疾传播的疟疾疫苗,其意义在于控制一个地区疟原虫的感染率和疟疾发病率,但对已感染疟原虫个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意义不大.在设计疟疾疫苗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不同个体的遗传基因限制性问题.由于疟原虫生活史的复杂性,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疟原虫不同发育阶段抗原成份的复杂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腰腿痛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在大鼠的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大鼠背根节和脊髓后角中CGRP的变化.结果:硬膜外腔注射磷脂酶A2后
目的 研究扫描液体电离室型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EPID)的剂量响应特性及其各种影响因素 ,如机架角、照射野大小、图像获取模式 ,以便进一步利用EPID进行剂量验证方面的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切痂对放烧复合伤大鼠存活以及创面愈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5 Gy,而后用5 kW溴钨灯光辐射致10% Ⅲ度烧伤.伤后给予抗休克、抗感
目的探讨结节性肝寄生虫感染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及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分析了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11例患者16个直径3 cm以下的结节性肝寄生虫病变的二
目的研究p16、p15基因缺失状态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提取喉癌新鲜组织中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对80例喉癌进行p16基因第2外显子(p16E2)和67例喉癌进行p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 bcl- 2表达对体外培养的葡萄膜黑色素瘤 (uveal melanoma,UM)细胞存活的影响。 方法 通过阳离子脂质体将 bcl- 2反义寡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
患者男 ,46岁。自觉左眼前黑影 ,渐出现视物变形来我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左眼球内鼻上眼底光带前 17 2mm×17 2mm× 8 8mm大半球实性占位 ,SLO +ICG ,CT检查均符合 ,怀疑脉络膜黑色素瘤 ,给
目的 检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端粒 (TLM )长度、端粒酶 (TLMA )活性的表达 ,探讨乳腺癌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实验 (TRAP) 银染法检测
目的 研究肝癌患者肝组织中 2 2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的结构和功能。方法 PCR扩增 12对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的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Bvirus,HBV)全基因组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输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犬44只,随机分为立即输液组(8只)、延迟输液组(15只)、不输液组(14只)及正常对照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