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易》的环境观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254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其内容之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在环境科学方面,《周易》的“卦”论、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原则都具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深入发掘并合理利用阴阳平衡、五行生克原则以及“天地人合一”的观点可以很好的解决人、建筑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问题。本文旨在对简要的分析《周易》的环境观及其对现代的启示。
  关键词:《周易》;阴阳;五行;启示
  《周易》是绚烂的中华古典文化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它诞生于生产力低下的中国早期社会。由于在生活中产生了对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的疑问,人类开始了对神灵的崇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用以预见和预测未来及沟通人神的方法。这也是《周易》的核心内容。然而正是這样一部经典,影响了无数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思考。《周易》的思想也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环境科学,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给现代人很多启示。
  一、《周易》的环境观
  《周易》的环境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这一思想也深深体现在《周易》的卦象上。卦是《周易》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而言,卦有六爻,下三爻称为下卦,上三爻称为上卦,二者又称为二体,二体象征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六爻的位次有齐偶之分,初、三、五为奇数,属阳位;二、四、上为偶数,属阴位。阳爻阳位,阴爻阴位,则称为“当位”,如果阳爻阴位,阴爻阳位则称“失位”。“当位”象征着事物遵循正道,符合规律;“失位”象征着事物违背规律。在卦的六爻中,由于第二爻居于下卦中位,第五爻居于上卦中位,因此这两爻的位置十分重要。阳爻居中位,象征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象征柔中之德。如果阴爻居第二位,阳爻居第五位,则又中又正,称为中正。中正是美德的象征,处此位则万事吉祥。《周易》重视爻位,强调阴阳爻应各居其位。这个概念也直接促成了《周易》环境观中最重要的内容: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应当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一旦其中有人或物脱离了自己应处的位置,那么整个系统的平衡就会被打破。
  《周易》强调环境和人的和谐,但不是只强调环境而忽视人。人是自己活动的终极目的,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类自身。正像马克思所说:“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周易》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观正体现了这一思想。人是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发出者、主动者。非主动者、消极地接受他物作用者不是主体,没有自觉意识和预期目的的行为者也不是主体,如果离开自然界这个客体也无所谓主体。因而一味强调环境而忽视人是错误的;但如果一味强调人而忽视环境,忽视自然规律也是错误的。虽然《周易》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也不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向极端。人的活动既有自律,又有他律。自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律则是客观规律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天地人合一”的环境观是《周易》中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天地人合一”就是要求我們要与天地同道,乐天知命,安土敦仁。乐天知命的前提是“顺天”,“顺天”即顺从自然规律。《周易》希望人类和自然融为一体,以“顺天”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与大自然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而不是以一个征服者的身份去面对自然。
  《周易》中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则是阴阳平衡。中国人自古以来都对阴阳理论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将许多事物的本质都归根于阴阳关系上来,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也并无例外。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句话就是指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只有阴阳交合才可能达到理想中的平衡状态。阴阳理论也体现在《周易》的六十四卦中。最为典型的是“泰”卦和“否”卦。“泰”卦象征着和谐,因为“泰”是地在天上、天在地下,以象征的图形来表达阴阳交汇、万物平衡。而“否”卦则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消极、紊乱。因为“否”卦是天在天上,地在地下,阴阳不交。在《周易》的理论体系中,天为乾为至阳,地为坤为至阴,所以阴与阳交合才是最佳的状态。
  二、《周易》环境观对现代的启示
  《周易》的环境观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在这短短的三四百年间所创造的财富要高于人类以往创造的总和。生产力极大提高的背后,是人们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宝库正在慢慢衰竭,人类也正在面临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惩罚。在自然危机面前,《周易》的环境观告诉我们,人类需要改变与自然的关系,要放下作为索取者、征服者的姿态,转变成为自然的朋友,寻求“天地人合一”的目标。只有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解决现代社会发展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
  《周易》的环境观中蕴含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启示,即如何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如何正确发挥能动性等。《周易》中强调“守正”,用“正”代表自然规律,认为人在“顺天”的前提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逢凶化吉,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守正”则吉,不正则凶。然而现代人往往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把自然当作神一样顶礼膜拜、丧失了人作为高级动物所拥有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另一种则对自然毫无敬畏,把自然作为自己发家致富的工具,对自然巧取豪夺,大肆破坏。陷入这两种极端会让人类和自然同时处在毁灭的边缘。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都存在于大自然之中,我们之所以高于其他的动物,是因为我们有思想,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而不是因为我们征服了大自然。以往的经验教训都告诫我们,试图去征服自然的结果,都是不可预期和估量的。我们决不能沉浸在现有的看似对自然的胜利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周易》环境观中的哲学意蕴也正和马克思主义中有关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契合。
其他文献
计算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兼顾了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需求,并推动了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本文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实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型商场成为人们购物消费的主要场所。然而,在大型商场这种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消防部门最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大型商场消防安全工作应以预防为主,消除火灾隐患。因而,做好大型商场装修材料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消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大型;商场;装饰材料;消防安全  大型商場中人口密度很大,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中小学在教学体制方面正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如学校数量逐渐增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等。然而,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教学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涌现出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来。本文就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合理探究和初步分析,并寻找解决途径,以此来促进小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学管理;新课改;建设  前言  小学教育是人接受各
探究数学知识是数学探究活动的核心环节,是决定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布鲁纳说过: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究就没有数学的发展。为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热情,提高探究效率,指导必须讲究策略。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除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得积极的体验,感悟探究数学知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而学生探究策略和方法的主要来源,就是老师指导的策略和方法。因此,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讲究
期刊
本文阐述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并根据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践,探讨其开展社会服务的可行性,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为地方社会提供服务的对策。 This article el
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普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要求,需要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来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而读书则是丰富自身内涵的最简便最有效的途径.由于大学生社团是高校
摘 要: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在历史长期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而开展的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的总称,具有群众性、自娱性、倾向性和传承性特点。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对群众文化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的研究,才能做好群众文化的建设工作,加快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步伐。  关键词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活动又称造型艺术活动,是提高群众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因美术自身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深为人民大众喜爱。本文以将探讨性的分析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作用,呼吁全民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以丰富休闲生活,提高审美品味。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美术活动;作用  在群众性文化中开展美术活动的目的是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作为农业风险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种,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政策性农业保险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保障.总的来看,政策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