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职业指导认识上的误区;职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陈旧;职业指导理论研究欠缺是我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把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建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重视理论研究是加强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思考;对策
  
  职业指导是培养人的职业意识、职业品德和职业能力的教育过程。是帮助个人根据国家需要、职业要求和自身特点选择职业并适应职业的活动。高校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学生为本,指导大学生树立和谐的人职匹配理念,从而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使其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就业稳定,促进社会整体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作为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教育的一部分,主要是根据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个人特征和社会需要,帮助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设计职业发展、培养职业能力,选择合适职业,以促进学生个人、学校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然而,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尚不尽如人意,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成功和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充分认识我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查找和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所在。
  一、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1.职业指导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本科院校的共识,综合素质教育已列入国家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目前不少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不能在校学习过程中培养起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技能。适应社会、自我规划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亟待提高。职业指导在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工作是高等医学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事关社会稳定和发展。然而,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就业难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我们认为,对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来说,远非所谓的“人才过剩”,而是人才紧缺。为什么会有人没有事干、有事没有人干,为什么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就业难和社会医疗卫生人才紧缺并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职业指导还不到位,使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择业意识和择业能力与社会现实脱节。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妥善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学校学生中开展系统细致的职业教育和服务,帮助学生跳出人职脱节的恶性循环,努力实现“人职匹配”。
  3.职业指导有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当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社会第一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职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是连结高等医学本科院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人才市场的关键一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承担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医疗卫生战线急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如果不加强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毕业生不能及时充实到相应岗位,不仅造成社会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会贻误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二、当前我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职业指导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目前,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存在不少误区。其主要误区有两点:一是存在认识上的虚无主义,认为职业指导可有可无,用处不大。二是存在认识上的万能主义,认为职业指导无所不包,只要搞好就业指导,学生就业就不应该存在问题。
  2.职业指导机构、人员配备不健全。根据教育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的人数相对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的职业态度和择业技能的培养。另外,相对于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毕业生人数来说,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专业人员存在严重的缺口。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机构尚不健全,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许多院校职业指导工作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形同虚设。同时职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够规范,课程内容参差不齐,难以普及推广,没有针对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
  3.职业指导的内容、方法陈旧。基本局限于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搜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技巧、调整就业心理、做好就业准备等服务性工作,而且职业指导基本上是采取讲座的形式,职业指导工作大多安排在最后一学年甚至最后一学期。职业指导不能因人而异,分类指导,不够系统化、经常化和个性化。
  三、当前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人员、制度、评价等各个方面予以保障。对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进行统筹规划、指导管理。整合管理与教学研究方面的精干人员,明确责任,加强指导,扎实开展职业生涯教育。通过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的兴趣、性格与能力,初步建立起自己的远景规划目标,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作为规划自己远景目标的准则,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煅炼职业竞争力。
   2.科学规划,组织实施。按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学生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教育的要求。让职业指导教育贯穿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教育全过程,并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并联系学生实际,运用典型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对各个环节做出具体安排,提出具体要求,并认真抓好落实。坚持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教育和对家长培训相结合;校内专任教师授课与聘任学校领导以及知名企业家讲座相结合。
  3.加强课程评价和管理。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课程作为综合素质认定的重要依据。学生的研究报告、人生(或职业)规划等成果,作为学生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成果,放入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成长档案中。
  4.加大对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利用校报、校刊、橱窗、讲座等形式,积极引导教师、学生转变成才观念,充分理解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要注重对家长的培训工作,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转变家长的观念,引导其正确认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传授其科学的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方法,帮助其指导子女在未来发展方向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5.在学科教育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人生规划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特别是职业道德、礼仪教学。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及其它活动,以研究性学习、参观、调查研究与实践、角色扮演、社会服务、担任志愿者等方式,使学生获得并增强对不同职业的亲身体验;对在专业选择、职业发展方面有需求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加强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由于社会发展,人才的社会需求和就业信息瞬息变幻,为使学生能顺利结束学业步入社会,并被社会所接受,教师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接受新知识,适应新趋势,改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成人、成功、成才;立足于学生的人生发展。
  四、高等医学本科院校职业指导重点环节工作的建议
  一是入校后的职业引领教育工作。这是进行职业指导的基础阶段。刚进入大学校园,大多数学生感到无所适从。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入校就抓起。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树立适合个性发展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引导学生尽快完成从接受基础教育到接受职业教育的角色转换。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进行专业选择。
  二是中间培养教育工作。这是进行职业指导的关键阶段,学生就业和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取决于这个阶段。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目前高等医学本科院校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对社会缺乏清醒的认识。因此,进行职业指导十分必要。主要工作应为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强化职业理想,并以此形成持久、稳定的奋发向上的动力。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德观念。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未来社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也将变得更加重要。利用实习、实训课了解所学的专业,认识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利用假期参加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熟悉并热爱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职业。通过活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另外组织学生涉足人才市场,了解就业行情,明确社会需求,认清就业形势。通过市场信息反馈,增强竞争意识,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促使他们更加勤学苦练专业知识和技能基本功。并且利用自学考试、各类培训班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促使他们“一专多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是毕业教育工作。这是学校职业指导的完成阶段。针对学生即将离开校园迈入社会这个人生大舞台的实际及其特殊心理需求,拾遗补缺地进行以就业为重点的教育,宣传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学生大胆进入新的行业,由就业到择业再向创业的目标奋斗。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即将开始的职业生活,让学生既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又能实事求是地面对现实,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此外,通过观摩学校的人才招聘会,开展模拟招聘会,丰富他们的应聘技巧。并为他们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出谋划策,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及时、顺利就业。
  搞好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心理障碍;有利于学生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准确判断形势更好地把握机会,尽快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随着对“出口”工作的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也在逐渐加强,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正在进行职业指导师的资格培训,这对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开展将提供更大的帮助,也使职业指导工作走向正规化。
  
  参考文献:
  [1]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6.
  [2]李晓辉.关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其他文献
本文拟对惠州工业科技学校现有的计算机专业图形图像课程进行研究,以探讨计算机专业图形图像课程改革的必要以及改革的模式。
中学作文教学水平长期以来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教师难教,学生怕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有部分教师租专家一直在探索作文教改的路子,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写作
医学高职院校实训室不仅是院校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所,更是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文化是院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推进教学改革、凝练专业精神、营造优良
对高等院校中从事医学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行政人员与医学生成长的关系及其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他们是落实相关领导和委员会的决定,服务学生成长的执行力量;在目前管
运动伤害的发生是许多学生害怕但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预防学生在运动中受伤及如何帮助受伤学生缩短治疗与复健的时间,减小伤害前后运动能力的差异.以使受伤学生能尽快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过程平等。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公平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阶层差别及性别歧视等,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基础教育领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树立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观念,正确认识服务的内涵,服务教学科研、服务教师学生。    一、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促进发展,为改革大局服务    伴随着学校的办学方针、战略规划、发展定位、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干部竞聘、师资建设、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后勤社会化、学生扩招、教师招聘、新课程等重大改革的实施和深入,人们的利益格局、政治要求、热点关注
叙述了世界聚酯原料PTA,EG,PX,AcOH的供求现状和增设动向,并对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预计今后几年内,世界聚酯原料PTA,EG,PX和AcOH的供求仍将继续处于紧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