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生态套养泥鳅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os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茭白田套养泥鳅技术,包括田块选择与整理、放苗前准备、鳅苗放养、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与上市等内容,以期指导茭白田中养殖泥鳅。
  关键词泥鳅;生态套养;茭白田
  中图分类号S9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9-0247-01
  
  茭白田套养泥鳅是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互利共生原理,采用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茭白、泥鳅双丰收的生产方式,已成为一些地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种植模式,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田块选择与整理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容易、管理方便的田块。面积以666.67~1 333.33m2为宜,底质以保水性能良好的砂壤土为佳。田块修整,包括鳅沟、鳅窝和田埂的建设。鳅沟是泥鳅配套栖息的主要场所,可开挖成“田”字或“井”字形,沟宽40cm,深50cm;鳅窝设在田块的四角或对角,鳅窝宽1~2m,深50~60cm,鳅窝与鳅沟相通。鳅沟、鳅窝的面积占田块总面积的6%~8%。在开挖鳅沟、鳅窝的同时,利用土方加高田埂,使田埂高出田板60cm,以保证茭白田蓄水时田板水深达20~30cm,鳅沟水深0.7~0.8cm。田埂顶宽30cm,田埂内坡覆盖地膜,以防田埂龟裂、渗漏、滑坡。套养泥鳅的茭白田要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要对角设置,在加注新水时,有利于田水的充分交换。进水时,将注水管悬空,并在水管出水处绑1个长50cm的40目筛绢过滤袋,以防止野杂鱼、蝌蚪、水蜈蚣、水蛇等敌害生物随水入田。排水口安装由密网眼铁丝网制成的高50cm、宽60cm的长方形拦鳅栅。拦鳅栅顶端高出田埂10cm,为防止暴雨引起排水口不畅而发生田水漫埂逃鱼,可在靠排水口一边的田埂上开设1~2个溢水口,溢水口同样安装牢固的栏鳅栅。安装围栏的目的:一是预防泥鳅翻埂逃逸;二是防止蛇、蛙等敌害生物入侵。具体方法:在田埂顶部每隔1.5~2.0m钉一直立的木桩,沿木桩围1道直立的塑料薄膜,薄膜上端固定在木桩上,下端用泥块压实盖牢,薄膜墙高度为60~80cm。
  2放苗前准备
  鳅苗放养前10d左右,用生石灰225~300kg/hm2或漂白粉15.0~37.5kg/hm2,对水搅拌后均匀泼洒。在茭白田灌水前,施发酵后的猪、牛等畜、禽粪9t/hm2左右,其中3 750kg/hm2均匀地施于鳅沟,其余的施在田块上并深翻入土。翻土时要注意保护好沟、窝。
  3鳅苗放养
  茭白田套养泥鳅有2种模式,一是放养亲鳅,让其自繁、自育;二是放养鳅苗。另外,还可适当套养少量的白鲫和鲤鱼夏花。放养鳅苗,可从市场选购笼捕的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鳅苗或购买池塘人工繁育的苗种。放养规格以全长5~6cm以上的2龄苗为好。鳅苗放养前均需进行鱼体消毒,用3%食盐水或10~15mg/kg浓度高锰酸钾浸浴8~10min,以防体表疾病的发生。另外,要剔除受伤和体弱的鳅苗。待追施的化肥全部沉淀后(一般在茭白移植后8~10d),可先放养20~30尾进行试水,在确定水质安全后再放苗。一般放养37.5~45.0万尾/hm2。
  4饲养管理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常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为饵料。在养殖过程中应对鳅沟、鳅窝定期追施经发酵的畜禽粪等,也可施用氮、磷、钾等化肥。田水透明度控制在15~20cm,水色以黄绿色为好。泥鳅食谱很广,喜食畜禽内脏、猪血、鱼粉和米糠、麸皮、啤酒渣、豆腐渣以及人工合成的饲料等。当水温在20~23℃时,动、植物性饲料应各占50%;水温24~28℃时动物性饲料应占70%,日投喂量为鳅鱼体重的3%~5%。但在具体投饵时还应根据水质、天气、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5日常管理
  茭白移植和苗种放养初期,水位保持在10~15cm。随着茭白长高,鱼种长大,要逐步加高水位到20cm左右,使鳅鱼始终能在茭白丛中畅游索饵;高温季节特别是夏季要适当提高水位或换水降温,以利鳅鱼度夏生长。要坚持每天巡田,仔细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拦鳅栅有否堵塞、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蛙卵、水蜈蚣等应及时用抄网捞除。如有水蛇,可将稻草扎成直径30cm左右的大草捆置于鳅窝中,水蛇易将草捆做成蛇窝,不定期提起草捆将蛇抖出。出现水鼠可用毒鼠药诱杀。
  6病害防治
  在鳅病防治上,应定期外用消毒杀菌和杀虫药物,定期投喂药饵(如土霉素、大蒜素等)进行病害防治。在茭白的病害防治上,以生物防治为主,可采取生物制剂防治,也可选用高效低毒的农药,早防早治,防重于治。在操作时以喷雾为主,用药后及时换水。
  7捕捞与上市
  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市场需求“捕大留小,分期分批上市”。捕捞应分2次,一是9月下旬前后捕捞,直接上市或暂养囤存后上市;二是11月下旬,天气转冷前,彻底干池,集中捕捉上市。
其他文献
摘要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首要条件、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科学发展的保证等方面,总结了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S23;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277-01    我国自20世纪70~80年代初起,机械化水平低,土地粗放型经营,广种薄收,作物产量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下;80年代农业逐步向机械化
摘要分析了干旱对玉米各生育时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包括选用抗旱良种、选地整地、适期播种、中耕松土、合理施肥、及时灌溉等内容,以期为玉米减轻干旱危害,达到高产、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干旱;玉米;生长发育;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S4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057-01    康平县位于北纬42°31′~43°02′,平均年降雨量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饲料加工、饲料检验化验、饲料配合与饲料营销等岗位群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业对高级
便利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渔业资源环境为河源市人工养殖龟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河源市就开始人工养殖中华鳖,随着养殖技术的更新交替,河源市龟
介绍了氯乙烯装置DCS系统由TDC3000更新为PKS系统后,PKS系统与第三方系统通讯的实施方案,并分析了各种通讯方式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