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申科何去何从?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engm9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9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总统卢卡申科站在投票站的总统候选人介绍栏前

  8月9日,白俄罗斯举行了总统选举,现任总统卢卡申科获得80.08%的选票,反对派领导人季哈诺夫斯卡娅获得10.09%的选票,其他三名总统候选人获得的选票都不足2%。季哈诺夫斯卡娅在结果公布的当晚逃到了邻国立陶宛,并发布视频,称选举被操纵,自己的实际支持率应该在60%到70%,她逃亡是为了换取家人的人身安全。
  选举前,因为抨击时政而走红的博主季哈诺夫斯基、前白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行长巴巴里科、前白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塞普卡洛被称为“反对派三人组”,但不久后,季哈诺夫斯基因“严重破坏公共秩序”被逮捕,巴巴里科因为“企图隐瞒此前所犯之罪罪证并且企图影响证人”被拘留,塞普卡洛选择自我流亡到俄罗斯。在“三人组”被瓦解的情况下,季哈诺夫斯基的妻子季哈诺夫斯卡娅决定代夫参选,并获得了巴巴里科和塞普卡洛团队的支持。
  卢卡申科之所以允许季哈诺夫斯卡娅参选,大概是觉得一个没有政治经验的家庭妇女掀不起什么风浪,作为陪衬也挺好,没想到大意失荆州,季哈诺夫斯卡娅的号召力远比想象的大。选举结果公布当晚,就有大量白俄罗斯人走上街头,抗议选举不公。半个月来,局势并没有缓和的迹象,越来越多的白俄罗斯实体,包括工业巨头、电视台等国营机构纷纷加入罢工行列,要求重新举行选举。警方与抗议者多次爆发激烈冲突,政府拘禁近万人,这个过程中还有人死亡。
8月9日,明斯克,总统候选人季哈诺夫斯卡娅参加总统选举投票

  欧盟和美国表示不承认选举结果,对白俄罗斯当局进行了谴责,并将对负责“镇压抗议”的官员实行个人制裁,北约还在白俄罗斯边境举行大规模军演;俄罗斯表示愿意按照两国之间的条约提供帮助,但也表达了不愿意看到流血冲突的愿望。
  执政26年的卢卡申科,正面临着最严峻的政治局面,去留的问题,从未如此清晰地摆在面前。

老苏维埃人


  白俄罗斯是欧洲东部的一个内陆国家,有5个邻国,分别是俄罗斯、乌克兰、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追根溯源,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乌克兰一样,都源于历史上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只不过白俄罗斯一直没能独立建国,先后被立陶宛和波兰统治。1795年,沙皇俄国占领了白俄罗斯。苏联成立后,白俄罗斯成了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瞒着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白俄罗斯别洛韦日签订协议,正式宣告了苏联的解体。
  代表白俄罗斯签字的是舒什克维奇。他是位物理学家兼大学校长,在历史转折的特殊时期被推上了政治舞台,成了白俄罗斯国家元首。上台伊始,舒什克维奇就宣称:“白俄罗斯对内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制政策,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在任的3年里,全无治国经验的他照搬“休克疗法”,大搞私有化和自由化,把国有资产分给大家,所有商品的供应和价格由市场说了算,结果造成了灾难,民生凋敝,经济急剧下滑,有人脉的权贵堂而皇之地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普通人则往往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卢卡申科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了政治舞台。按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说法,卢卡申科是个“苏维埃人,这一点变不了”。卢卡申科1954年出生于农民家庭,师范学院毕业后在苏军服役,退役后在苏联的官僚体系里按部就班地升迁,1990年苏联解体前夕当选为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代表。1993年,鉴于民众反腐败的呼声高涨,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成立了反贪污临时委员会,卢卡申科成了主席。
  正是在这个位子上,卢卡申科积攒下了后来上位的最大资本,他抓了一大批涉嫌贪腐的官员和将军,连舒什克维奇动用政府房屋建筑部门为自己建造别墅且没有如数支付费用的事,也被他揪出来了。这样一来,舒什克维奇自然是连任不成了,卢卡申科则民望高企,成为政治新星,1994年7月10日当选为白俄罗斯实行总统制后的首任总统,任期5年。
  卢卡申科上任后,减缓私有化进程,以渐进式的改革取代激进改革,搞出一个“社会市场经济”概念:以出口贸易、住宅建设、粮食生产作为经济支柱;在社会保障体系上延续部分苏联时代的政策,积极保障中下层群众在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利益。
  对外,白俄罗斯积极地向俄罗斯靠拢,1995年举行了针对“俄白经济一体化”的全民公决,以82.4%的支持率高票通过。为了稳住白俄罗斯这个小伙伴,俄罗斯每年给它提供100亿美元的现金援助,以及大量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能源,进口的白俄罗斯石油产品与机械设备更占到了后者对外贸易额的50%。
  在一系列内外政策的作用下,白俄罗斯的经济迅速好转。1996至2008年GDP连续12年年均增长8%以上,通货膨胀率从1991年的103.9%降到2008年的13.5%,居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各方面都恢复到苏联解体前水平,而且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资产流失,也没有诞生俄罗斯和乌克兰那样的寡头,国内贫富差距很小。
8月23日,明斯克,反政府示威者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
  卢卡申科因此声望大增。2004年10月,白俄罗斯全民公决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总统任期限制,卢卡申科得以多次连选连任至今。
  近年来,卢卡申科在公开场合多次带着小儿子、现年16岁的尼古拉,很多人猜测,他有让这个儿子接班的意图。卢卡申科和原配妻子有两个儿子,据说两人已经分居,尼古拉的生母是谁至今没有公开。2012年卢卡申科访问委内瑞拉,当时的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问到他的继任者问题,卢卡申科就公开表示打算让小儿子接班。
  不断连任又试图家天下,这种想法在天下太平、经济向好时人们尚可容忍,一旦这些前提不复存在,人心思变之下,麻烦也就会接踵而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2014年开始俄罗斯遭受西方制裁经济转差,以及最近的新冠疫情,对白俄罗斯经济的影响立竿见影,人们的不满开始凝聚,并借着这次的选举危机倾泻而下。

俄罗斯会干预吗?


  白俄罗斯是一个小国,人口只有950万,能源缺乏,经济基础基本上是苏联时期打下来的,其产品在欧洲发达国家没什么竞争力,加上卢卡申科本人浓重的苏维埃情结,倒向俄罗斯是一种现实选择;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地缘处境急剧恶化,原来的东欧卫星国和苏联的其他加盟共和国纷纷倒向西方,北约也已经扩张到家门口,白俄罗斯已经成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最后的战略缓冲区,无论如何得拉住它不倒向西方。各取所需之下,双方走得很近。
  从1996年《俄白共同体条约》、1997年《俄白联盟条约》、1999年《俄白联盟国家条约》,再到2002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统一地区防空体系协定》和2010年的俄白關税同盟。可以说在一体化问题上,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走得比欧盟还要远。值得一提的是,白俄罗斯独立后的两任领导人都亲俄,加上卢卡申科上任后向苏联体制的回归,大部分白俄罗斯人依然和苏联时期一样在集体农庄和国营企业上班,因此全国上下没有多少反俄情节,这也是俄白联盟在白俄罗斯的民意基础。
  在俄罗斯看来,事情到了这一步,两国就不如直接合并、让白俄罗斯成为俄罗斯的一个州算了,普京就公开提议“白俄全民公决加入俄罗斯”。但品尝了权力滋味的卢卡申科显然不会这么想,他曾经公开强调说:“白俄罗斯绝对不会成为另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对他来说,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一方面从俄罗斯那里拿到最大的好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住国家主权,彰显独立性。
  因为吃准俄罗斯需要白俄罗斯,所以白俄罗斯对俄罗斯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顺从。在格鲁吉亚危机、吉尔吉斯内乱等问题上,白俄罗斯曾公开与俄罗斯唱反调,还拒绝承认克里米亚主权变更的合法性。自2019年底以来,俄白两国一直无法就长期原油供应合同达成一致。2020年3月初,白俄罗斯外长表示,在石油供应问题得到解决前,没有理由继续与俄就深化一体化“路线图”进行合作。卢卡申科甚至称白俄罗斯是被迫进行一体化。
  到了这次选举前,白俄罗斯对俄罗斯的不满已经公开化了:7月30日白俄罗斯在一家疗养院里活捉了33名俄罗斯人,卢卡申科说这些人是俄罗斯派来破坏总统大选的,原计划有两百人的规模,这33人属于出师不利。俄罗斯外交部解释说,这些人只是在明斯克转机,因为航班延误所以才临时住下了,完全是一场误会。
  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和美国长期紧张的关系2020年以来却出现了缓和。2月,蓬佩奥成为26年来第一位访问白俄罗斯的美国国务卿。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驻白俄罗斯大使提名人选。5月,白俄罗斯证实已开始从美国进口石油。7月,卢卡申科任命新的驻美大使,为12年来首次。这次针对白俄罗斯爆发示威,蓬佩奥虽然发声批评明斯克,但外界普遍认为调门不高,反而称白俄罗斯为美国的朋友,支持白俄罗斯的独立和主权。
  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副国务卿斯蒂芬·比根即将出访俄罗斯和立陶宛,此举是为了寻找到一个可以和平解决白俄罗斯选举风波的方法,避免2014年在克里米亚发生的那一幕再出现。
  而对俄罗斯来说,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不一样的。俄罗斯之所以不惜代价在乌克兰用兵,是因为乌克兰要全面倒向西方,境内有明显的反俄势力;而白俄罗斯即便是反对派,对俄罗斯的态度也是温和的,部分甚至是亲俄派,抗议民众也没有打出反俄口号,大家的矛头只对准卢卡申科。只要白俄罗斯不倒向西方,不损害俄罗斯的利益,谁当政恐怕并不是俄罗斯最在意的。因此,俄罗斯出兵干预的可能性目前并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卢卡申科的去留将取决于美俄之间的谈判和博弈。毕竟,美俄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要死保某个摇摆不定的领导人。
其他文献
澳大利亚24岁的女子玛丽娜患有一种罕见的症状——恐音症。只要别人吃东西、打呼噜,甚至呼吸声音大了点,都会引发她恼怒,然后她就会不自觉地大声尖叫起来。玛丽娜表示,16岁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具有这种奇怪的“恐音症”,因为那一次在学校食堂,她因为受不了别人吃饭咀嚼的声音而疯狂地冲了出去,不得不带上耳塞才能缓解。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目前,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的听觉病矫治專家们正积极地尝
大家都知道,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繁华,但农村有农村的特色,更别说,农村里发生的离奇的事情比城市要多,最常见的就是,经常听到晚上有人叫***回家啦,你们有没有听到过,没错,这就是农村的叫魂。而这类事情大多发生在小孩身上,为什么呢?按照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小孩子啊火焰低,最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受到惊吓,随后就发烧,还哭个不停。发烧好办,到医馆退烧针一打,吃点药就可以了,但一直哭个不停,那就有问题了。  
爆炸的dragon man  2021年6月25日,北京时间周五晚11时,英文学术期刊The Innovation以封面重磅《消失的姐妹支系》,在线连续发表季强、倪喜军研究团队的三篇研究论文称:在哈尔滨附近发现的古人类头骨代表了一支在东亚独立演化的古人类支系,是和我们现代人亲缘关系最近的“姐妹群”;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确定哈尔滨古人类头骨的产地,并确定其生存于14.6万年前;把这枚古人类头骨化石
想象一下,当你死后,会长出一个面具,这个面具可以保护你的脸几百万年。从某种角度来说,在我们这个星球最古老的动物身上,就发生了这种事情。古生物学家发现,这些动物死亡后,会被黄铁矿构成的“死亡面具”包裹起来,柔软的尸体不会腐烂,可以保存足够长的时间,并慢慢变成化石。  在距今5.75亿至5.41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这些生物遍布整个地球。它们看起来就像外星人:比如金伯拉虫就像一个穿着吊袜带的牛油果;狄更
在商业世界,善良还需要谨慎加持    证监会官方似乎还了黄晓明清白。8月17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回答央视记者提问“如何看待黄晓明被牵扯进18亿操纵股价案一事”时表示,“黄晓明未被列为本案违法行为当事人。”  这一表述给舆论场抽薪去火,对于黄晓明的非议得以平息。但从整个事件看,黄晓明似乎是牵扯进了一场对“牛散”的监管中。  自刘士余2016年2月担任证监会主席后,资本市场出了很多新鲜名词,“野
隐身术总是充满着神话色彩,它像梦幻中的仙境,撩拨着多少人的心!千百年来,人们怀着美好的理想,编织出一个个神奇的故事。于是,西方有了隐身帽的童话,东方有了隐身草的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有没有隐身术?要是真的有隐身术,为什么历代战争当中并没有见到?要是真的有隐身术,它会不会改变人类的生活?  尝试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渐渐地,人们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起初,人们从对事物现象的归纳进步到对概念的判断,继
传说在300多年前,厄瓜多尔的一个印第安人在一次旅行中患了疟疾,突然病倒在大森林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哪里去求医讨药呢?他勉强挣扎着一步一步地向前爬,终于爬到森林中的一个池塘边,由于口渴难耐,他趴下去喝了几口池塘里的水,奇怪,水好苦呀!但他实在太渴了,顾不得太多,又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可过了一会儿,他竟然觉得浑身輕松了许多,不久病也好了。印第安人再来看这个池塘,发现池塘边的许多树都倒在水中,水
28岁的安娜本来有一个自己很爱的男朋友,不幸的是男朋友和别的女生好了,这使她一度非常伤心,后来她想了想,倒不如找自己养的大猩猩当男朋友,至少它不会背叛自己。于是她就坚持嫁给了大猩猩。她的亲人朋友同学都感到困惑,甚至认為她发疯了。她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养的大猩猩,并且认为它是永远都不会背叛自己的。
英國一名31岁的母亲在怀孕27周时紧急剖腹产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这对新生儿个头只有苹果手机一样大,体重约1.8斤,有着“半透明”的皮肤,还伴有各种严重的疾病。经过2个多月的治疗,这对双胞胎顽强存活了下来,顺利出院。
关于幽灵搭便车者的报告,通常归档于都市传奇类,但曾有一段时间遭遇此类事件的当事人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回顾1990年代,罗勃甘迪写出了在兰开夏郡的一次类似遭遇。当他重访哈尔索尔·莫斯时发现,偏僻的街道仍然像往常一样诡异。  我喜爱奇闻奇事,对城市传奇也有兴趣,这是因为受到简哈罗德布万德的《消失》这本书的影响。1980年代末的一次聚会令我非常惊奇,我的一名同事讲述了他自己经历的幽灵搭便车的故事。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