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渗透

来源 :民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2007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适时地由建立在惟传授文化知识上的应试教育这一传统教学观,变为建立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上的现代教学观,即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存、健体和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四有”公民奠定基础。那么,在物理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素质教育的内容呢?
  一 课堂中介绍物理学史
  现有的物理知识是人类在与物理世界的长期对话中,经过无数的曲折和反复,抽象、概括而获得的。物理学的发展中蕴涵着大量的人类的进取精神,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学家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德育教育的最佳载体。对现有知識进行历史考察,可以把发现的本质放在更真实的背景下,使学生真正懂得它们的本质,并能得到超出定律和公式的许多启示,从而有效得将素质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可以抓住机会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史,让学生了解基本概念、规律的萌芽及演变过程。
  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
  科学史上的大量事例表明,不受困于传统理论和观念,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是科学创造的思想前提。例如,物理中关于原子结构发展的过程就值得学生借鉴:历史上,最开始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直到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枣糕”结构模型;而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进行严谨的推理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又如牛顿提出牛顿第一定律“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否认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人类几千年的观念“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不管是课本上或是教师所教的内容,还是实验中所发现的现象。
  三 紧扣教材,有机渗透
  物理教师备课时既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又要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把握教材的思想体系,努力挖掘、充实教材的素质教育的内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切准突破口,才能深入浅出地做好素质教育渗透工作,使学生真正感到听课是一种艺术享受,既学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受到了情操、品德方面的熏陶。
  例如,学生初学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容易漏掉或多出几个力,这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既有作用力,就必定有反作用力,因此,在分析物体,只有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才能避免因片面分析问题带来的错误,这种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灵活的掌握重在有机、适度,有些内容的渗透,可以是点到为止。
  再如,在讲原子核的衰变时,指出原子核内部正电荷的量变引起物质种类的质变,一句话就渗透了量变到质变的观点,在讲导体中产生电流的条件时,可以指出外加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外因,但要产生电流,外因还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这种渗透,自然,适度,学生容易接受。
  四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循序渐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
  素质教育旨在谋求学生整体的智能与人格健康、全面地发展,而学生的主动参与则是他们的智能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一节教学中,我首先用现在较为普遍的“目标教学法”,把“目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细读重点,精研难点,勾画点圈等自学过程,找出“磁场对电流有什么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什么而发生的,又是通过什么现象表现出来的。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样,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教学中来,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真正在参与中发展智能。
  五 拓宽实验口径,重视实验外延
  中学物理实验除了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外,还要求组织开展课外实验。这是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笔者认为,要达到学生无论思想创新意识的逐步形成,促进学生的素质养成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外延,以课内学习为基础,努力创造条件向课外渗透延伸,投向社会实践,周而复始,达到对教材内容巩固、深化、提高、创新的目的。
  就是说,要拓宽物理实验课堂的口径,让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自然、生产和生活中去,比如:湿衣服应放在什么地方才干得快?保险丝断了能否用铁丝代替?体育课上实心球如何掷得远些?等等。用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去解决一些生活实际的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展小发明创造。
  拓宽实验口径,可以通过成立物理实验科普兴趣小组,有组织的开展课外科普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布置课外小实验,让学生独自或联合进行实验。第二课堂以及课外的实验往往只能由学生独自完成,更加以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创造能力。
  此外,可能通过分工安排学生自制教具来拓宽实验口径。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查阅资料,画图,找材料,动手制作,反复实验,可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提高创新能力。
  六 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是各学科的交叉部分,如:电脑技术是物理学高度发展的产物,但它的产生和发展少不了冶金技术、人体工程学、化学工业和制造业的高度整合,可见,社会需要的不是单一学科人才,而是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物理教师,除了要抓好本学科教学外,还应该打破学科界限,加强与其它学科之间横向联系,使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便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坐地日行8万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词赋予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和自然知识,情景之于知识,便犹如汤之于盐,加强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获取物理信息的能力。加强与政治学科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学习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认真执著、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意志、毅力的培养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他文献
从上个世纪末《黑猫警长》、《邋遢大王历险记》等几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之后,中国动画创作逐渐走向商业化,与此同时,美日动漫迅速发展并打入中国市场,这就使中国的许多动画创作
近年来,延长县委针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党员流动量增大,管理服务滞后,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的实际,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搞好服务为重点,以促进
日前,企业家曹德旺通过中国扶贪基金会向云南、贵州等五省区市的贫困家庭捐赠善款2亿元,并要求在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且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不超过善款
随着对话理论的不断影响,传统的机械讲授不能适应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灵魂碰撞和心灵互动的过程.它主要是教师与学
当了妈妈,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个话题一经父母必读育儿网提出,就掀起了无比热烈的讨论。看来,每个妈妈对此都颇有感触。  在很多妈妈晒出的清单中,我们能感觉到,虽然“失”总让人有几分惆怅和烦恼,但是更多的却是“得”的甜蜜。孩子可真是神奇的“转化剂”,能把任何事情都变得美好。    高跟鞋VS舒适感  晒单人:叮当小姐    失  一知道怀孕,我就不得不把所有美丽的高跟鞋都塞进了鞋柜里。要知
现代大型火电机组的管道施工设计图纸中,对于DN80以下的管道,在图纸上一般仅给出管子材质、规格及布置示意图,其他施工资料(如支吊架形式、阀门的具体位置等)则不明确表示,因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主旋律,体育课不但要通过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体育课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要坚持对学生
酚醛树脂具有高的原子键能、强分子链内聚力、炭化率、成炭结构强度及分子结构可控等优点,成为研制优异活性炭球的前驱体之一.本文以间甲苯酚和甲醛为反应单体,采用悬浮聚合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情趣爱好的发展、知识水平的拓展等有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目前高校的公选课存在着较多问题,本文从教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