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e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发展战略内容,为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乡村规划作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其优化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规划;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我国未来发展工程中,应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促进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用以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社会发展体系。为迎合我国政策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变化,我镇在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对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监督与管理,以期促进我镇城乡统筹的优化发展。
  二、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主动参与性
  农民作为乡村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优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农民群体的理解与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对此,相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督管理时,首先应从农民角度出发,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积极提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保证乡村规划所指定的规章制度与农民群体观念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乡村规划对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其次,通过利用一定的宣传与教育手段,转变农民陈旧而固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强化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提升农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与支持,促进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例如,政府与相关部门通过绘制乡村规划蓝图、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新乡村规划建设、建立示范村等形式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参与性,营造良好乡村规划建与管理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线设施
  乡村规划管线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信网络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内容,对乡村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部门应加强自身对乡村管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划方案。例如,对于水网建设,应保障闸阀设置的合理性,需保证总闸阀数量,用以保证每户给水的优化性;对于电网建设,应注重配电设备的选用是否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并对电力传输半径进行科学规划,提升乡村供电服务质量;对于排污系统的建设,应结合乡村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科学设置污水处理系统,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产生。
  四、建立健全的乡村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体系是乡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保证乡村物质基础稳定,解决农民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分在进行乡村规划与监管时,应根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生活、生产需求构建健全的乡村服务体系。例如,在对乡村住宅区的结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时,应根据乡村住宅区的建设规模与地理位置,合理选择垃圾存放、处理地点,组建专职垃圾清理队伍,用以避免公众场所交叉污染,保证农民居住环境的健康与优化;在对乡村商业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时,应根据乡村人员流动情况选择建设位置与服务类型,应以保证服务的便利性;对于乡村畜牧养殖的规划建设,需禁止农户进行自由放养,可实行集约化管理,并保证畜牧养殖的清洁与卫生,从而提升乡村规划建设质量,为农户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注重乡村生态与人文建设,保留乡村特色
  乡村规划,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穩定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时,应注重“因地制宜”、“以人文本”的建设理念,结合当地农村生活、生产方式、人文精神、民俗风情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将乡村规划建设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用以建立具有地域特色、乡村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农村。与此同时,在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过程中,也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根据乡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情况进行合理与科学规划,在实现乡村规划建设的同时,保证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河流、林木、山坡、绿地等)以及自然资源的优化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六、结论
  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提升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城乡发展矛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加大自身对乡村规划发展与建设的重视程度,并采用有效措施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的优化发展,实现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有效监督原管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宜胜.一个中国基层乡村的死与生——城乡一体化的村庄规划方法论[J].小城镇建设,2014,12:30-33.
  [2]武仁仲,路阳,刘碧含.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探索——以贵州省惠水县村寨体系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6:46-52.
  [3]朱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格局变迁与优化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48-49.
其他文献
【摘 要】风机叶片覆冰问题对风电场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其受地域性影响较大,目前行业内尚未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借助风机叶片覆冰期间风机控制系统中存储的历史数据,分析了桂北高山地区风电场风机覆冰的地理和气象信息特征,通过分析桂北高山地区两个风电场风机叶片覆冰数据,研究了风机叶片覆冰的气象和地理特征,这对于风电场如何减少风机叶片覆冰期间的电量损失、开展预防覆冰等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摘 要】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制定、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探讨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在国家政府与国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大型企业在市场中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许多中小企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然而,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腾飞的时代,随着
【摘 要】随着供给侧改革活动逐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格局逐渐成型并保持稳定,各个区域政府积极对中央工作政策进行积极响应,对棚户区进行改进,通过将棚区以货币化的方式进行安置来解决库存问题。随着货币化安置的棚区占有的比例逐渐增加,城市环境也变得更加整洁,在经济建设工作应当关注落实棚改货币化安置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优化利用房地产资源。本文结合当前各大城市推进安置棚改货币化工作的情况,
针对施工现场场地狭窄、道路运输障碍多、无法实现设备整体到场、现场制造难度大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设备分段基地预制、现场组对、焊接管理、热处理实施等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在这段特殊又复杂的时期里,哈尔滨以其包容的姿态接受了俄籍、波兰籍、法国籍及其他国籍的犹太人,并不时地给予他们及时的援助以及具有人性化开放性
【摘 要】 从严治党是新形势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党永葆青春的重要举措。国企在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国企党建工作。本文从“党风廉政建设”、“重构政治生态”两个方面,阐述了从严治党视域下国企党建工作的转变及创新。  【关键词】从严治党;国企;党建工作;转变;创新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以发展的思维、生死存亡的高度,推进党建工作,确保党永葆青春
现代企业唯有建立一种适合企业本身的文化,才能引导员工的心理行为,使其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自觉遵守企业文化的规范约束,依照价值观的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