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童心就像一张白纸,有待于我们去描绘;童心又像羽翼未丰的小鸟,有待我们去哺育。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一、音乐——人类语言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音乐是人类语言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在音乐的海洋里,它同样将人类的种种思想情感、情绪、感受作了深刻的记录,而这种记录,不需要你去读或看,也不需要你懂得多少的知识或语言,你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就能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共鸣和触及灵魂的幸福。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了人们所通用的语言。在音乐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不分性别、种族、地域、年龄大小,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感动,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欢笑。今年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建厅两百周年,贵阳合唱团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建厅二百周年系列纪念音乐会中唯一获邀的中国合唱团。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日晚举行中国民歌无伴奏合唱演唱会。我有幸随贵阳合唱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此次演出,歌曲用普通话演唱,甚至有方言,观众虽然听不懂我们唱的歌词,但是他们能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歌曲要表达的意境。音乐不仅被称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而且,它还能表现出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细腻情感。美好的音乐就像一缕清泉,滋养着人们枯竭的心灵。欢快的乐曲能平静人的心情,抚平情绪,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所以我们追随着音乐,追随着梦想。
二、把音乐给予每一个儿童
音乐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抹色彩。他们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喜爱,用音乐传递着自己的快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完成了一节课。还应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放声歌唱。而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自身的韵律美,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小学生正处于—个富于想象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并学习怎样做人,这才是教育最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音乐应该给予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获得宁静。我在音乐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我认为唱歌也需要德育的渗透。例如: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快乐的队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思考,在少先队日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学生们可能会说做一些好事、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有所感受,这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们好事、有意义的事,不光队日要做好,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操场上看到垃圾,同学们就可以主动把它捡起来,让他们养成爱护环境,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的好习惯。这样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做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又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在祖国怀抱里》的拓展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朋友们,祖国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帮助,免去我们书、杂、学费,我们医疗方面也有了保障,那你们怎么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呢?”“我要好好学习”,“上课我要认真听课”…… 我又顺势引导说:“在校园里,在马路边你又会做些什么呢?”“看到地上有纸屑、有垃圾,我要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会扶老人过马路”……,最后我总结“同学们,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
三、让孩子爱上音乐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如何处理审美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在审美体验中。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听歌让学生发现反复记号、比较听辨歌曲末尾的不同。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好了铺垫和保证。在冼星海看来:“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人生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首先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只有你自己爱音乐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基于热爱的音乐课,学生肯定会喜欢。在音乐教学的形式上,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能够让学生喜欢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去尝试。首先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学科,在课堂中设计音乐游戏,小舞台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的课堂上,我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上课之前,我会用音乐的方式和同学们打招呼,演唱《师生问好歌》这样不仅能营造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打开口腔,为歌曲的学习做准备。我会唱:“同学们好。”学生自然会回答我:“你好,你好,王老师你好。”这种方式学生很喜欢,也觉得很特别。这是别科老师所不能有的方式,是我和学生之间特有的音乐密码。比起:“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这些形式,学生更喜欢用音乐表达。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领悟音乐的真谛,更要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
作者简介:王彬(1980—),男,汉族,贵州贵阳人,大专,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一、音乐——人类语言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音乐是人类语言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在音乐的海洋里,它同样将人类的种种思想情感、情绪、感受作了深刻的记录,而这种记录,不需要你去读或看,也不需要你懂得多少的知识或语言,你只要有一颗敏感的心灵,一双善于聆听的耳朵,就能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共鸣和触及灵魂的幸福。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成了人们所通用的语言。在音乐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利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不分性别、种族、地域、年龄大小,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感动,有音乐的地方就会有欢笑。今年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建厅两百周年,贵阳合唱团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建厅二百周年系列纪念音乐会中唯一获邀的中国合唱团。于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日晚举行中国民歌无伴奏合唱演唱会。我有幸随贵阳合唱团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此次演出,歌曲用普通话演唱,甚至有方言,观众虽然听不懂我们唱的歌词,但是他们能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歌曲要表达的意境。音乐不仅被称为“人类共同的语言”,而且,它还能表现出语言所不能表达出的细腻情感。美好的音乐就像一缕清泉,滋养着人们枯竭的心灵。欢快的乐曲能平静人的心情,抚平情绪,音乐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所以我们追随着音乐,追随着梦想。
二、把音乐给予每一个儿童
音乐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抹色彩。他们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喜爱,用音乐传递着自己的快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教学生唱会一首歌,完成了一节课。还应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放声歌唱。而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自身的韵律美,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小学生正处于—个富于想象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可以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认识世界,感受人间的真、善、美并学习怎样做人,这才是教育最终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因此,音乐应该给予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从音乐中得到快乐,获得宁静。我在音乐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德育教育的渗透,我认为唱歌也需要德育的渗透。例如:湘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快乐的队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对这个主题进行了思考,在少先队日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学生们可能会说做一些好事、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会有所感受,这时候就可以告诉他们好事、有意义的事,不光队日要做好,在我们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在操场上看到垃圾,同学们就可以主动把它捡起来,让他们养成爱护环境,爱护学校的公共财产的好习惯。这样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美妙音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做一个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又如:在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在祖国怀抱里》的拓展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小朋友们,祖国给予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帮助,免去我们书、杂、学费,我们医疗方面也有了保障,那你们怎么来感恩祖国,感恩社会呢?”“我要好好学习”,“上课我要认真听课”…… 我又顺势引导说:“在校园里,在马路边你又会做些什么呢?”“看到地上有纸屑、有垃圾,我要弯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会扶老人过马路”……,最后我总结“同学们,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歌曲,同时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生活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
三、让孩子爱上音乐
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为动力。”如何处理审美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我觉得应该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入在审美体验中。所以在教学中,通过听歌让学生发现反复记号、比较听辨歌曲末尾的不同。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让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作好了铺垫和保证。在冼星海看来:“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人生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首先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只有你自己爱音乐了,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会别人去爱音乐,才能引导别人去被音乐所感动。基于热爱的音乐课,学生肯定会喜欢。在音乐教学的形式上,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能够让学生喜欢的方式,我们都应该去尝试。首先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学科,在课堂中设计音乐游戏,小舞台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的课堂上,我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上课之前,我会用音乐的方式和同学们打招呼,演唱《师生问好歌》这样不仅能营造课堂氛围,还能帮助学生打开口腔,为歌曲的学习做准备。我会唱:“同学们好。”学生自然会回答我:“你好,你好,王老师你好。”这种方式学生很喜欢,也觉得很特别。这是别科老师所不能有的方式,是我和学生之间特有的音乐密码。比起:“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这些形式,学生更喜欢用音乐表达。
总之,在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领悟音乐的真谛,更要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愉悦。
作者简介:王彬(1980—),男,汉族,贵州贵阳人,大专,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