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要求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一种富有积极性、主动性、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变灵活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积极进取并转化为创新能力,从而提高高中教学的成效。
关键词:教学法;分层;类比;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谈谈我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一、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体会知识衔接
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知识讲透。对于基础知识,教师往往认为每天在讲基础,但我认为某些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重视基础,至少没有把基础知识讲透。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当学生做出某一题时,他都会感到自然、轻松,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然而这些成功都是靠他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或深刻理解后得到的。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不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反应,更不会对某一类知识和题型产生长久的正效应。所以教师立足与最基本的东西讲深讲透,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其实数学是靠概念和公式的公理化体系,弄清概念和公式、公理自然就会应用自如了。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功夫,使他们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出问题,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
首先正确把握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必须提高对教材把握的能力,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公式、定理、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
二、 通过类比教学,加强同一思想方法的多种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过多地强调知识点的应用,那么将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多采用机械的记忆,学习较为死板。实际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揭示了该知识点的成因、应用的价值等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教学情境,采用类比教学突出渗透某一种思想方法,并且用相近的问题重复这一过程,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体会才能更加深刻。
三、 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上述精神表达了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理念下,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可是,却有很多学生对数学不大感兴趣,觉得数学很难学,很枯燥。我觉得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教学法”正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构建的过程,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尤显重要。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给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容量大,知识点多,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不是增多练习数量,而是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
现在的公开课或示范课,绝大部分都是使用多媒体上的,不管是上课的教师还是评课的教师都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使得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一节课都是多媒体在起着主体作用,老师起着放映员的作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实,“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不够形象直观,但它有多媒体教学代替不了的优势。如:教师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消化和思考的空间;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两个优点。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模式是多样的,高中数学教学法还有探究式教学、合作讨论式教学、解题教学后的补偿教学、问题情景教学等等。有时,在一堂课上,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倡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J].中学数学,2003年第9期.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7,10.
作者简介:
张平,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
关键词:教学法;分层;类比;多媒体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谈谈我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一、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体会知识衔接
课堂教学应把主要精力用于将最基础的知识讲透。对于基础知识,教师往往认为每天在讲基础,但我认为某些教师还没有真正做到重视基础,至少没有把基础知识讲透。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当学生做出某一题时,他都会感到自然、轻松,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然而这些成功都是靠他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或深刻理解后得到的。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不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反应,更不会对某一类知识和题型产生长久的正效应。所以教师立足与最基本的东西讲深讲透,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其实数学是靠概念和公式的公理化体系,弄清概念和公式、公理自然就会应用自如了。对概念内涵的挖掘要舍得下功夫,使他们能掌握其实质。平时学生总是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课上能听懂,但课后作业或考试就出问题,出现这一情况的关键是学生并未真正搞懂。
首先正确把握课标对知识点的要求,正确定位教学目标。作为一名课改一线的教师,必须提高对教材把握的能力,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教学、公式、定理、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
二、 通过类比教学,加强同一思想方法的多种应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如果过多地强调知识点的应用,那么将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解题方法,多采用机械的记忆,学习较为死板。实际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揭示了该知识点的成因、应用的价值等等,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往往可以帮助学生较为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教学情境,采用类比教学突出渗透某一种思想方法,并且用相近的问题重复这一过程,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体会才能更加深刻。
三、 通过问题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等形式,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求解、延伸和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逻辑推理,更要讲道理,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和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上述精神表达了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这种理念下,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可是,却有很多学生对数学不大感兴趣,觉得数学很难学,很枯燥。我觉得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教学法”正是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构建的过程,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因此,“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尤显重要。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渗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给现代化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标志。尤其是高中数学教学容量大,知识点多,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的使用无疑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无论是学生得到的知识信息,还是老师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增大课堂容量不是增多练习数量,而是思维训练的高精度、高效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积极开动思维。
现在的公开课或示范课,绝大部分都是使用多媒体上的,不管是上课的教师还是评课的教师都认为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好像不用多媒体就不能算是一节好课。这种认识使得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一节课都是多媒体在起着主体作用,老师起着放映员的作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师生之间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实,“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不够形象直观,但它有多媒体教学代替不了的优势。如:教师写的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消化和思考的空间;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最大的财富。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制作课件时应当注意吸取这两个优点。
总之,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而富有效率。我们应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学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发挥其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走向现代化。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模式是多样的,高中数学教学法还有探究式教学、合作讨论式教学、解题教学后的补偿教学、问题情景教学等等。有时,在一堂课上,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维忠.倡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方式[J].中学数学,2003年第9期.
[2]付海峰.在层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7,10.
作者简介:
张平,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太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