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革新:南粤史家张荫麟历史哲学管窥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w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荫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批评目的史观、循环史观、进步史观、辩证法史观、演化史观等传统历史哲学观点,试图建立一套新的、完善的历史哲学体系,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理论建设的重大创举。发掘与总结张荫麟在历史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利于考察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理论的演变,而且对于继承先哲学术遗产、创新史学理论学科发展亦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琅嬛文集》钞本二卷,早见著录,曾为沈曾植、郑振铎等名家收藏,流传有序,却长期默默无闻。从笔迹和相关事迹考察,该本很可能是清代贵州学者郑珍据手稿本所
本文首先介绍了《过程装控制技术及应用》这门专业课的主要授课内容,并通过从不同角色来阐述如何改善教学效果.从老师角度,要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丰富工程经验并及时敦促学
矿样经过650~700度高温灼烧后,用王水溶矿,分别用活性炭吸附和泡塑吸附对矿样中的金富集,最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金含量。讨论两种富集方法的最佳分析条件,
摘要:清延对于直省商政的统筹,始于1907年颁布的直省官制通则。其通过设置劝业道统筹农工商各业,藉以实现“集权”之目的,恰是清末官制改革试图改变内外相维格局、转为上下有序、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改制前各省主管商政的商务局同时兼具生产与行政双重属性,无法完全归并于劝业道,导致清延集权的举措未能按照预设安排施行。这一曲折不仅反映了改革目标与结果的差距,也表明制度移植不能脱离国情。  关键词:
介绍了某508 m~3高炉利用富余的炼钢铁水进行的炉外增硅试验,在高炉出铁过程中,在铁水垄沟中加入增硅剂,铁水含硅量由0.52%增加到1.79%,实现了铁水增值、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