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的人性基础谈包庇罪

来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不仅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是所有法律活动的目的。人是法律的逻辑起点,法律源于人、行于人、服务于人。离开了人,法律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无存在的必要。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应该在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刑法把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也是人性基础上进行考量的,而我国现行刑事法制裁亲属间的包庇行为,这样的规定有失法律的人性。所以,从法律的人性角度出发准确定性亲属间包庇行为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深层动因十分复杂,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从社会代价支付与补偿机制缺失、体制转轨过程中利益结构的调整、社会资
欠发达地区要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构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加
公平和正义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现实诉求看,社会公正的缺失是我国当前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通过多种路径
社群主义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西方政治哲学从原子主义向整体主义的转移,在价值论上强调以社群为本位的价值观,主张社群优先于个人、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社群主义对新自由主义
地处老城区的城市商圈因周边区域功能复杂、拓展空间有限,加之人流与交通繁杂,停车困难和购物环境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导致商业竞争力日渐减弱。在此背景下,研究通过对温州大南
长期以来,大学校园的主体概念是提供学习、实验和生活的建筑及其附属物,多强调学习、研究等使用功能。很少研究大学校园与生态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本文以景观生态和人文精神为视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基本框架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七个基本范畴,而这七大范畴又内涵了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客观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