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重型基底节出血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极重型基底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0例极重型基底节出血患者根据金谷分类法、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进行分类,统计患者病死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金谷分类法Ⅳb级患者70例中死亡40例,病死率为57.1%,Ⅴ级患者30例中死亡22例,病死率为73.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分型Ⅰ~Ⅱ型患者病死率为48.4%( 30/62),低于Ⅲ~Ⅴ型患者的病死率[84.2%( 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开颅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54.4%( 37/68),微创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为78.1% (25/32),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存患者ADL分级:开颅手术组Ⅰ级6例,Ⅱ级6例,Ⅲ级9例,Ⅳ级10例,Ⅴ级37例;微创手术组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1例,Ⅳ级6例,Ⅴ级25例,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于基底节出血2h内(其中7例≤1h)出现脑疝症状,手术治疗后仅2例生存,病死率为87.5%;而基底节出血12 h后出现脑疝症状的患者26例,治疗后存活16例,病死率为61.5%,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时间间隔≤1h的40例患者中18例死亡,病死率为45.0%;而时间间隔>4h的12例患者术后全部死亡,病死率100.0%,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疗效的因素有金谷分类法分级、CT分型、手术方式、基底节出血距脑疝症状出现时间、脑疝出现时间与进行手术的间隔时间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三维容积插值屏气检查序列( 3D-VIBE)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乳房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高速、高分辨率的三维动态扫描技术对141例乳房病变进行MRI扫描,对照术后
临床静脉输液虽已采用了大量的软包装,无需使用通气管,但在使用玻璃瓶装液体时仍需采用通气管通气.插入瓶塞后如果输液器的通气管针尖与输液管针尖相距较近,空气进入通气管后
冷冻外科手术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温度治疗技术,冷冻消融治疗肾肿瘤最早始于1968年.自1961年第一台冷冻治疗设备问世.最初以液氮作为冷媒剂,越来越多不同部位的肿瘤应用冷冻消
目的 探讨可吸收止血海绵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减少引流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方式均为改良根治术,对照组术后常规采取加压包扎持续负
CT 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imaging,CTPI)是一种功能成像的方法.1991 年,Miles等[1]学者首先提出CTPI的概念,利用CT扫描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既能显示形态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号杀手",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心电图和心肌坏死标志物来确诊,由于心电图的确诊率不足50%,而心肌坏死标志物肌钙蛋白在心肌坏死后3
目的 评价经肋间后动脉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修复创伤性脊髓损伤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只家兔提取BMSCs,扩大培养后采用菲立磁标记及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另选取20只家
目的 探讨妇科失血性急腹症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近3年本院收治的225例妇科失血性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休克、低体温、酸中毒及血红蛋白测定
目的 探讨经额软通道微创介入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危机器官避让原理(Organ at Risk Avoidance Theory)及混合整数线性法(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的射野方向自动优选算法,并用于三源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