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变得尤为重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提高创新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
  
  1、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牛顿三大定律的建立、各种原子模型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内容中突出科学创新思维的教育,并逐步渗透如理想化的方法、模型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等,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物理模型,学会根据现象或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和创造能力。
  在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例如在物理教学中穿插介绍伽利略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的思想;介绍布鲁诺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学习牛顿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居里夫人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结合我国当代的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强大而奋发拼搏的生动事迹,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热情,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的现象。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
  例如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否利用现有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你还能设计几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在学生电学分组实验中,在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实验,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取舍,对所得的信息进行筛选,这就要求学生在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应变、思考和探索,使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的能力都得到训练和发挥。
  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进行一些创新设计,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独立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进
  一步发展
  
  创新教学的构成要素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等,这就要求在实施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用“创造性的教”为学生“创造性的学”创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根据这一需要设置的新的课程计划,具有典型的创新教育功能。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周围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常有查阅资料、实验操作、走访专家、社会调查、问题讨论、现场观察等。例如几乎所有的课题研究,首要的一步是收集信息资料,有的从图书馆获取资料,有的从网上获取信息,有的采访专家,有的编写问卷调查表,有的通过实验获取数据。第二步是处理信息资料或作出统计,或制成图表。第三步就是加工信息资料。因此,研究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资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教师要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培育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我国《存款保险条例》已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但是正式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尚未设立。这显然不利于存款保险制度的高效运行。本文比较分析了国际上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
在今年4月8日召开的上市公司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作了重要讲话。对于市场关注的大股东减持问题,刘士余表示,一些公司一旦上市就超比例减持,大股东清仓走人
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学校各科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 营造民主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信任和理解。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由学生思想的相互碰撞、相互质疑、相互启迪而造成的。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学生,承认
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新的主题。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更好地进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形成数学知识的抽象概括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计价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指出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在汇率升值及贬值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借鉴德国马克以及日元计价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