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灵动五千年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26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造型及传递路线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中向全世界发布。提前半小时,我便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还对火炬造型作了三条预测,逐一写在纸条上,等待验证——第一,华表柱形火炬;第二,甲骨文饰火炬;第三,卷云纹饰火炬。当电视屏幕上出现祥云火炬的形象时,我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这不正是我的第三条预测吗?
  祥云火炬锥体曲面精巧,银红对比醒目,以立体浮雕工艺制作的祥云图案充满灵动感。“渊源共生,和谐共融”,正是中华文化与奥运精神的巧妙结合。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感到这是有奥运会以来形态最美妙的火炬。用祥云火炬点燃激情,传递梦想,简直是天地之灵气与人类智慧迸出的火花,即使奥运会结束了,流动在人们心中的祥云也不会消散。
  介绍祥云火炬的权威文章说:“祥云图案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这显然是不了解祥云渊源而作出的含混表述。其时间跨度远非千年,而是5000年以上。
  祥云图案在文物考古界被称为云纹或卷云纹,可以说,祥云火炬的图案,是由云纹或卷云纹演化而来的。卷云纹出现于史前新石器时期,商周青铜器及玉器的纹饰中有所衔接,战国及秦汉瓦当图案中有充分发挥,自先秦以来的民族服饰和民间工艺中从未终断。在历代寺观庙宇的梁栋及壁画中,祥云图案比比皆是,5000年来一脉相承,是一种永久性的民族文化符号。祥云火炬演绎和发扬了这一族徽式的文化元素,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是传承,也是发扬光大。
  卷云纹始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中,以距今5000多年的马家窑文化和距今6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最有代表性,自行延流1000多年后,与夏商文化接轨。在文物工作者所称的涡纹和旋纹中,就有大量的卷云纹。史前彩陶卷云纹的布置,往往采用在瓶或罐的腹部偏下处,用一条通体平行弧线将器表分为上下两部,在上部绘制卷云纹饰,天地分明,富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与祥云火炬采取上下均匀分割的构思具有一致性。
  1995年,在甘肃岷县后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史前石雕,通高6厘米,面阔5厘米,厚4厘米,三度数据等差,分割合理,造型精致。其形象是在类似人腹的肚脐处,生出一株树来,顶部的树冠是左右对称的卷云纹浮雕,非人非兽,似动物又似植物,其中包含着原始先民对生命的理解,是一株具有东方特色的生命树,卷云纹显然又是构成生命的元素符号。
  2005年,在岷县冶家崖的文化堆积中,清理出从战国至明清的建筑构件。就瓦件而言,最精美的当属秦汉云纹图案,其规范而又生动,有素面,也有红彩,和关中秦宫汉苑出土的云纹瓦当构图相同。试想,不论是宫殿还是寺观,檐面一线排列红彩云纹瓦当,举目仰望,祥云一片,是何等的壮观与谐调!
  秦汉云纹瓦当也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包头,河北省的秦皇岛,辽宁省的丹东、大连,福建省的福州、崇安,广东省的广州、澄海等地。史书记载,秦统一后的疆域是“西临洮(秦汉时今岷县称临洮)而北沙漠,东萦西带,皆临大海”。这和云纹瓦当的分布大体是一致的。
  在中华民族的服饰和民间工艺中,云纹图案千古传承。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云纹,河北平山中山国墓葬出土的玉人服饰中有云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和丝织品中也有云纹。中国三大名锦的传统图案中,多有云纹,云锦之称即与云纹有关。中国古代的婚嫁女装配有丝织披肩,因领口与四角刺绣云纹,故称“云肩”。在一些民间剪纸窗花中,以等腰三角形的云纹组成斜方形或贴糊于窗户的四角,群众称之为“角云”。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中,云纹是传统图案。彝族妇女的七彩裙和坎肩上,沿领口和襟边绣满云纹,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姑娘们手牵衣裙翩翩起舞,身临其境,便会感受到祥云满目的景象。
  云纹是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符号,在中华文明史上,祥云始终与我们同在。时间跨度在5000年以上的祥云,将伴随奥运圣火的传递闪亮于全世界。
其他文献
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中国传统英语教学中对审美教育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二级学院因招收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更是大有被遗忘之势。本文
期刊
由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近十年增幅较大,导致师生比例逐年降低,使得原来采用小班教学的外语被迫改为大班教学,由此引发了很多问题,本文总结了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
期刊
目的探讨术中左心耳封闭对患有心房颤动并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07例患有心房颤动并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