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我国4省份肉鸡规模化生产过程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和耐药特征。
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2年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山东进行肉鸡生产链沙门菌污染的基线调查,共设置238个采样点,共采集有效样品11 592份,其中孵化环节为2 090份,肉鸡养殖环节为1 421份,屠宰环节为5 610份,配送分销环节为2 471份。根据Kauffmann-White表对选择性增菌后分离培养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根据菌株信息和PFGE谱型,抽取其中部分沙门菌,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0类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
结果孵化环节样品包括种鸡粪便、种蛋和鸡苗粪便3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14份(5.5%),共分离123株沙门菌。养殖环节样品包括养殖场环境粪便、外环境土壤、饲料和工人标本4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14份(8.0%),共分离114株沙门菌。屠宰环节共采集宰杀前活体、褪毛后整禽、预冷后整禽、预冷池水样、分割刀具案板、分割后冷冻鸡肉样品和工人标本7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1 395份(24.9%),共分离1 438株沙门菌。配送分销环节样品包括运输车、配送后肉鸡产品、市售肉鸡产品和工人标本4类样品,共检出沙门菌阳性样品517份(20.9%),共分离551株沙门菌。肉鸡生产全过程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均为肠炎沙门菌(1 229株)和印第安纳沙门菌(621株)。1 231株沙门菌中,耐受至少1种抗生素的菌株为1 197株(97.2%),耐受3类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为860株(69.9%)。
结论规模化肉鸡生产全过程沙门菌污染严重;养殖场环境是污染的重要来源,屠宰过程存在交叉污染;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多重耐药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