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的“另类”用途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给你一张黑胶唱片,你会做什么?会嫌弃地撇嘴。
  的确,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占据的是20世纪的音乐市场,涵盖的是从78岁的祖母到45岁的大叔们的青春记忆,听遍天下音乐的你们,早就视黑胶唱片为车库里的处理品,数码时代的老古董了。
  但是,别忘了滚石乐队、“纵贯线”组合和史泰龙《敢死队》的成功,老男孩也有新出路,老男人也有新春天!同理,“老品种”也有新机会,“老物件”也有新用途,关键看你怎么玩出新意来。以下介绍的是黑胶唱片的几种“另类”用途,一起来欣赏——
  可以做SleeveFace
  就是错觉摄影,也是一种让“驴唇”对“马嘴”的变脸游戏:将唱片的封面与人的身体通过拍摄的角度拼合在一起,形成瞬间蒙太奇效果,制造出一幅二维世界与三维世界的完美“合成”图。没什么技术含量,不需要多好的相机,玩得都是想象:将艾丽西亚·凯斯的唱片挡在一只狮子狗面前,她的卷发和它的卷毛竟然完美贴合?亲吻中的恋人,用列侬和洋子的专辑挡住脸,专辑的名字《双重幻想》原来是弦外之音,点睛之笔!还有,希腊国宝歌后Nana Mouskouri在专辑《Over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的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运动是当时唯一的由省一级音乐机关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领导的音乐运动,它将音乐与抗日救国相联系,反映了音乐学人的“音乐救国”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