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分析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困生在各级各类学校都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中职学困生绝对数偏大,其中语文学困生(简称“语困生”)现象尤为严重。
  
  一、调查情况
  关于中职语文学困生情况的问卷调查是在笔者所在学校——安徽省宿州卫生学校(以下简称“我校”)进行的。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现有教职员工两百多人,仅中专部就有六十多个教学班,五个专业,近四千学生,五年制高职一个专业,一千余名在校生,因而在同类中职学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调查得知,造成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十分复杂。这些因素并不是平均地发挥影响,有的原因是随着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师生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的,有的原因发挥影响是以其他原因的存在为前提的,有的原因还具有累积性,相互影响。因而,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正确地实行转化。在调查分析中,我们将这众多的原因,根据其影响的性质大小、层次、次序及方向等加以比较,找出其中发挥主要影响的原因以及对其他因素的制约作用进行归类统计。
  
  二、中职语文学困生具体成因分析
  1.学习基础差,综合素质低
  初中升学政策导致初中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实行“分流升学”,即基础好的学生进普高,基础差的学生进职业学校。加上近年高校扩招,普高升温,考分在三四百分的学生都争相花钱进普高,而职业学校有的不需要考试,还有国家助学金的支持,却只能招收到考分在两三百分甚至总分一百分左右的学生,以及辍学打工后重新回到学校想学一技之长的学生,甚至初中没毕业的学生,相对于升入示范高中的学生来说其基础之差可想而知。
  2.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不足
  学生调查问卷表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占调查总数的12.9%~13.6%,学习动机不足的占总人数的6.3%~6.6%。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曾经的失败让他们对语文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和逃避思想,而专业课是从零开始,思想上没有包袱,很多学生进中职就是为了学点技能,早日找一份好工作,立足社会,学习带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
  3.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科学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一般人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是学生的智力水平,以及学习动机的强烈程度,但是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智力上的不足。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或没有正确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这些中职学生进入职校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总是希望老师明确地指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不会自学。学生不再是学习的主人而是学习计划的执行者。
  4.家庭因素
  我校中职学生80%左右来自农村,父母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大专以上)的不足 10%,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小学以下的占40%左右,属文化方面的相对弱势群体。职业以农民、普通工人、私营个体劳动者为主,母亲无业的比例较高。多数家长在子女学习的问题上关心不足,教育方式不当,或忙于生计终日劳碌奔波,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或放纵溺爱、包庇纵容、疏于管教,或不问缘由简单横加批评、粗暴打骂。
  5.学校因素
  中职学校由于专业性强,强调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因而语文教材版本繁多,且更换频繁,教辅资料缺乏,多数没有配套教参和练习题,造成教学困难。有的中职学校为了使文化课让位于专业课,大幅缩减语文、数学、英语等课时,一套语文教材3~4册,只安排上1~2册,使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无端被割裂;有的学校语文教材不减少,但却大幅削减语文课时,导致语文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加之学生原来的基础差,从而导致“语困生”的出现。
  6.社会环境因素
  当下的社会处于转型期,中职学生生活在流行文化盛行、各种思潮激荡的社会环境里,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必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中职学生。“脑体倒挂”现象,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打工做生意照样赚大钱,“学习无用论”等助长了“语困生”的“厌学” “逃学”情绪;社会的功利、浮躁使中职生相互攀比、效仿,讲究吃喝,一心玩乐,使“语困生”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形成学习困难。
  综上所述,要使中职“语困生”走出困境,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中职“语困生”的生存状况、关注其学习方式、关注他们主体意识的养成;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巧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改变他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综合矫治,方能见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卫生学校)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提出,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之一。笔者深刻体会到可持续发展理论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使全体国民认识到素质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是应对国际环境、是中华民族迎接21世纪巨大挑战、是适
《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就是要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它使课堂的知识在生活中得以再现,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