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国内不少城市针对违规养犬展开了一系列的治理整顿。当前,犬伤人、犬扰民已成为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此举深得人心,受到一致的称道。不过一旦整顿的风潮过去,流浪犬是否还会游荡于街市,狂犬病是否还会四处蔓延,却依然使人难免忧心。
忧心何来?短期内的整饬固然卓有成效,不仅必需而且顺应民望,但是违规养犬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当治理整顿依靠短时间动员起来的人力、物力和声势奏效一时,也往往容易形成一种运动,轰轰烈烈之后又归于平静。没有长期而且有效的控制,问题仍旧是问题,等到水土适宜,又会死灰复燃。几乎每一年,查缴和销毁盗版音像制品的行动都在各地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常常大规模的清理打击刚刚停顿,盗版光盘光碟就如春韭复生,又迅速出现在市场。
另一方面,无论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也好,清理违规经营也好,这些在一定时间内所进行的集中式“歼灭战”,并不经济。在付出了相当高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之后,却只有表面上的收效,而没有真正的成效。相反,“一窝蜂”式的运动带来的是不良循环,类似于猫和老鼠的游戏,在治理与被治理者、整顿与被整顿者之间轮番上演。而社会问题伴随运动带来的声势像水银柱一样上下波动。
过于习惯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却忽略了浮出水面的社会问题在冰山之下所深埋的东西。可以说,几乎每一种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其背后的社会心理或利益机能。因此根本的应对之道,就是所谓的“长效机制”,也就是建立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控制机制,从限制诱发社会问题的心理或利益机能入手,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本身。
从社会问题的发生机理来看,解决社会问题并非能够用强力手段简单地铲除之。幻想通过一场或几场运动即可一劳永逸,是不切实的。社会问题的真正解决意味着问题的发生遭遇了阻遏、限制和控制,产生问题的机能失效,无法使问题形成问题。假使养犬这一行为本身始终规范有序,始终限制于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又如何能够成为危害公共正常秩序和人身安全的社会问题呢?同样,如果盗版行为背后的利益机能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那些被粉碎机或压路机销毁的音像制品依旧会层出不穷。
屡禁不止或者付出了治理成本却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不仅令行政者烦恼,也让社会成员担忧。解决社会问题的运动战还养成了一种惰性心理。一些社会问题或不良现象往往习焉不察,等到问题突出了,事态严重了,才救火般地来一场围歼战。而控制社会问题的长效机制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微杜渐,以避免和减轻问题恶化所带来的损失与后果。
实现社会的有序、健康与和谐,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终极目标。靠机制还是靠运动?无论从达成目标的效果还是手段运用的科学性来看,这两者之间的选择都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