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波北仑黄鹂社区:三居民传统小吃表演展风采
○ 谢芳芳
6月11日上午,“江南情 端午乐”北仑区民族乐队展演暨传统小吃现场展示在北仑影剧院门口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人声鼎沸,阵阵民乐飘扬声中,来自霞浦街道黄鹂社区的三位居民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她们的拿手绝活:四角青蘖粽、三色水饺、松花金团。三种传统小吃口味地道,制作精致,让品尝的居民赞不绝口。
居民贺美玉制作的四角青蘖粽,与北仑老百姓常做的三角粽样式、选材、口味大不相同,乍一看还以为是从超市里买的散装粽子。早年贺阿姨在煤矿大食堂工作,包的一手好粽子,尝过贺阿姨粽子的现场居民直赞美味,称其可与五芳斋相媲美。
来自东北的袁素华为大家带来的是自创的三色水饺。三色水饺是对传统食品的改良和创新,袁素华利用西红柿、菠菜汁等天然果蔬的颜色调色,做出色彩丰富的水饺,不仅视觉效果好,口感上佳,还是纯天然健康食品,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郭信娣,认识她的人都称她为“金团”,已有30多年制作金团的经验。她做的松花金团糯、香、甜而不腻,如今已将一手绝活传授给她的女儿。活动现场,她们的金团馅香溢四射,让前来观看的观众驻足不前。面对展位前排起的长龙,母女俩齐上阵,一个添馅做胚子,一个印花成型,眼疾手快,配合默契,让前来观看的观众品着热气腾腾的松花金团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据悉,黄鹂社区三居民为参加此次传统小吃展示,可谓做足了功课、花尽了心思。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她们总结了自己做美食的经验,在展示现场一边讲解,一边邀请观众一起制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大连锦霞社区:展示童年记忆 感受不同时代的童年欢乐
○ 刘冰
在小朋友眼中,“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尽情欢乐的日子,在大人们心里,童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50后”“60后”“70后”“80后”的童年故事皆已远去,为帮助“老小孩”们寻回童年的记忆,让小朋友们走近不同年代的“六一”,感受童年的纯真,李家街道锦霞社区将从辖区居民征集来的“童年记忆碎片”进行归纳整理,联合锦绣小学以图片展的形式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本次图片展以“拾回曾经的童真童趣”为主题,精心选择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老小孩”们亲切熟悉的一系列童年事物,既有五颜六色的弹珠、上发条的青蛙等玩具,又有果丹皮、酒心糖等儿时百吃不厌的零食,也有带香味的水果橡皮、多功能塑料铅笔盒等文具,还有童年时代经典的中外动画片粘贴画和当时热播的影视作品剧照等,图文并茂,异彩纷呈。这些图片有的是“老小孩”凭记忆亲手画出来的、有的是他们儿时发黄的老照片、还有的是社区根据描述搜集整理出来的。这些“记忆的碎片”勾起了每一位“老小孩”的串串回忆,让他们在观看的同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指着图片讲述自己快乐的童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玩具好特别啊!”“那个年代的六一可真热闹!”图片展还引来许多“09后”“00后”们的驻足观看,惊讶之余不禁羡慕起父辈们所拥有的纯真快乐的童年。有时在参观中他们突然就来了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想玩玩那时的游戏。在旁边“老小孩”的指导下,曾经深受娃娃们欢迎的斗鸡、跳山羊、丢手绢等游戏在这个儿童节欢乐地进行着,“老小孩”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六一”儿童节。此外,社区还专门设置了一块特殊的空白展板,上面贴满了参观者写下的内心感想。
此次图片展吸引了很多辖区居民前来观看,大家面对那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不禁感叹着自己的童年时光,回忆起以前的童真、童趣。曾几何时,一串糖葫芦、一个玩偶就可以吃上一天、玩上一天,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昔日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创造符合孩子们天性的东西,满足他们天性的简单快乐,这样即使时代已变,“六一”的乐趣也不会变质。
○ 谢芳芳
6月11日上午,“江南情 端午乐”北仑区民族乐队展演暨传统小吃现场展示在北仑影剧院门口隆重举行。活动现场人声鼎沸,阵阵民乐飘扬声中,来自霞浦街道黄鹂社区的三位居民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她们的拿手绝活:四角青蘖粽、三色水饺、松花金团。三种传统小吃口味地道,制作精致,让品尝的居民赞不绝口。
居民贺美玉制作的四角青蘖粽,与北仑老百姓常做的三角粽样式、选材、口味大不相同,乍一看还以为是从超市里买的散装粽子。早年贺阿姨在煤矿大食堂工作,包的一手好粽子,尝过贺阿姨粽子的现场居民直赞美味,称其可与五芳斋相媲美。
来自东北的袁素华为大家带来的是自创的三色水饺。三色水饺是对传统食品的改良和创新,袁素华利用西红柿、菠菜汁等天然果蔬的颜色调色,做出色彩丰富的水饺,不仅视觉效果好,口感上佳,还是纯天然健康食品,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郭信娣,认识她的人都称她为“金团”,已有30多年制作金团的经验。她做的松花金团糯、香、甜而不腻,如今已将一手绝活传授给她的女儿。活动现场,她们的金团馅香溢四射,让前来观看的观众驻足不前。面对展位前排起的长龙,母女俩齐上阵,一个添馅做胚子,一个印花成型,眼疾手快,配合默契,让前来观看的观众品着热气腾腾的松花金团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据悉,黄鹂社区三居民为参加此次传统小吃展示,可谓做足了功课、花尽了心思。为使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她们总结了自己做美食的经验,在展示现场一边讲解,一边邀请观众一起制作,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大连锦霞社区:展示童年记忆 感受不同时代的童年欢乐
○ 刘冰
在小朋友眼中,“六一”儿童节是一个尽情欢乐的日子,在大人们心里,童年是一段美好的记忆。“50后”“60后”“70后”“80后”的童年故事皆已远去,为帮助“老小孩”们寻回童年的记忆,让小朋友们走近不同年代的“六一”,感受童年的纯真,李家街道锦霞社区将从辖区居民征集来的“童年记忆碎片”进行归纳整理,联合锦绣小学以图片展的形式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本次图片展以“拾回曾经的童真童趣”为主题,精心选择了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老小孩”们亲切熟悉的一系列童年事物,既有五颜六色的弹珠、上发条的青蛙等玩具,又有果丹皮、酒心糖等儿时百吃不厌的零食,也有带香味的水果橡皮、多功能塑料铅笔盒等文具,还有童年时代经典的中外动画片粘贴画和当时热播的影视作品剧照等,图文并茂,异彩纷呈。这些图片有的是“老小孩”凭记忆亲手画出来的、有的是他们儿时发黄的老照片、还有的是社区根据描述搜集整理出来的。这些“记忆的碎片”勾起了每一位“老小孩”的串串回忆,让他们在观看的同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指着图片讲述自己快乐的童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个玩具好特别啊!”“那个年代的六一可真热闹!”图片展还引来许多“09后”“00后”们的驻足观看,惊讶之余不禁羡慕起父辈们所拥有的纯真快乐的童年。有时在参观中他们突然就来了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也想玩玩那时的游戏。在旁边“老小孩”的指导下,曾经深受娃娃们欢迎的斗鸡、跳山羊、丢手绢等游戏在这个儿童节欢乐地进行着,“老小孩”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了一个别样的“六一”儿童节。此外,社区还专门设置了一块特殊的空白展板,上面贴满了参观者写下的内心感想。
此次图片展吸引了很多辖区居民前来观看,大家面对那一幅幅熟悉的画面,不禁感叹着自己的童年时光,回忆起以前的童真、童趣。曾几何时,一串糖葫芦、一个玩偶就可以吃上一天、玩上一天,快乐其实就这么简单。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紧张,昔日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创造符合孩子们天性的东西,满足他们天性的简单快乐,这样即使时代已变,“六一”的乐趣也不会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