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未来

来源 :汽车与运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進入七十年代,设计师已将直线与平面运用得炉火纯青,并开始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设计,而是将更多前瞻技术等融入其中,具备浓烈未来感的同时,还能够进行驾驶,甚至,至今仍能够合法上路
  七十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品牌商开始举办独立展会,概念车也就逐渐成为品牌商们炫技的载体,无论设计还是技术,甚至极具科幻的研发成果部如饕餮盛宴般地冲击着那个年代人们的眼球。而在如此繁盛的背景下,多数概念车的宿命只有两种展会结束后被拆解,成为二次研发的牺牲品。或者被搁置,好一些的会进入各自品牌的博物馆中被永久陈列起来。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极少数情况,比如本文介绍的两款概念车,至今仍能够上路行驶。


行驶在路上的UFO Ferrari 512S Modulo


  Ferrari 51 2S Modulo亮相于1970年的日内瓦车展,由意大利知名设计工作室Pininfarina的设计师Paolo Martin所设计。长、宽、高分别为4480mm、2048mm和935mm。起初以黑色问世,随后重新涂装成为白色,并在同年的意大利都灵车展和日本大阪世界博览会中展出。
  底盘基于Ferrari 512S赛车打造,尽管命名相同,但是Ferrari并没有打算将Ferrari 512S Modulo进行量产并成为原型赛车,而是与多数概念车一样,作为面向未来设计和前沿技术的一种探索。



  这点,我们首先就能够从极低的车身造型和如同战斗机一样开启的前座舱设计中看出。并且类似,却又有别于五、六十年代美系大轿车那种半覆盖式的车轮设计,让Ferrari 512S Modulo看起来像极了风靡于那个年代的“UFO”。可以说,Modulo是酋款以独特方式升华了直线与平面设计的概念车,直到今天,仍然是创新美学的代表之作。
  更值得一提的是,Ferrari 512S Modulo还能够正常上路行驶,那景象就如同真实的UFO-样在公路中穿梭,在70年代可谓令人惊叹不已。继而先后获得了22项国际设计大奖。不过,就算是获得了诸多殊荣,也差一点成为被搁置在库房的牺牲品。



  起初,Ferrari 512S Modulo搭载了来自于512S的5.0L V12发动机,在8500rpm时可以爆发出410kW的最大功率,通过5挡手动变速器的配合,这辆自重仅为900kg的Ferrari 512S Modulo最高时速达到了惊人的360km/h。
  在作为技术成果展示结束后,512S Modulo被Ferrari用作最新赛车的性能测试,并将发动机更换为原搭载于-Ferrari 6J 2 CAN AM赛车的6.2L V12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56kW,与之配合的仍是5挡手动变速器。
  不久后新赛车项目搁浅,512S Modulo被赠予Pininfarina设计工作室,而在赠予前,Ferrari已将发动机与变速器进行了拆除,留存下来的仅剩副车壳。尽管在此后的44年时间中,512S Modulo曾多次亮相于蒙特利尔、大阪、墨西哥,但是没有动力系统的它就如同缺少灵魂一般,始终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



  到了2014年,Pininfarina将这辆陈列了近半个世纪的512S Modulo转售给了美国独立汽车制造商SCG的创始人James Glickenhaus。随后,就开始了对512S Modulo的修复。首先是对外观和内饰的整备,随后重新将512S赛车所用的5.0L V12发动机以及5挡手动变速器装入其中,再将底盘与相关零部件进行翻新。经过四年的修复,最终达到了与40年前相同的状态,不仅如此,JamesGlickenhaus还为这辆概念车申请了牌照,能够合法上路行驶。
  据James Glickenhaus称,尽管512S Modulo有许多细节之处仍需改善,但是进行路试后,整车的运转状况相当完美。为了能够满足日产的公路驾驶,在冷却系统、电器系统方面进行了重新设计。方向盘仍没有助力系统,但是只要车速提上来,转向手感就会变得易于掌控,再配合拥有出色动力表现和诱人声浪的Ferrari 512S的V12赛车发动机,那驾驶体验是相当美妙和独特的。


時空穿梭机Maserati Boomerang


  Maserati Boomerang于1971年在意大利都灵车展中亮相,当时只是作为汽车设计大师GiorgettoGiugiaro用以对未来汽车外观进行探索和展示的模型车,由于设计太过于超前而备受瞩目。并在1972年的日内瓦车展中,Maserati Boomerang以Maserati Bora的底盘和动力系统为基础,并可实际驾驶的概念车形式再一次亮相。
  Boomerang在英文中有“回旋镖”之意,是澳大利亚土著人常用的一种狩猎器具。车如其名,长、宽、高及轴距分别为4342mm、1860mm、1070mm和2600mm,身形低矮且棱角分明,硬朗且突出的腰线使得整车设计十分犀利,充满了动感与力量,将那个时代极具前沿色彩的楔形设计运用得淋漓尽致。低矮的车身让车前部如同剃刀般锋利,给人以强烈的攻击性。双隐藏式前灯不仅具备了车辆应有的照明功能.收起来时丝毫不会破坏整体的简洁质感。而巨大的车窗倾斜角度达到了13度,几乎与前头部保持了一致,侧窗与后窗同样采取了低角度扁平式设计,当人们还在讨论这样的角度是否会影响驾驶时,驻足现场的观众们却已被这种前所未有的帅气所感染,放在今天,吸睛程度也丝毫不亚于任何一款超跑。



  如果看过上一篇文章,再看MaseratiBoomerang的内饰设计或许会有心里准备,否则一定会让你大跌眼镜!设计师将所有仪表盘和部分功能按键装进了方向盘中间,而方向盘固定在转向柱外沿,要知道,这可是在1972年,如此天马行空般的奇葩设计,很难想象除了设计大师GiorgettoGiugiaro外,还有谁能够想到。三十四年以后,雪铁龙应用了类似设计,将其称为中央固定集控式方向盘,进入国内的首款车型是雪铁龙凯旋。
  在极具科幻色彩的设计下,MaseratiBoomerang具有复杂的机械设计。发动机搭载了来自于Maserati Bora的4.7L V8发动机,缸径为94mm,冲程为85mm,每缸两气门,气缸夹角为90度,压缩比为8.5:1,在6000rpm时可爆发出231kW最大功率,在6000rpm时可爆发出460Nm的最大扭矩,通过与5挡手动变速器配合,最高时速超过280km/h。



  如今看来,无论是设计还是性能,MaseratiBoomerang都达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巅峰。可惜Maserat并没有发掘出Boomerang的价值,以及对于未来设计所起到的重大影响,他们只是觉得这辆车的造价太过高昂,如果量产的话风险太大,展出结束后便义无反顾地将这辆独一无二的Boomerang出售给了西班牙富豪,而这位富豪将Maserati Boomerang改成了红色。
  时间到了1980年,Maserati Boomerang被转手给了德国收藏家,他带着Boomerang参加各种车展、赛事活动,让主人与Boomerang出尽了风头,并且在2002年将其恢复成了最初的模样。2005年易手,2015年再次转手,并在Bonhams拍卖中拍出了370万美元。如今,快50年过去了,尽管Maserati Boomerang被多次易主,但是每一位主人都让它保持着接近完美的状态,重要的是,能够合法上路的身份,说不定在某个国家的大街小巷中就能偶遇。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汽车设计师都非常热衷于在简洁的线与面中去描述未来世界,而到了七十年代,这种设计手法已经运用得相当娴熟,并在当时日益提升的科技水平支持下,汽车设计已经超过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事物的感官理解,以全于在此后的十几、二十几年间,仍经久不衰。继而涌现出了不少在今天看来都堪称经典的成功车型,我们能够轻松从它们的设计中找到取材于这些概念车的设计元素。比如:路特斯Esprit、大众Passat(国产桑塔纳)、Maserati第三代Quattropor[e、兰博基尼Countach、De Tomaso Pantera、BMWM1、Ferrari 308 GT4等。
其他文献
患者 女性,25岁,因"发现右上腹包块3年"于2009年8月25日入院.3年前患者偶然触及右上腹鸡蛋大小包块,其后包块逐渐增大至拳头大小,伴腹胀,饱餐后明显。
期刊
中枢性疼痛(central pain,CP)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功能障碍引起的疼痛,属于神经病理性疼痛.国际疼痛协会特别强调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原发过程,其最常见的病因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据报道SCI后CP的发生率为34%~94%[1].由于疼痛顽固难以治疗,使很多患者陷于抑郁、药物成瘾,甚至自杀的悲惨境地.为解决这一难题,驱除患者的病痛,目前主要采
期刊
dawn:腹腔镜手术日益盛行,标准的胃肠恶性肿瘤开放性根治手术,国内各单位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典型胃癌D2根治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各单位差异很大。如果大家均赶潮流,在开放手术水平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均上马腔镜,我想会有些患者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
1904年de Quervain首先报告了无功能的甲状旁腺癌(parathyroid carcinoma,PC),至1933年Sainto等报告了功能性PC以后,人们逐渐对PC有了进一步的认识.PC是甲状旁腺素(PTH)依赖性高钙血症病因之一,其恶性程度差异很大,多数相对较低,但对人体靶器官损害严重.由于人们认识水平与重视程度不一,PC术前诊断常较困难,治疗常不及时,治疗方法亦常不当,影响疗效。
期刊
患者 女性,15岁,因"右侧腰腹痛20余天,发现右输尿管上段占位10余天"于2009年8月31日入院.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腹部持续性钝痛,发热37.5℃左右,无恶心、呕吐、腹胀及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入院后我院B超示:右输尿管上段实性占位并右肾积水。
期刊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l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以其高发生率和广泛累及率严重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目前在全世界人口中约2.4%患有PAOD,其中40~50岁为5%,51~70岁为10%,>70岁为30%;甚至有学者预测2030年后,德国将有近34%的人口受到PAOD影响[1].尽管目前在我国没
期刊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切除术仍是目前治疗肝癌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原发性肝癌患者尤其是合并严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容易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7%~9.1%,占术后死亡总数的18%~75%.因此,对原发性肝癌术后肝功能衰竭进行有效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比亚迪一直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共同发展,“两条腿、齐步走”的战略定力和技术实力  “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混动以油为主的策略,比亚迪DM-i超级混动在绝大部分的工况下纯电驱状态都可以达到80%以上,高热效率发动机可以在最优工况点运行,既拥有电动车提速快、经济性强的优势,同时也规避了电动车车型续航焦虑的弊端。”9月17日,在2021年比亚迪DM-i超级混动驱动系统技术交流会上,同
期刊
目的 探讨电针辅助提肛锻炼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尿失禁治疗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并完整随访的患者109例,年龄48~79岁.按照术前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拔除导尿管1周后,在提肛锻炼的同时加用电针辅助治疗;对照组69例,术后只应用提肛锻炼帮助尿控恢复.随访术后尿控情况,记录相关临床特征,进行ICI-Q-SF量表评分,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低位骶骨肿瘤通常指累及第3骶椎及以下的骶骨肿瘤,常累及多节段,周围组织侵袭较广,给外科治疗带来困难,术后易于局部复发.En-bloc切除可有效避免肿瘤残留及术中污染,从而降低局部复发率,是肿瘤切除的理想方式[1].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8月采用En-b10c切除术治疗17例中低位骶骨肿瘤,现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