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学员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h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某军医大学不同专业学员的人格类型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探讨其优势人格,为人才选拔、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方法

应用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测试量表(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调查某军医大学2098名学员的个性类型。

结果

①学员总体人格类型较多的是外向—感觉—思考—判断型,占比14.1%;内向—感觉—思考—判断型,占比11.8%;内向—直觉—情感—认知型,占比11.7%。比较不同人格类型的学员,其学习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0,P=0.005)。外向—直觉—情感—认知型、内向—感觉—思考—认知型、内向—感觉—情感—认知型和外向—直觉—情感—判断型的学员成绩优秀的比例较高,成绩较差的比例较低。②在该校8个专业中,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医学方向)、生物技术专业、护理学专业、药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员的不同人格类型的学习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6.375、36.759、38.803、39.789、51.985、39.886、48.892,P>0.05),只有临床医学专业(海军方向)学员不同人格类型的学习成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06,P=0.003)。具有外向—直觉—情感—认知型、内向—直觉—思考—认知型人格类型的临床医学专业(海军方向)学员,其成绩优秀者比例较高;临床医学专业(海军方向)学员数量较多的学员人格类型是外向—感觉—思考—判断型,占比19.8%;内向—直觉—情感—认知型,占比15.7%;外向—感觉—情感—判断型,占比10.3%;内向—直觉—思考—判断型,占比10.1%。

结论

某军医大学学员中,学业出众的优势人格与数量占优势的典型人格各不相同;除了临床医学专业(海军方向)学员之外,该军医大学各专业学员的优势人格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教学比赛可以有效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并对常规性的教学有辐射性推进作用。本文结合多年来指导参赛选手的经验,从如何认识教学比赛,如何理解比赛选题的确定原则、路径及难易程度的把握,如何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比赛的要求,以及如何使教学语言更为丰富多彩等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2个层面做了系统的阐述。
目的通过护理伦理决策能力量表(Judgment About Nursing Decision)(中文版)的建立并初步运用该量表对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伦理学课程学习前后的伦理决策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伦理学学习对学生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护理伦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翻译、修订、回译、文化调适,并通过预实验评价护理伦理决策能力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形成中文版JAND量表。运用该量表对上海某综
目的分析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生卫生事业管理学教学中的效果,为改进教学质量提供建议。方法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对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专业选修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有效问卷整理、录入数据库,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交互式网络教学实施前、后的学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交互式网络教学的实施对学生提升专业兴趣、改进教学效果有显著帮助,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