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革命老区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学科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对开阔学生眼界,增加学生见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等方面发挥着既积极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成了学生必学科目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革命老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英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基于此,笔者以高中英语课程为例,探究革命老区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困境以及新时代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关键词】革命老区;高中英语教学;新时代背景
  【作者简介】杭清会,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
  我国一直关注着革命老区的教育问题,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实施政策上的倾斜,极大地推动了革命老区的教育进度,在其取得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依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下面,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革命老区的教学困境
  要想突破英语教学困境,首先要明确造成困境的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直达病患,治标治本。因此,笔者就本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到了问题所在:
  1.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学校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在教学工作中所具有的功能。但是实际情况却是革命老区办学条件有限,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除此之外,学校虽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但是设施老旧、破损情况严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从硬件设施上提升革命老区的英语教学质量。
  2.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经过笔者的调研后发现有些教师自身不具备专业素养,缺乏英语专业知识;有些教师一人上几个班的英语课,教学任务重,没有精力和时间提升教学质量;有些教师消极怠工,不重视英语课程的教学,更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课堂教学效率;还有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用中文代替英文教学,既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乐趣,也违背了英语教学的初衷。
  3.学生存在畏难心理。英语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二大语言,与之前的文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让学生产生不适感。尤其是英语教学对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不断努力,付诸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收获甚微,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二、新时代英语教学的新突破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被当成一种语言技能的传授,而革命老区也只是作为思想洗礼的圣地。到了新时代,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渗透着西方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革命老区自身具有的文化和红色精神成了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实践活动中,由此两者发生联系,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
  1.了解革命老区文化——耳濡目染。了解老区文化,感受红色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是让革命老区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的前提。而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开设体验活动,深入到各个革命老区中,亲身感受文化的熏陶,以达到耳濡目染的目的。
  2.掌握革命老区文化——寓教于乐。高中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理解能力,也能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含义,但是如何将革命老区文化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爱上红色精神、革命文化是笔者一直探究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在传递革命老区文化的过程中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旨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此激发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掌握革命老区的文化。
  3.践行革命老区文化——知行合一。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脱节是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革命老区文化的过程中也不例外。因此,笔者不仅会将命老区文化渗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还会为学生提供践行革命老区文化的环境和条件,将革命老区文化落到实处,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养。
  如,在学习“Friendship”这一单元内容后,笔者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假如你在战争时期与自己的好朋友分属于不同的阵营。有一次,你的好朋友特意邀请你去赴宴,并在宴席上多次打探你方的军事机密,你该怎么办呢?结束问题后,笔者还为学生提供了学生不同的选项:
  A.装傻充愣,假装喝醉,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B.正面拒绝,并与之绝交;C.趁机逃离现场,回到自己的阵营中;D.碍于友谊,向他透露一点秘密。
  因为是刚刚学习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选择正确的答案,受到了笔者的表扬;同时笔者还询问了学生选择其他选项的原因,对他们进行了正确的引导。除此之外,笔者还会组织学生举行革命友谊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知行合一,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综上所述,革命老区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笔者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将革命老区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融合,用革命文化丰富英语教学资源,用革命精神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当然,笔者也知道突破英語教学困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超出常人的耐心、恒心和决心,合理开发和利用革命老区的文化资源,关注学生成长、更新教学形式、关心教学效益,从而给革命老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新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江薇.小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校园英语,2014(30).
其他文献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环保企业走向海外,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契机,对于环境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环境类专业人才应该是一类具有国际化、精准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对高校培养高素质环境类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环境类专业人才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拓展其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专业英语水平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这对于提升环境类专业人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更為强烈,人们更加关心影视作品,于是众多国外影视作品蜂拥而至,此时字幕翻译的重要性便突显出来。在字幕翻译中,对翻译者应遵循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从而表达出原作者本来想表达的意愿。本文主要论述字幕翻译中忠实原则与忠诚原则的重要性。  【关键词】影视;字幕翻译;忠实原则;忠诚原则  【作者简介】刘航,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
【摘要】“产出导向法”是由文秋芳教授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笔者尝试将这一理论应用到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中,探究二者的关联性。本文选取了《现代大学英语精读2》中的一个单元,简述了该单元在“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阶段的教学设计。笔者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英语课程思政设计提供可行思路。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金婕煜(1994-),女,江苏常
案例背景  中职教育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还应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特定语境下达成有效的信息交换,激发学生的交流意愿,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但是,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常以PPP教学模式为主,训练模式常围绕教师给定的句型和模式进行固化练习,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口语教学实践中,如希望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推动和示范作用的课堂模式,则须思索如何引导学生以兴趣带动能力
【摘要】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探索实践,对于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帮助,在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阶段、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后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主题,理清信息关系和联系词语属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英语知识体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教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会对学生在高考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行针对性地指导与教学,让学生能够扬长避短,熟悉英语写作的技巧,并在考试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高考作文;技巧;注意要点  【作者简介】庄剑勇,福建惠安第四中学。  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英语必考题型之一。但是,从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考查的抽样结果来看,学生的整体情况离预期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考生得分偏低,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在课程教学和研究中,将思政理念贯穿其中。这有助于学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以落实,有助于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本文以课程思政理念为基本依据,首先分析了将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实现艺术类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提出了具体途径。本文认为应当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同时加强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对思政的实践
【摘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或脑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实用工具。一般情况下,思维导图是一种使用一个主题中心以线段辐射连接其他的次级关键词、想法、项目的示意图。简单地说,思维导图就是把思维的过程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文字或图片形象用线段连接梳理成图。思维导图的逻辑性和概括性,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若想让思维导图成为学生英语阅读过程中得心应手的工具和帮手,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如
【摘要】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频繁的情况下,单证作为进出口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其人才培养应不断作出调整与创新。本文以商务英语背景下的单证员培养为主要探讨对象,分析其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商务英语;进出口业务;商务单证;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宋益萍(1998-),女,汉族,四川邛崃人,四川外
【摘要】社会发展需求推动着教育改革,培育学生综合素养是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双重需求。以新的评测方式对中学英语学生综合素养实施评定,是新课标的指示精神,也是学生学习英语发展自己的需求所在。本文从实用性的确定、人文关注的加强、评定内容的整合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希望对于综合素养评定的顺利实施有所启迪。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英语;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于兰(1991-),女,汉族,甘肃灵台人,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