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物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y2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物理教学尤其在农村教育薄弱地区,教学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农村的孩子主要通过求学来改变命运,因此加强农村初中教育的有效性将是十分有意义的,如何激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地区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积极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0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实现既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1]。因此,在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相对于城市来说教育事业相对薄弱,对于这样的情况,农村学校的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应该考虑硬件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多学知识,多掌握技巧,这才是农村地区摆脱教育落后性的王道。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短暂的,遇到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甚至放弃学习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成了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总结多年工作经验,提出提高农村学校初中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1 农村初中物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
  农村学生对于上学和对知识的渴求是十分强烈的。在农村学生看说,学业是改变命运的较为可行的出路。所以说农村的各学科的教育都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对物理教学实践有一定的意义,它能很好的指导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师生一起遨游于物理的殿堂,汲取知识的营养[2]。
  物理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自然学科,但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如果教师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授课方式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作相应的调整,教师与学生双方形成一个很好的互动关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用有征服力的语言授课,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气氛会非常活跃。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永恒的主题。爱因斯坦有句名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也以饱满的热情、有魅力的语言、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物理教学质量会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走向知识,是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物理课外实验活动和物理习题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课外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对实验对象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迁移思维,思维打破常规寻求异变,探索多种解决方案;在物理的习题教学中,利用特殊题型,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逆向思维能力。
  2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积极性培养策略
  2.1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
  首先,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是积极课堂气氛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工作者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要注意满足学生一下的基本心理需求:第一是满足学生被接纳的需要,第二满足学生被重视的需要,第三满足学生被认为有能力的需要,第四满足学生情感安全需要。最后认为自己有能力、被重视、被接纳、有安全感的学生会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失败,他们更有韧性,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所以说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是积极课堂气氛的基础
  2.2有效利用生活实际中的例子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手段
  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3]。初中孩子年龄虽不大,但思维却非常活跃,很容易对初中物理产生兴趣。教师应充分做好备课工作。首先要预设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浅到深,积极引导,通过客观实例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解释当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把握時机,引导他们步入物理学科的殿堂,汲取丰富的营养。初中物理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比较侧重实验操作,我们应该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在讲课的时候给他们做演示与操作,而不是简单地讲解理论知识,我们只有边演示边讲授,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提出新问题,产生好奇心。
  2.3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其好坏不仅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过程,而且还影响着师生双方的心理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热爱和关心,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赖。热爱学生是尊师的前提条件。这种以情优教的情感教育,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从而使求知活动得以优化。因此,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尊重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尊重教师的需求,互相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体现五个方面的特征:即开放性,师生间坦诚对待对方;关怀性,师生间重视对方的感觉;互赖性,师生间相互支持;宽容性,师生间各自有充分发展其独特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空间;满足性,师生间各自的需要都得到满足。
  3 结束语
  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来自自身的求知欲,来自老师的教学艺术,尤其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农村地区,初中物理教师应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在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的一言一行如何能够引领学生跟随自己的教学步骤的话,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将会更加专心、投入,学习热情将不断升高,兴趣也会逐渐浓厚。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物理的学习情况、感受,帮助他们分析其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当你走进课堂之前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最大的工作热忱投人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学福.科学探究与探究式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3]李建华.实现教学。六优化。落实课改新理念[J].河南教研,2005.(07).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如何高效健康地管理好初中班级,这不仅需要班主任有强烈的责任心,更需要班主任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索;实践  【分类号】G635.1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高效健康地管理好初中班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CAM 技术及应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PBL模式对CAM 技术及应用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改革与实践,探索了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措施和方案。介绍了CAM 技术及应用课程基于PBL模式下的体系结构、实训平台、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情况。  关键词:GAM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CAM技术及应用在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中
摘要:近些年国家教育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了解决扩大招生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方向, 2012年辽宁省作为试点省份,率先推出了辽宁省中职升本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职本学生这类新生群体的出现,也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中职本,辅导员,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1  一、中职本学生的特点  (一)中
中图分类号:G635.1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最辛苦的是班主任工作,尤其是高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也是班主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总感觉没当过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不是真正的老师,总有那么一点缺憾。然而,学校和家长似乎更信任文化课老师担任班主任,很少考虑体育教师担任高中班主任,他们总认为体育教师没有学科优势,带学生玩玩还是可以,但抓学生的高考成绩不内行,管理班级不在行。尽管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从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