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霜

来源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最好看的霜”,初读到它,我竟呆住了。霜,而且是最好看的?我是有多久没有在脑海里出现过“霜”的画面了?说实话,霜消失在我的生活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但是小时候,我确实经常见到它,尽管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最好看的。那时,只要一过九月,天气就开始爽朗起来,这是我一年中最喜欢的季节,有漫山遍野的橘子可以吃,有馥郁香甜的桂花可以闻,村口的老枫树开始慢慢变黄变红,秋风一吹,就会有很多蝴蝶在那儿飞舞。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这种自然的美,或许这跟家境的清贫有关,家里的家具组合在一起,总是显得老旧灰暗,因此我特别喜欢大自然装点出来的美。
  渐渐地,当老枫树的叶子没剩下几片,早上起来就开始有了隐隐的寒意,夏季的短袖便彻底被压到了箱底,尼龙衫在早、晚的时候也开始往身上套了。每一年,最先看到的霜,应该是在邻居家的柿子树上。邻居家的柿子树,从我记事开始,就那么粗粗大大地长在那里,每一年树上都结满柿子,但邻居很少摘,就一直由着它们挂着,从青葱岁月一直走到火红年代,直至一个一个又回到泥土的怀抱。当柿子像着了火似的挂在树上,某一天,你走出家门,抬头一望,便会看到火红的柿子外面沾着层似有似无的白纱,走近去看就不太明显了。而待到深秋那略带点凉意的太阳升到树梢,不消多少时候,那层白纱就消失不见了。
  再往后一两周,为了抵御清晨的秋风带来的哆嗦,需要往尼龙外套里面再加一件薄毛衣。这个时候,你推开家门,木门框边沿也隐隐有了层白霜,不浓,但是湿度比较大。走在上学的路上,坑坑洼洼的泥地里,也铺上了一层白色地毯,你得绕着它走,如果贪玩踩上去,鞋尖大概率会被打湿。当然再等上一两周,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了。这个时候的早晨,覆在大地万物上的霜都是厚厚的,有时竟让你生出“莫不是下雪了”的错觉。这时一般立冬已过,身上已经穿上秋衣秋裤,再走在放学的路上,大伙都爱往霜上踩,因为厚厚的霜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是有趣。
  印象中,霜从没有缺席过我的童年。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霜的画面在我的记忆中开始模糊了呢?是来到钢筋水泥的大都市求学开始?是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谋生开始?还是消失在步履匆匆的快节奏的生活里?或许都是。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霜是很难附着的,它喜欢附着在粗糙的树枝上,喜欢附着在透着清寒的瓦砾上,喜欢附着在黑黑的泥土上,它單单不喜欢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在快节奏的成人世界里,几乎没有真正生动的自然,只剩下了手机和电脑,只剩下了生存的游戏规则,只剩下了同他人打交道的经验和逻辑……我们成人的世界里,竟容不下也挤不进这一片薄薄的霜了。
  爱默生在《论自然》中写道:“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至多他们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多美的霜,多令人动容的霜,想想小时候的霜,有没有让你的心尖微颤,这份一闪而过的美,有没有在你晦暗的生活里,让你的心头明亮了一些?
  而我们又有多久不曾看到过那“最好看的霜”了……
其他文献
我看见腾飞的中国  从海南岛发射升空  那是天问探测火星  我看见腾飞的中国  在蜿蜒的山脊上盘旋  那是万里长城  我看见腾飞的中国  在多彩大地上驰骋  那是復兴号高铁  我看见腾飞的中国  在湛蓝的海面挺立着  那是港珠澳大桥  我看见腾飞的中国  在鲜红党旗的引领下  走向繁荣富强
期刊
近日,翻到上海的高考作文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忽然有了一些想法。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开篇指出:“黑格尔曾说,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过两次,而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马克思的这番话虽然评论的是政治事件与人物,但用于其他领域,也同样具有警醒价值:人常常是健
期刊
朵朵、拉拉,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到了,爸爸妈妈和老师一定会给你们准备礼物吧?你们最想收到什么礼物呢?  朵朵:我想要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做我的小公主。  拉拉:我想要一套酷炫的乐高积木,拼一辆赛车。  你们有没有期待过一些非常特别的礼物呢?  朵朵:我想拥有一个像云朵那样柔软的蹦蹦床。  拉拉:我想拥有一个像羽毛那样轻盈的书包。  朵朵、拉拉,你们想要的礼物都好特别啊!走进大自然,闻一闻花香,听一
期刊
去年的六一儿童节不同寻常,让我至今难忘。  6月1日那天,我参加了泰州电视台举办的“庆六一·天使送书香”活动。节目组要求每位同学在儿童节这一天去一个家庭困难的孩子家里,满足他一个愿望。和我结对的是来自广陵镇的小雅同学。小雅的爸爸不久前因车祸去世,家里只有身体残疾的爷爷和体弱多病的奶奶。  我和爸爸早早地将小雅愿望清单中的东西一一准备好,还给她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下午,爸爸开着车带着我出发了。我趴
期刊
燕子筑巢屋檐下,  爱向主人讲童话。  麻雀筑巢墙洞里,  躲避鹞(yào)子捉雀娃。  黃莺筑巢柳树丛,  枝条扎好绿篱笆。  喜鹊筑巢大树上,  细棍枯枝搭牢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