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够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在阶段目标中,低年级属第一学段称为“写话”。在这个阶段中要让学生乐于表达,有所表达。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实际仔细琢磨,加强训练。对低年级学生如何进行写话训练呢?
一、学会“材料积累”
利用中午到校时间的间隙,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读物,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话读一读、背一背。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而且每次把课外读物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下来后,利用下周的阅读课在班内开展佳词妙句的欣赏活动。学生收集的词句可以说异彩纷呈,内容各异,在相互背诵与交流中,人人都有所收获。而且,每次要评出两名“我是小小收获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考虑学生的学段要求
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就可以结合拼音、识字、识词进行说句子训练。可以运用看拼音说句、用词说句、补充说句、看图说句等学说方式。先是“分说”,如学了时间词,学说时间句,学了地点词学说地点句等等。后是“合说”,在“分说”的基础上组合成一句较完整的句子,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说句着眼点重在串联儿童生活感知,向记叙指令靠拢,使其逐步产生用词语正确表述生活的意识和欲望。
到一年级下学期,一般学生都能识写几百个常用生字。在说完整句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要求写“小日记”,只要写上一句话即可。学写之初,为降低难度, 提高兴趣,可用选词填空成句、句式迁移等形式进行练习。如:“( ),我在家里写作业。”“今天,我和( )一同去( )放风筝。”又如,学了课文句子:“有一天,丁丁跑到操场上去玩。”学生仿写:“有一天,妈妈到商场去买衣服。”“星期天,我们全家到公园去玩。”学生以课文为依托,以多彩的生活为内容,天天写、日日练,教师也要做到天天批改,常常导练。这样练句,一方面及时地运用和巩固了字词,一方面又强化了儿童的记叙意识。在用词造句方面进行“原始积累”。
进入二年级,教师就可以抓住如何记叙“人做事”(或“拟人做事”)的六种行为句(人动句、人看句、人说句、人听句、人感句、人想句)进行相对集中的分格单句训练。在理解课文行为句记叙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单句仿写,分类熟练六种行为记叙句。训练时要注意三点:(1)先单句后复句,表述行为内容要准确通顺;(2)先简明直白后有修饰变化(常用添加或去掉修饰词的办法训练);(3)注意打好标点,特别是“人说句”的标点。因为是定格、定句、单项内容的句子训练,又有课文范句引路,学生易于理解内容要求和掌握学写方法。他们越写越多,越写越熟练。越写越有兴趣。诸如:“我在家中吃苹果。”(动句)“妈妈看见我在做作业。”(看句)“我听到打雷声。”(听句)“妈妈说:‘你该起床了。’”(说句)“我感到很高兴。”(感句)“我想天可能要下雨了。”(想句)
三、说话是写话的基础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写
2.逐步分述,循序渐进
写话训练光凭有兴趣还不行,重点要指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把教学的重难点分散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可先说后写。先说清楚部分,再连说整体,最后才写下来。
这学期,我注意把学生表现生活的激情和浓厚兴趣引导到写话上来。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路》时,我先让学生把文中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然后想象自己的路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大家用文字写下来。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的路用文字表现出来。很快,一段段文从字顺的文字交到我的手上,看到学生对路的不同认识,心里多了许多安慰。其实,他们写话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构思的过程,通过这样写,他们不但写得轻松,而且笔下的路还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学会修改
在训练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等进行自我分析,自我修改。教师也可以拿出某一学生的典型作文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然后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讲评修改方法,邻座或要好朋友之间进行帮助修改,最后让学生再次自改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作文更具体、更完美。
总之,我认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心中有“料”是关键,说写结合是基础,引发兴趣是前提。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有了提高,不但写者轻松自然,读者也赏心悦目。
编辑 韩 晓
一、学会“材料积累”
利用中午到校时间的间隙,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课外读物,选自己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话读一读、背一背。扩充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并使他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为写话训练储存资源。而且每次把课外读物中的佳词妙句积累下来后,利用下周的阅读课在班内开展佳词妙句的欣赏活动。学生收集的词句可以说异彩纷呈,内容各异,在相互背诵与交流中,人人都有所收获。而且,每次要评出两名“我是小小收获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考虑学生的学段要求
在一年级上学期时,在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就可以结合拼音、识字、识词进行说句子训练。可以运用看拼音说句、用词说句、补充说句、看图说句等学说方式。先是“分说”,如学了时间词,学说时间句,学了地点词学说地点句等等。后是“合说”,在“分说”的基础上组合成一句较完整的句子,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说句着眼点重在串联儿童生活感知,向记叙指令靠拢,使其逐步产生用词语正确表述生活的意识和欲望。
到一年级下学期,一般学生都能识写几百个常用生字。在说完整句的基础上, 不失时机要求写“小日记”,只要写上一句话即可。学写之初,为降低难度, 提高兴趣,可用选词填空成句、句式迁移等形式进行练习。如:“( ),我在家里写作业。”“今天,我和( )一同去( )放风筝。”又如,学了课文句子:“有一天,丁丁跑到操场上去玩。”学生仿写:“有一天,妈妈到商场去买衣服。”“星期天,我们全家到公园去玩。”学生以课文为依托,以多彩的生活为内容,天天写、日日练,教师也要做到天天批改,常常导练。这样练句,一方面及时地运用和巩固了字词,一方面又强化了儿童的记叙意识。在用词造句方面进行“原始积累”。
进入二年级,教师就可以抓住如何记叙“人做事”(或“拟人做事”)的六种行为句(人动句、人看句、人说句、人听句、人感句、人想句)进行相对集中的分格单句训练。在理解课文行为句记叙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单句仿写,分类熟练六种行为记叙句。训练时要注意三点:(1)先单句后复句,表述行为内容要准确通顺;(2)先简明直白后有修饰变化(常用添加或去掉修饰词的办法训练);(3)注意打好标点,特别是“人说句”的标点。因为是定格、定句、单项内容的句子训练,又有课文范句引路,学生易于理解内容要求和掌握学写方法。他们越写越多,越写越熟练。越写越有兴趣。诸如:“我在家中吃苹果。”(动句)“妈妈看见我在做作业。”(看句)“我听到打雷声。”(听句)“妈妈说:‘你该起床了。’”(说句)“我感到很高兴。”(感句)“我想天可能要下雨了。”(想句)
三、说话是写话的基础
1.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写
2.逐步分述,循序渐进
写话训练光凭有兴趣还不行,重点要指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把教学的重难点分散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可先说后写。先说清楚部分,再连说整体,最后才写下来。
这学期,我注意把学生表现生活的激情和浓厚兴趣引导到写话上来。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路》时,我先让学生把文中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然后想象自己的路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大家用文字写下来。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把自己的路用文字表现出来。很快,一段段文从字顺的文字交到我的手上,看到学生对路的不同认识,心里多了许多安慰。其实,他们写话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构思的过程,通过这样写,他们不但写得轻松,而且笔下的路还充满了诗情画意。
四、学会修改
在训练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等进行自我分析,自我修改。教师也可以拿出某一学生的典型作文进行集体讲评、修改,然后学生运用刚学到的讲评修改方法,邻座或要好朋友之间进行帮助修改,最后让学生再次自改作文,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作文更具体、更完美。
总之,我认为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训练,心中有“料”是关键,说写结合是基础,引发兴趣是前提。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话能力有了提高,不但写者轻松自然,读者也赏心悦目。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