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全子宫切除术病人21例,年龄38~56岁,体重45~70kg,ASAI-Ⅱ级。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于30分钟内输入0.9%生理盐水300ml。穿刺使用B-D公司Durasafe腰-硬联合麻醉器械包。穿刺前头略高,与地面成15°角。病人侧卧,在T11~12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在L3~4行脊麻穿刺,成功后注入罗比卡因10mg(0.5% 2ml重比重液),以0.1ml/s注入,然后拔除脊麻针,从注药完毕到翻身平卧在1分钟内完成。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后注入1%罗比卡因5ml,使阻滞平面调整至T6~8。消毒后手术开始。术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病人肌松情况。
结 果
术中观察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有5例收缩压低于90mmHg,静注麻黄碱10~15mg予以纠正;有6例术前过度紧张给予咪达唑仑4~6mg;术中2例因牵拉子宫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肌松效果让术者满意。见表1。

讨 论
CSEA起效快,作用完善,阻滞平面易于调节,肌松良好;用药比较灵活,短时间手术可连续用低浓度、短效局麻药,长时间手术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局麻药剂量;对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尤其是肥胖病人较为适用;局麻药用量小,提高了安全性。通过上述观察,我们认为两点穿刺方法的应用,能更好的结合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优点,弥补了罗比卡因CSEA单次腰麻作用仅能满足1h左右的手术要求,术中硬膜外追加用量亦小于一般硬膜外麻醉,可根据实际麻醉平面消退情况灵活掌握。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发生率低,临床应用0.5%罗比卡因于蛛网膜下隙中,目前未见神经系统并发症报道。妇科全子宫切除的手术要求肌松程度较高,这就需要麻醉医师使阻滞平面达到至少是T8节段,常规一点法进行的腰-硬联合麻醉如果腰麻平面减低,通过硬膜外给药很难达到手术要求的平面,而且虽然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中的腰麻针仅为29g,几乎没有硬膜外腔局麻药物渗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但是我们采用的方法更能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同时,传统的一点法穿刺,注入腰麻药至翻身平卧,还有一段置入硬膜外导管的过程,如果置管困难,时间过长就存在单侧腰麻的可能,因为腰麻主要是通过病人的体位控制麻醉平面,注药过快又有平面过高的危险,而两点穿刺法则尽可能避免了上述事件的发生。临床中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我们也有用置双管进行硬膜外麻醉,此方法一是局麻药的用量较大,易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二是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时效果不确切。本文通过腰麻松弛子宫,硬膜外阻滞对脐以上进行镇痛和肌松,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肌松适宜,虽有极少数病人出现牵拉反应,但都可以通过对症处理予以纠正,基本达到了用椎管内麻醉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从经济角度讲,也为病人节省了开支,避免了全身麻醉的一系列如术后苏醒延迟、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对不适宜采用全身麻醉的病人如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更为适用。
综上所述,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对妇产科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麻醉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全子宫切除术病人21例,年龄38~56岁,体重45~70kg,ASAI-Ⅱ级。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于30分钟内输入0.9%生理盐水300ml。穿刺使用B-D公司Durasafe腰-硬联合麻醉器械包。穿刺前头略高,与地面成15°角。病人侧卧,在T11~12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在L3~4行脊麻穿刺,成功后注入罗比卡因10mg(0.5% 2ml重比重液),以0.1ml/s注入,然后拔除脊麻针,从注药完毕到翻身平卧在1分钟内完成。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后注入1%罗比卡因5ml,使阻滞平面调整至T6~8。消毒后手术开始。术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病人肌松情况。
结 果
术中观察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有5例收缩压低于90mmHg,静注麻黄碱10~15mg予以纠正;有6例术前过度紧张给予咪达唑仑4~6mg;术中2例因牵拉子宫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肌松效果让术者满意。见表1。

讨 论
CSEA起效快,作用完善,阻滞平面易于调节,肌松良好;用药比较灵活,短时间手术可连续用低浓度、短效局麻药,长时间手术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局麻药剂量;对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尤其是肥胖病人较为适用;局麻药用量小,提高了安全性。通过上述观察,我们认为两点穿刺方法的应用,能更好的结合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优点,弥补了罗比卡因CSEA单次腰麻作用仅能满足1h左右的手术要求,术中硬膜外追加用量亦小于一般硬膜外麻醉,可根据实际麻醉平面消退情况灵活掌握。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发生率低,临床应用0.5%罗比卡因于蛛网膜下隙中,目前未见神经系统并发症报道。妇科全子宫切除的手术要求肌松程度较高,这就需要麻醉医师使阻滞平面达到至少是T8节段,常规一点法进行的腰-硬联合麻醉如果腰麻平面减低,通过硬膜外给药很难达到手术要求的平面,而且虽然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中的腰麻针仅为29g,几乎没有硬膜外腔局麻药物渗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但是我们采用的方法更能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同时,传统的一点法穿刺,注入腰麻药至翻身平卧,还有一段置入硬膜外导管的过程,如果置管困难,时间过长就存在单侧腰麻的可能,因为腰麻主要是通过病人的体位控制麻醉平面,注药过快又有平面过高的危险,而两点穿刺法则尽可能避免了上述事件的发生。临床中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我们也有用置双管进行硬膜外麻醉,此方法一是局麻药的用量较大,易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二是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时效果不确切。本文通过腰麻松弛子宫,硬膜外阻滞对脐以上进行镇痛和肌松,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肌松适宜,虽有极少数病人出现牵拉反应,但都可以通过对症处理予以纠正,基本达到了用椎管内麻醉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从经济角度讲,也为病人节省了开支,避免了全身麻醉的一系列如术后苏醒延迟、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对不适宜采用全身麻醉的病人如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更为适用。
综上所述,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对妇产科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麻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