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穿刺法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择全子宫切除术病人21例,年龄38~56岁,体重45~70kg,ASAI-Ⅱ级。病人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于30分钟内输入0.9%生理盐水300ml。穿刺使用B-D公司Durasafe腰-硬联合麻醉器械包。穿刺前头略高,与地面成15°角。病人侧卧,在T11~12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在L3~4行脊麻穿刺,成功后注入罗比卡因10mg(0.5% 2ml重比重液),以0.1ml/s注入,然后拔除脊麻针,从注药完毕到翻身平卧在1分钟内完成。硬膜外导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后注入1%罗比卡因5ml,使阻滞平面调整至T6~8。消毒后手术开始。术中监测病人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病人肌松情况。
  
  结 果
  
  术中观察病人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有5例收缩压低于90mmHg,静注麻黄碱10~15mg予以纠正;有6例术前过度紧张给予咪达唑仑4~6mg;术中2例因牵拉子宫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肌松效果让术者满意。见表1。
  


  
  讨 论
  
  CSEA起效快,作用完善,阻滞平面易于调节,肌松良好;用药比较灵活,短时间手术可连续用低浓度、短效局麻药,长时间手术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局麻药剂量;对手术难度大,时间长,尤其是肥胖病人较为适用;局麻药用量小,提高了安全性。通过上述观察,我们认为两点穿刺方法的应用,能更好的结合硬膜外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麻醉的优点,弥补了罗比卡因CSEA单次腰麻作用仅能满足1h左右的手术要求,术中硬膜外追加用量亦小于一般硬膜外麻醉,可根据实际麻醉平面消退情况灵活掌握。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中枢神经及心血管毒性发生率低,临床应用0.5%罗比卡因于蛛网膜下隙中,目前未见神经系统并发症报道。妇科全子宫切除的手术要求肌松程度较高,这就需要麻醉医师使阻滞平面达到至少是T8节段,常规一点法进行的腰-硬联合麻醉如果腰麻平面减低,通过硬膜外给药很难达到手术要求的平面,而且虽然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包中的腰麻针仅为29g,几乎没有硬膜外腔局麻药物渗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但是我们采用的方法更能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同时,传统的一点法穿刺,注入腰麻药至翻身平卧,还有一段置入硬膜外导管的过程,如果置管困难,时间过长就存在单侧腰麻的可能,因为腰麻主要是通过病人的体位控制麻醉平面,注药过快又有平面过高的危险,而两点穿刺法则尽可能避免了上述事件的发生。临床中子宫全切术的病人,我们也有用置双管进行硬膜外麻醉,此方法一是局麻药的用量较大,易引起局麻药毒性反应,二是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时效果不确切。本文通过腰麻松弛子宫,硬膜外阻滞对脐以上进行镇痛和肌松,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肌松适宜,虽有极少数病人出现牵拉反应,但都可以通过对症处理予以纠正,基本达到了用椎管内麻醉产生全身麻醉的效果。从经济角度讲,也为病人节省了开支,避免了全身麻醉的一系列如术后苏醒延迟、恶心、躁动等并发症,对不适宜采用全身麻醉的病人如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更为适用。
  综上所述,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对妇产科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较为实用的麻醉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甘露醇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导致发生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8年就诊患者应用甘露醇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应用甘露醇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共32例,其中静脉给药28例(87.5%);口服给药4例(12.5%)。以肾损害最为严重,其次过敏反应。结论:医护人员应对临床应用甘露醇所致的不良反应足够重视,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甘露醇 安全性 药物不良反应   
病毒性脑炎引起的精神障碍:在门诊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既往身体健康,突然家人发现其糊涂了,不认人了,出门找不回家了,还胡言乱语。仔细询问,最近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精神错乱,时间、空间定向障碍。近事遗忘,幻觉,欣快感和虚构等。临床体征有颈强直,失语,双眼同向偏斜,瞳孔不等大,偏盲,偏瘫,肌张力高。病理征阳性。该病早期往往以精神症状起病,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需要认真询问病史和查体以及必要的
摘 要 目的:为了提出关于梅毒血清学试验筛选诊断梅毒程序的方法,对非特异性的心磷脂抗原实验(包括Trust试验)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TPPA法,ELISA法)做进一步方法学的比较。方法:对2008年以来确诊为各期梅毒的阳性血清标本83例。每份标本同时用 TRUST、TPHA、ELISA三种方法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室内质控。采用卫生部2008年室间质评作为标准,来保证结果可靠性。结果:TRUST
摘 要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和方药研究等几方面,对近十年来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提供资料。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中医药研究    我们认为本病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肺脾肾虚为本,痰浊、瘀血、热毒阻滞肺络为标。暴感外邪,阻滞肺络,久之损伤肺气,或他脏病久,损伤肺气,成肺气虚证。外感热邪,灼伤肺络,耗损肺阴,伤及肺气,成肺阴虚证或气阴两虚证。病程
721300陕西宝鸡市陈仓医院内科    摘要目的:探讨MRI对临床诊断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价值。方法:对50例临床表现符合SAE的病例的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两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深部脑白质呈不甚对称的长T1长T2信号,无占位效应,全部病人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池扩大,表现为脑萎缩。结论:MRI结合临床表现,能对SAE作出正确诊断。  关键词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摘 要 目的:观察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喇叭形根管治疗填充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垂直加压器将氢氧化钙溶液、碘氟糊剂送入根管内,观察半年,复诊,摄X-线片,若无临床诊状且根端闭合、根尖发育良好、形成封闭根尖孔,再行永久充填。结果:治疗40例,成功38例。结论: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作为喇叭形根管填充药物疗程短、操作简单,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关键词 喇叭形根管 根管治疗 根管填充材料    材料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