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汗孔角化症九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汗孔角化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9例汗孔角化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采用动态浅表剥脱治疗(Active FX)模式,起始能量分别为100、200、300 mJ/cm2,频率100 ~ 300 Hz。治疗前后及随访时,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评估患儿的病变程度及恢复状况。

结果

9例患儿中男7例、女2例,年龄(4.19 ± 3.97)岁。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治疗后即刻9例均发生红斑、水肿、糜烂等轻度不良反应,3 ~ 7 d内均完全消退。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无瘢痕形成及色素异常发生。平均随访时间1年,最长2年4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儿童汗孔角化症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比较131I治疗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Graves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眼病的发生或恶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愈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发生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方法以"Graves病"、"放射性碘"、"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了1990年至2016年在PubMed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科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和中国国家知识
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以甲状腺乳头状癌居多。近年来,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报道越来越多,相关发病机制、预后情况也成为研究和争论的热点。笔者就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学特点、发病机制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等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18F-FDG SPECT/CT与64排螺旋CT异机融合的图像质量,探讨异机融合在胃癌诊断中的优势。方法收集一周内分别行18F-FDG SPECT/CT和64排螺旋CT扫描的符合入选标准的35例胃癌患者,共计56枚病灶,其中包含胃部肿瘤病灶28枚、转移淋巴结病灶19枚和远处转移病灶9枚,并依此进行分组,同组中同机融合的图像与异机融合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对比,分别从病灶的大小、边界是否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甲泼尼龙化疗方案后,DLBCL患者的治愈率可达60%~80%。由于DLBCL在分子病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不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不同,因此如何正确评价其疗效及预后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8F-FDG PET/CT是DLBCL患者常用的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估的影像学工具。国际预测预后指数(I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报告1例并发皮肤松弛症的Costello综合征患者,并进行分子遗传学诊断。方法收集1例合并有皮肤松弛症的Costello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提取该患者皮肤组织和其父母及150例无关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对HRAS基因所有外显子和侧翼序列测序。结果患儿女,13月龄,生长发育迟缓,重度营养不良,面容粗糙,四肢皮肤严重松弛,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患儿HRAS基因第2外显子出现突变c.34G
目的评估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体表血管性病变所伴随的深部血管性疾患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上海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05例体表血管性病变患儿行MRI检查,分析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结果105例患儿中男42例,女63例,年龄0.5 ~ 168个月,平均21.6个月。MRI检查发现,25例(23.8%)患儿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深部血管性病变,其中多部位深部毛细血管瘤
目的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分子水平明确1例先天性少毛症患儿遗传学病因。方法患儿女,9岁3个月,出生即头发少,呈绒毛状,生长缓慢。皮肤科检查示头发细软呈淡黄色、羊毛状,稀疏,头顶发量稍多,四周发量稀少,发际线上移,前额增宽。眼科检查无明显异常。患儿父母及妹妹均无相似异常表型,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抽取患儿及其母亲、妹妹外周静脉血,对基因组DNA进行新一代测序分析,并对疑似致病性突变位点进行Sa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