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基质-天然裂缝渗流机理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储层微纳米孔隙、天然裂缝发育,不同类型孔隙中气体赋存状态和传输机理各异.本文在对天然裂缝定量表征的基础上,兼顾页岩气渗流特征和实际工程应用需要,综合考虑页岩岩芯孔-缝发育特征,基于渗透率串-并联模型建立耦合基质微纳米孔隙气体滑脱效应、扩散效应和天然裂缝渗流特征的页岩气表观渗透率模型,利用四川盆地牛蹄塘组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岩样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渗透率模型即能高度拟合天然页岩岩芯渗透率实验测量结果,又准确描述了岩芯内部基质孔隙和天然裂缝共同渗流的特点,更加符合实际渗流情况.总之,本文建立的页岩天然裂缝定量表征方法和综合考虑微纳米孔隙、天然裂缝渗流特征的表观渗透率模型不仅为页岩气藏复杂裂缝网络建模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复杂缝网页岩气藏数值模拟研究工程应用的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分析《格致益闻汇报》的西方科学技术与科学思想传播的内容和编辑特色。方法原始文献考证和分析。结果《格致益闻汇报》是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为主的期刊,它在报道中
目的对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探测体制进行发送信号波形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发送信号模型,推导出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探测信号模糊函数;根据系统性能要求,提出波形设计的两准则;按
目的确定NiSin(n=1~6)团簇的稳定几何结构、Mulliken原子净布居、重叠布居、自然布居、自然电子组态、总能及分裂能,初步探讨Ni-Si成键机制.方法运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在(U)B3
从民生视角出发,以银川市满春和五里2个保障性住房片区为例,利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保障性住房居民居住情况的满意度。针对小区外部环境、建设状况、社会生活3个方
以松节油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1-甲基-4-异丙基-环己-1,2,3,4-四甲酸的最佳条件为17,(萜烯马来酸酐):n(KMnO4+HIO4)=0.036:0.030,pH=O.70,温度80℃,反应2h,压力101.325kPa,产率为83%。目标产品用F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亲水性高分子磁性微球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具体讨论了包埋法、单体聚合法及原位法等常用的合成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指出反相(微)乳液聚合是制备亲
目的分析陕西水源区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方法运用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选择陕西水源区为研究对象,定量计算了当地生态环境系统所产生的保持和改良土壤、保护和涵养水源、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