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48例临床分析及处理措施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究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因素及诊治方式,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疤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孕周、年龄、临床诊治、围生期结局、胎盘前置率、影像学检出率等。结果 疤痕子宫与胎盘植入合并发生率为0.62%,30岁以上孕妇为81.25%,植入性胎盘31.25%,穿透性胎盘41.67%;超声与MRI诊断敏感度为44.71%、48.54%;胎盘位于前壁者75.00%,中央型胎盘前置者66.67%。结论 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是疤痕子宫,其产前诊断困难,对患者危害大。术前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减少产后出血和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疤痕子宫;胎盘植入;处理措施;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67-02
  胎盘植入指因子宫底蜕膜不良发育或者创伤性内膜缺损等因素导致的胎盘绒毛穿透或侵入子宫肌层。剖宫产后切口邻近子宫内膜生长较差,肌层会渐渐被纤维组织代替,孕囊于此着床后极易引起胎盘植入或前置胎盘,导致产前和产时出血,有时还需行子宫切除。笔者特于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对我院收治的48例疤痕子宫并胎盘植入患者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总分娩和排胎病例数为7695例,其中胎盘植入者96例,疤痕子宫者698例,疤痕子宫并胎盘植入者48例,占胎盘植入的50%,占疤痕子宫的6.88%。48例患者中,年龄大于35者14例,30-35岁间者25例,小于30岁者9例;妊娠次数:2次者23例,3次者17例,4次及以上者8例;48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2次及以上者6例;有人工流产史者22例(45.80%);其中合并胎盘前置者38例(79.17%),胎盘位于前壁者36例(75.00%),中央型胎盘前置者32例(66.67%)。
  1.2临床症状和诊断
  48例患者中22例合并胎盘前置者均有产前出血症状,其余26例患者无异常。产前诊断:行B超诊断者19例,MRI诊断者13例,B超与MRI联合诊断者16例,经手术确诊显示B超诊断敏感度为44.71%,MRI诊断敏感度为48.54%。术中诊断48例,其中15例植入性胎盘,20例穿透性胎盘,13例粘连性胎盘;41例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确诊,术中诊断符合率100%。
  1.3数据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
  2结果
  2.1本组患者围生期结局,详见表1.
  2.2本组产儿情况,详见表2.
  2.3临床处理
  本组48例患者中44例患者行剖宫产术,1例患者孕期6+月合并中央型胎盘前置行剖宫取胎,3例患者由阴道分娩或者排胎。其中子宫动脉结扎者22例,宫腔堵塞12例,介入治疗后行清宫术者3例,子宫切除者16例:其中穿透性胎盘13例,植入性胎盘3例。
  3结论
  3.1引起疤痕子宫并发胎盘植入的因素分析
  据相关统计显示,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42%,而其在疤痕子宫产妇中的发病率高达12%[1]。胎盘种植与绒毛组织侵入能力和蜕膜反应之间的平衡密切相关,因蜕膜发育不全或者蜕膜损伤,导致绒毛在孕卵着床后入侵子宫肌层,特别是子宫瘢痕部位最易侵入。因此,剖宫产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重要原因。张爱武等[2]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胎盘植入和前置胎盘的主要原因几乎一致,一方面是创伤性内膜缺损或蜕膜发育不全,导致蜕膜完全性或者部分性缺乏,引起供血障碍,胎盘延伸至下段或宫颈内获取以获取充足养分;另一方面由于子宫下段内膜薄弱,绒毛侵入后更容易形成植入胎盘。当子宫蜕膜缺陷或缺失时无法阻止滋养细胞侵润,绒毛在不良组织中不能获得良好血液供应,容易出现胎盘植入。本研究中临床资料显示产妇中有人流史者占45.80%,30岁以上者占81.25%,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1.25%,在疤痕子宫产妇中的发生率为6.88%;两者合并的发生率为0.62%,在胎盘植入中发生率为50%,在疤痕子宫中发生率为6.88%,胎盘位于前壁者75.00%,中央型胎盘前置者66.67%。因此笔者认为30岁以上疤痕子宫妊娠妇更容易发生胎盘植入,尤其中央型胎盘前置发生率较高。
  3.2临床诊断胎盘植入的方法
  根据绒毛在子宫肌层中的侵入程度,可将胎盘植入分为以下三类:①粘连性胎盘,比例约80%;②植入性胎盘,比例约15%;③穿透性胎盘,比例约5%[3]。本研究资料显示植入性胎盘的比例为31.25%,穿透性胎盘比例为41.67%。因此疤痕子宫与胎盘植入合并发生时,穿透性和植入性胎盘的发病率明显更高。Placenta等[4]国外学者在研究中提出,超声检测疤痕子宫并胎盘植入的特异性及敏感度分别为100%、91%,而MRI检测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均为100%,同时胎盘植入的MRI分级完全正确,明显优于超声检测。目前我国主要采用超声辅助检查。本研究中显示超声、MRI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44.71%、48.54%,远低于国外水平。MRI检测优势有成像范围广,肠气、骨骼、脂肪等因素影响小,且不受胎盘位置的影响。但MRI检查费用高,安全性尚不明确,幽闭症患者无法检查,且目前对于MRI诊断胎盘植入的标准、特异性征象,及准确性最高的检测序列等均无明确标准[4]。因此,疤痕子宫与胎盘植入合并发生时穿透性及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较高,但目前辅助检查手段的诊断率并不高。
  3.3临床治疗
  过去多采用子宫切除术治疗胎盘植入,据不完全统计显示[6],70%患者选择子宫切除,术后1/3的患者因产后大出血而死亡,其余患者几乎丧失生育功能。目前并没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处理原则主要根据置入程度、患者生育要求、术中情况等确定。本研究中,在症状发生前行期待治疗,严密监测感染指标、出血情况,尽量接近足月妊娠,对于合并前置胎盘者按照前置胎盘处理,及时发现临床症状,并给予对症处理,例如孕足月、阴道大出血、无法抑制的子宫规律收缩等,可注射适量欣母沛、缩宫素等促进子宫收缩,出血量大者可立即进行人工剥离,植入面积大、出血汹涌的穿透性胎盘植入者可直接性子宫切除术。本研究结果显示,出血量大于1000ml者占43.75%,无输卵管损伤和死亡出现。笔者认为因及时采取对症措施、适时行子宫切除术,明显减少了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妇死亡率。
  综上所述,剖宫术是导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且术后植入性和穿透性胎盘的发生率较高,对母婴有极大危害。因此术前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胎盘植入发生率。术前使用辅助手段检查胎盘植入情况,并充分预知可能发生的情况,采取预防性治疗,尽量减少出血和产妇死亡率。
  參考文献:
  [1]黄莺,孙海燕,隋霜等.凶险型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5):603-604,623.
  [2]张爱武,陈京芳.胎盘植入19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9):1373-1374.
  [3]陈洁.3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3,(2):324-326.
  [4]Placenta accreta: Risk factors, perinatal outcomes, and consequences for subsequent births[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13,208(3):219-221.
  [5]张金娥,丁刚,徐玲等.米非司酮治疗疤痕子宫早期妊娠药流后部分胎盘浅植入52例临床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0):272.
  [6]张玲.瘢痕子宫妊娠胎盘植入2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2,07(9):49-50.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临床医学的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些关键医疗器械的运用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科技的不断更新,在医疗器械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先进医疗工具,而这些先进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不同的不利反应,和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应当进行科学严格的考察和调研,将因医疗器械使用对治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基于临床经验和调研结果分析采用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配合临床上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的优缺点,对临床上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临床抉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54-01  顺应科学技术的反战及医疗设施环境的改善,我国孕龄妇女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人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培训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正确方务。方法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各科室选择一名静脉督导员,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对各科室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结果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 液操作流程,重点科室的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操作熟练。结论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科室指定静脉输液督导员,严把质量关,制定静脉输液流程掌握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是保证患者液体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以及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對照组(8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布拉酵母菌散和赖氨葡锌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48 例患者,其中显效32例,有效 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简单介绍其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年龄小于40岁)和对照组(年龄大于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在全部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治疗组有12例(占9.23%),对照组有118例(占91.7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规范治疗在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剖腹探查穿孔修补术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00%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7.1%)(P<0.05);实验组100%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8.4±10.7mi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0例因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中,选取经过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初步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的准确性,随后再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与B超诊断比较,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更高(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后期的治疗中,宫腔镜
期刊
【摘要】肝着之病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第7条:“肝着,其人常欲蹈其上,先未苦时,但欲热饮,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本条述证简单,且未涉及病因病机,关于新绛所指为何物也未明确,而通篇论肝着病者只有此处,所以关于本条的争议颇多。本论文将就本人之所学来探讨肝着病因病机及临床启示。  【关键词】肝着;病因机理;临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措施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研究对象经有效的治疗后病情全部趋于稳定,行保守治疗的25例患者中5例患者因保守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均无消化不良、胃扩张、出血等现象,手术疗效显著。结论:手术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有效方式,其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具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