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题”的课也能是好课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由于患重感冒,我在上课时不得不停下来,向孩子们要一张餐巾纸擦拭鼻涕,许多孩子争先恐后地把纸巾递给我。当我自我解嘲地说了句“我都快要没法呼吸了”以后,却听见一个声音说:“那就别呼吸了!”那是一个经常调皮捣蛋的男孩子说的。我听了,内心有说不出的难受。倒不是感觉自己受了多少伤害,而是为说这话的孩子悲哀。这虽然只是个案,但事实上是孩子们中间普遍存在的情感弱化、同情心缺失的反映。
  是装作没听见继续我的课?或者是大声地将他训斥一番?还是……我快速地思考着。不期而遇的这件事,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好素材。怎样比较温和地对这个孩子进行批评教育,并让全班的孩子都获得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启迪呢?
  我突然想起了最近自己的一些感受,决定暂时放下教学内容,和孩子们聊聊。我问他们:“你们的心有过疼的感觉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炸了锅。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问:“心疼是不是心脏有毛病啊?我可从来没有!”有几个在哈哈大笑,觉得老师提了一个非常好笑的问题。我非常严肃地继续说:“你们别笑,老师有,而且是经常有。比如最近几天,大家都知道学校在改造绿化,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那些种树的人?”孩子们都在摇头。“那些人都是你们的爷爷奶奶辈的老人,为了赶工期,他们还在烈日下干一天十来个小时的活!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为我们服务,对我们那么谦卑,甚至还有些敬畏。我看着他们,心就有些疼!”
  孩子们静默了,他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心疼”的感觉了。陆陆续续有人举起了手。一个孩子说她看见生病的奶奶,有这感觉;一个孩子说她看见电视节目里中弹倒下的藏羚羊临死时的眼神,也有这感觉……我告诉孩子们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感觉,它叫作同情和悲悯。
  接下来,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主人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而是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岁数的美国小男孩。他们在街心公园玩橄榄球时,和一位中度智障的孩子偶遇。智障孩子非常想和他们一起玩球,这群孩子没有因为他的笨拙和迟钝而拒绝他,而是非常欢迎他的加入。孩子的父亲起初担心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会嫌弃他的儿子,或者假借打球去戏弄他的儿子。可结果却是:这一群孩子像是说好了似的,想尽一切办法创造让智障孩子获得成功的机会,让这个孩子在这场比赛中俨然成了橄榄球明星。讲完故事后,我问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纷纷比照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诉说着自己的感动。我接着告诉他们:“当我们遇到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生物,他(它)处于悲剧性或者弱势的境况中,我们除了在内心产生同情以外,还可以在行动上有所表现,那就是帮助和扶持。这种帮助未必是轰轰烈烈的,有时可能只是为对方做一件小小的事,就像故事中的男孩们一样。可是,从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中,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纯净、善良的心灵。”
  我問孩子们:“你们有过因同情别人的困难或者不幸而帮助别人的经历吗?”许多孩子都说起学校一次次献爱心活动中自己的捐款经历,或者是同学身体不好,自己照顾他、帮他带作业等。我表扬了他们的举动,并继续问:“你们在帮助了别人以后,内心有什么感受?”孩子们的回答大都是“觉得有意义、很快乐”。我又适时地告诉他们:“在完成了对弱者的帮助后,你的心里会涌起一股暖流,因此说——给予是快乐的。因为你实施了高尚的行为,你的人格提升了,你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净化。建议你们今后还要把这指向熟人的爱和同情,施加于其他不相识的弱者,只因他需要帮助。就像特蕾莎嬷嬷,她放弃了自己优越的生活来到贫穷落后的印度,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那些麻风病人、无家可归的人、没人要的人。她给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以真诚的关怀和照料。她从被帮助的人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感激,更多的是弱者身上的闪光点和优良的品格。因此,她的关怀和照料完全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临下施舍的姿态。”
  最后,我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疼的感觉了?你可以为那些种树的爷爷奶奶们做些什么?”孩子们的回答令人欣喜。有的说“我给他们倒杯水喝”,有的说“我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种的花草树木非常美丽”……课上到这里,我知道已经完全跑题了,但它也是一堂非常有意义的课。孩子们的回答和那个说怪话的男孩那微红的脸、躲闪的眼神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的诗句非常美丽,也触摸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我就不虚此生
  我想把这首诗送给更多的孩子们!
  (陆莉玲,太仓市朱棣文小学校长,215400)
  责任编辑:石萍
其他文献
二次函数与几何是中考的考查重点,其中的相似三角形存在性问题尤为重要.问题解析要关注其中的相似对应,把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从函数与几何的关联视角切入,合理构建解题思路.文章将深入探究函数背景中的相似三角形问题,结合实例问题进行探讨,突破难点并进行拓展探究,以飨读者.
调查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杉木成林间伐后,林下植物的多样性,发现植物98种,多种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和种植开发价值,可作为林下套种药材品种。
目的利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方法分析叶天士鲜植物药应用规律。方法查阅11部叶天士医籍,提取鲜植物药相关医案和论述,对医案处方中的药物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含鲜植物药方剂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及新方组合分析对鲜植物药应用规律进行数据挖掘,并结合相关论述及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阐释。结果共录入处方1207首,含鲜植物药116味(包括同种药物不同剂型)。使用频次最高者为生姜,其次为生姜汁、鲜地黄、甘蔗汁、竹沥、鲜莲子、葱叶、葱白、梨汁、鲜枇杷叶;使
我国正处于\"双创\"战略持续推进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吸收大批的优质旅游人才加盟旅游行业成为我国旅游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任务之一。为探索专业认知对择业行为的影响机制,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6所本科高校325名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业认知和毕业后的择业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构成旅游管理专业认知的5个要素之中,专业归属、专业学习、专业教学、专业前景等4个要素对专业认知具有较强的正影响,专业认可对专业认知具有较弱的负影响;旅游管理本科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