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包装装潢设计起步较晚,在教学中,包装装潢设计的理念和追求也多从西方国家继承而来。经过实践和反思,我认为包装设计理论教学的知识严重与市场相脱节,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工业市场的需求。此外,我国传统设计包装的民族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在包装领域,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习惯受全球化的冲击比较严重。
虽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等都不尽相同,自然产生了各种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情、风格,正是因此差别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装潢包装艺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在关注包装设计基础教育的同时,多加引入包装设计的市场因素,并强化民族特性。
以下谈谈包装的艺术设计基础和包装设计市场等主题。
一、包装设计是信息传达的直接媒介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包装设计和包装仅仅是产品价值的附加,其真正目的是销售,是实现原产品的价值。它是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虽不重要但很关键的环节。此环节必不可少,而且在实践中逐步强化,其单项投资也在整个产品生产销售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有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商品的本身。
包装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常用词,包装可以提高产品的等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是引导消费、刺激需求的第一手段。据资料记载,现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实现,70%左右是受到产品包装的刺激才作出购买决定的。销售行为是通过信息的传达来实现预定目标的,而艺术设计是解决信息如何准确完整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包装设计的基础教育及其传达作用
素描课程是美术设计最基础的部分,它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感官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多样化的造型能力又是发展艺术表达形式的必备条件。设计素描教学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表现技巧的培养。包装设计强烈的个性化设计语言正是在这样的设计基础之上展开的。此外,我们应该在包装设计素描教学中加入训练抽象造型能力的内容,让设计专业的学生对象和抽象的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从一些最小的结构单元中诱发抽象形态的暗示。
三、设计中的三大构成是包装设计的实质性内容
1.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主要解决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就是要掌握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和构成要素,将大小方向、明暗、对称、平衡、重复、对比、特异、夸张等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处理,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图形。
2.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的功能是影响人的知觉、思想、感情和行为,它能强烈刺激消费者的感观,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把各种颜料排列、连结、组合与重叠,并运用色彩的三大要素,进计色彩对比调和,从而达到目的。色彩的功能在于更好地吸引人们的视线。包装色彩的存在是以图形色与底色为依据的,当多种颜色配置在一起共同存在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甚至令人产生错觉,这与色彩的属性,以及色彩的形态和它们所占据的面积、空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牢牢掌握艺术设计基础中的平面构成是合理传达包装装潢设计的关键。
3.立体构成。
指包装的主体形态、造型设计,它包括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材料的选择等内容。
平面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色彩与图案的运用、平衡感和比例、材料和装潢的选择等都会在包装设计之中得到具体体现。但包装设计是立体的,可运用于各种包装箱盒、金属筒、玻璃瓶之上,因此,它还需有其它具体的技巧,如:在玻璃和金属的平面与曲面或有弹性的表面上作图案;了解掌握塑料、纸张和金属板等材料的质地以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等。
四、包装成本在产品生产中的比例
中国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针对优秀包装设计评比所作的规定是:礼品包装材料成本占生产该产品生产成本的30%以内,低档或普通包装的材料成本占生产该产品生产成本的3%以内。超出这种比例则为“过分包装”。
1.商品的价值不同,其包装的程度也不应相同。
在这里最有代表意义的是礼品,如烟和酒。即使同一品牌的香烟,因为各种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价值会出现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充分发挥了包装设计的效能,通过精美的包装设计促使商品产生溢价并刺激需求,客观上使市场产生反应,出现差异和分化,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效益、品牌效益。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包装材料过度使用过度投资和宣传,会带来巨大的毫无价值的浪费,所以在肯定包装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警惕相互攀比、浮夸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社会成本的直线上升,这与我们建设节能、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悖的。
2.不同消费层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
稳定而有效的包装有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在消费者与商品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双方产生良性互动,从而使商品与消费构成一种稳定的供需关系,这对市场细分和消费习惯产生了无形的强大的作用。在消费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这是由于各自的经历、习惯、民族文化等不同而造成的。随着市场划分越来越细,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消费品位不断变化,包装设计在商品销售中尤显重要,这要求包装设计人员不能脱离市场,更不能落后于市场,最好要先瞻于市场,在越来越细分的市场中做出更多、更高、变化多彩的设计包装品牌。
总之,我们在教学与实践中,要真正掌握包装设计的技术要领,把握产品品种定位、特色定位、时间定位、档次定位和消费群体定位;敢于创新,运用现代先进设计手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包装设计道路来;同时反对过度包装,把包装设计的理念建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框之内。
参考文献:
[1]陈楠.平面构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辛华泉.色彩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H·B·雷德苏.美育理论问题[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虽然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全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经济发展等都不尽相同,自然产生了各种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情、风格,正是因此差别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装潢包装艺术。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在关注包装设计基础教育的同时,多加引入包装设计的市场因素,并强化民族特性。
以下谈谈包装的艺术设计基础和包装设计市场等主题。
一、包装设计是信息传达的直接媒介
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综合艺术,涉及面广泛,内容丰富。包装设计和包装仅仅是产品价值的附加,其真正目的是销售,是实现原产品的价值。它是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虽不重要但很关键的环节。此环节必不可少,而且在实践中逐步强化,其单项投资也在整个产品生产销售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有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商品的本身。
包装已成为一个新时代的常用词,包装可以提高产品的等级,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是引导消费、刺激需求的第一手段。据资料记载,现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实现,70%左右是受到产品包装的刺激才作出购买决定的。销售行为是通过信息的传达来实现预定目标的,而艺术设计是解决信息如何准确完整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包装设计的基础教育及其传达作用
素描课程是美术设计最基础的部分,它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感官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多样化的造型能力又是发展艺术表达形式的必备条件。设计素描教学是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表现技巧的培养。包装设计强烈的个性化设计语言正是在这样的设计基础之上展开的。此外,我们应该在包装设计素描教学中加入训练抽象造型能力的内容,让设计专业的学生对象和抽象的概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从具象中寻找抽象的规律,从具象中发现抽象,通过具象认识大自然的造物法则,从一些最小的结构单元中诱发抽象形态的暗示。
三、设计中的三大构成是包装设计的实质性内容
1.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主要解决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就是要掌握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和构成要素,将大小方向、明暗、对称、平衡、重复、对比、特异、夸张等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处理,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图形。
2.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的功能是影响人的知觉、思想、感情和行为,它能强烈刺激消费者的感观,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把各种颜料排列、连结、组合与重叠,并运用色彩的三大要素,进计色彩对比调和,从而达到目的。色彩的功能在于更好地吸引人们的视线。包装色彩的存在是以图形色与底色为依据的,当多种颜色配置在一起共同存在时,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甚至令人产生错觉,这与色彩的属性,以及色彩的形态和它们所占据的面积、空间都有一定的关系。牢牢掌握艺术设计基础中的平面构成是合理传达包装装潢设计的关键。
3.立体构成。
指包装的主体形态、造型设计,它包括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材料的选择等内容。
平面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色彩与图案的运用、平衡感和比例、材料和装潢的选择等都会在包装设计之中得到具体体现。但包装设计是立体的,可运用于各种包装箱盒、金属筒、玻璃瓶之上,因此,它还需有其它具体的技巧,如:在玻璃和金属的平面与曲面或有弹性的表面上作图案;了解掌握塑料、纸张和金属板等材料的质地以获得良好的设计效果等。
四、包装成本在产品生产中的比例
中国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针对优秀包装设计评比所作的规定是:礼品包装材料成本占生产该产品生产成本的30%以内,低档或普通包装的材料成本占生产该产品生产成本的3%以内。超出这种比例则为“过分包装”。
1.商品的价值不同,其包装的程度也不应相同。
在这里最有代表意义的是礼品,如烟和酒。即使同一品牌的香烟,因为各种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价值会出现大的差异,这种现象充分发挥了包装设计的效能,通过精美的包装设计促使商品产生溢价并刺激需求,客观上使市场产生反应,出现差异和分化,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功能效益、品牌效益。
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包装材料过度使用过度投资和宣传,会带来巨大的毫无价值的浪费,所以在肯定包装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要警惕相互攀比、浮夸导致的资源浪费和社会成本的直线上升,这与我们建设节能、和谐社会的目标是相悖的。
2.不同消费层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
稳定而有效的包装有着巨大的社会功能,它能在消费者与商品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使双方产生良性互动,从而使商品与消费构成一种稳定的供需关系,这对市场细分和消费习惯产生了无形的强大的作用。在消费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这是由于各自的经历、习惯、民族文化等不同而造成的。随着市场划分越来越细,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消费品位不断变化,包装设计在商品销售中尤显重要,这要求包装设计人员不能脱离市场,更不能落后于市场,最好要先瞻于市场,在越来越细分的市场中做出更多、更高、变化多彩的设计包装品牌。
总之,我们在教学与实践中,要真正掌握包装设计的技术要领,把握产品品种定位、特色定位、时间定位、档次定位和消费群体定位;敢于创新,运用现代先进设计手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包装设计道路来;同时反对过度包装,把包装设计的理念建立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框之内。
参考文献:
[1]陈楠.平面构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辛华泉.色彩构成[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3]H·B·雷德苏.美育理论问题[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