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一生历经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里,估计早就被郁闷死了,但是王阳明却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在龙场的时候,跟他去的随从都相继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无恙。王阳明自己说,我来龙场两年,也被瘴毒侵害,但是我却安然无恙,这是因为我始终保持了积极的情绪,乐观的心态,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悲悲切切,抑郁哀愁。
  现代科学也证明,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体健康,一个人如果快乐,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激素,提升身体状态。一个人如果抑郁、郁闷,那么身体状况就会随之下降。
  在赣州的时候,陈九川病倒了,王阳明对陈九川说:“生病这件事,正确面对它确实很难,你感觉如何?”陈九川说:“这方面的功夫,确实很难。”王阳明回答说:“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就是功夫。”在王阳明看来,保持快乐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能力。
  快乐是一种通过智慧和修行就可以获得的能力。王阳明正是通过他自己的智慧,在逆境中保持了快乐的心境,在毒瘴之地生存了下来,而且还修身治学,德业兼进,最终在龙场悟道,创立心学。
  智慧(狭义的),它是生物所具有的基于神經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包含有:感知、知识、记忆、理解、联想、情感、逻辑、辨别、计算、分析、判断、文化、中庸、包容、决定等多种能力。智慧让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会、宇宙、现状、过去、将来等,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与智力不同,智慧表示智力器官的终极功能,与“形而上谓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智力是“形而下谓之器”。智慧使我们做出导致成功的决策,有智慧的人称为“智者”。一个人的智慧是基于天生的智力基础,在人生的经历中不断积累自己的各种能力,最终对很多事物达到“不惑”的状态,且可以做到知行合一,这就是智慧的提升。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智慧呢?现在的你,比三年前更有智慧吗?我问过很多朋友这个问题,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没有。有些朋友甚至感叹一句:现在还不如读大学的时候呢,那时候比现在聪明。我相信相当一部分朋友是谦虚。毕竟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经验越来越多。年龄越来越大,阅历也随之增加。除非你在做机械的工作,或过着机械的生活,人的智慧怎么能不提高呢?但有趣的是,大部分人智慧的提高也仅限于此。
  如下图中的曲线A,这种提高受限于时间,以年为单位,缓慢而被动。此外,很明显这种提高是边际递减的,很多人在中年时,智慧慢慢达到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我认为这是造成很多人职业天花板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有点像是耗尽了自己的潜力和积累。
  那我们有没有可能摆脱这种曲线呢?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主动的系统性提高自己的智慧,那么曲线A就会转变成曲线E。其实,提升自己的智慧,是有方法的,大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主动学习,一个是主动思考。
  关于学习,读一本书,和一个更有智慧的朋友交谈,都是对智慧的一种提高。读一本书,就是在理解作者的智慧,而与一个智者交谈,就更是直接吸收智者的智慧。比如:一些名人名言,一些心灵鸡汤,这些几个字或几十个字表达的内容看似简单,却是当事人经过了很多人生阅历总结出来的真理,这就是真正的智慧。我们通过学习这些智慧思想,来提高自己的认知,修养,进而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指导自己,渐渐帮助自己控制好情绪,情绪能控制好了,自然就会保持快乐。
  除了学习,还要善于思考,才能参透智慧的本质。如何进行思考呢?
  1、回到原点
  好的思考者一定善于从原点开始思考。例如: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观察?它隐含了哪些前提假设?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它和其它问题的关联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它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2、重构问题
  《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指出:大多数人在试图解决问题前,都没有好好地定义问题;而正确的定义问题,就相当于完成了50%的问题解决的工作。回到原点思考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正确地)界定问题。
  3、自顶向下
  从最高层次的问题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证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并且,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分解方式,常见的有按维度分解、按层次分解和按流程分解。更重要的是,富有经验的思考者不会满足于一种问题分解方式,而是会尝试多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问题。
  4、抓住主线
  1933年哈利·贝克设计了一张伦敦地铁交通图,这张图与以往的地铁图都不同,图中的车站间距与实际间距不成比例,路线也大多以水平、垂直和45度角来表示,并且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线路。这种设计虽然没有准确地映射现实情况,但是由于凸显了最主要的因素——路线、车站等的拓扑关系,而使乘客一目了然,这张图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地铁路线图的样本。贝克的成功说明了抓住主线的重要性。优秀的思考者会对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识别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那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问题简化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晰地分析主线的前因后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5、因果推论
  分析问题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进行因果推论:找到当前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推测当前现象引发的后果。但是人们在因果推论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颠倒因果关系、将次序先后发生的事物武断地认定为因果关系、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等。优秀的思考者除了能避免以上失误之外,还能清醒地意识到:通常一个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一个现象发生后并不只有产生一种结果的可能,而是有多种可能,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旦做出了正确的因果推论,对于一个问题的基本解释就算完成了,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能基于这个推论而顺利构筑。   6、发现关联
  除了那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要素之间的关联之外,还有一些关联是隐藏的,这在现实世界中非常普遍,比如风水学就是发现和总结地理环境与建筑的隐性关联的经验领域。有些时候,问题解决的最大瓶颈就在于无法发现某些隐性关联。作为优秀的思考者,首先不会仅满足于已知的关联,而是会以很大的好奇心去探寻隐性关联,其次他们会以深刻的洞察力、甚至敏锐的直觉去发现这些关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提出试探性的假设然后加以反复测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7、情景预演
  情景预演就是思考者假象一些当某条件成立时引发的还未发生的场景,并推演出彼时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某个角色在該场景中的反应。比如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在设计活动方法时需要设想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或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法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技巧在问题分析时有时会出奇效,牛顿第一定律、图灵测试、薛定谔猫等也是类似方法的产物。情景预演的意义在于,由于思考者不只是立足于分析自我、当下、现实的场景,而且还立足于他者、未来、未发生的场景,所以思考者的思路会更加全面、缜密和有预见性,从而得到超越一般的思考结果。
  8、向后推理
  向后推理的英文是:Think forward, reasonbackward,属于一种重要的策略思维方法。原指双方连续博弈(如下棋)的过程中,博弈者从最后设想的结局开始一步步倒推,得出最佳博弈策略。这种思路在更广泛的思维过程也非常有效。当我们在原点思考但由于必要信息太少而迟迟没有斩获时,不如一下子跳到问题的终点,设想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倒推要达到这一结果所必须实施的步骤,然后继续倒推……向后推理的好处非常明星,它既能帮助思考者启发思路,又能保证思考的聚焦性,使思考更有实效。
  9、横向激发
  思维大师爱德华·博诺是横向思维的提出者,他认为人们苦苦求索而不得解的要因是固有思维模式的禁锢并且没有从其他横向领域中获得足够的激发。这一观点有充分的心理学根据。人的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解决常见问题的经验模板,它帮助人们非常快速地解决大多数可见的问题。但是其弊端是,随着模板使用次数的增加,人们的思维模式就会一步步固化在这些模板中。当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第一次出现时,人们就很难构建出新的模板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从其他领域获得激发的好处就是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得以创造新的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解决难题时特别重要。
  10、迭代探索
  思考者最大的痛苦是面临大量的未知和不确定,思考的过程就像在无穷尽的、异常厚重的迷雾中摸索穿行,甚而至于,缺少足够光线的引领来迈出正确的第一步。正因为如此,迭代式的思考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思考者不必期望一蹴而就解决复杂的问题,或者按着既定的“框架”来求解问题。更可行的方式是:先想尽办法,依凭某一条细微的线索来获得第一缕光线,然后在它的指引下发现第二缕,然后第三缕……这个过程中,思考者掌握的有价值信息越来越多,问题的自由度逐渐降低,分析的思路随之渐渐浮出水面。这让我联想起《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火树桩,当你种下一棵时,敌方的迷雾就散去一片,然后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布置你的火力,然后再种下一棵……直至迷雾完全散去。
  以上这十个方法,可以有效指导你思考能力的提升,一个人若有所成就,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考力。一手抓学习,一手重思考,只有两手抓,才能真正提升你的智慧。智慧提升,自然会控制好情绪,情绪好了,自然就能保持快乐的心态。
其他文献
摘 要: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在世界文学史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极大推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从我国文学革命角度进行分析,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对我国文学革命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对我国文学革命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英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入手,对其影响中国革命的情况进行了适当的研究,以期为中国文学革命的发展形成更加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英国文学;中国文学;浪漫主义运动;文学革命;影响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2  太平天国运动从初中讲到高中作为农民起义运动再讲到大学,作为经典历史题材似乎已经谈论不出什么新意,再多说也就是清政府的不公待遇,太平天国在晚期走向内部斗争等等,但是《天国之秋》这本书却从国际视角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剖析了西方列国在太平天国中所扮演的角色。纵观中国历史,各王朝末期但凡经历了类似的
一  三分,  脚下的热土。  在十九大滚滚热浪的重温中,  带上七分诗意的天真踏上追太阳的梦境。  小村飘着,  年味的忙碌。  张罗,  在网络的飞奔中咫尺温馨。  南来北往的赶集人,  让小街在逢集的喧闹中五颜六色。  记下,  阿婆的叮咛。  年糕,  在张山摊位前那方方正正的回味中采摘。  蜜枣,  吃上瘾的红红火火甜让太爷爷放下了挂牵。  新年的对联,  乐坏了萝卜头今天大显身手的泼墨
摘 要:莎士比亚戏剧是世界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其作品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超越了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国家范畴。朱生豪是我国翻译莎剧最多,也是最成功的翻译家之一。拟以朱生豪所译的《哈姆莱特》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其翻译思想,从多方面探究其翻译译本被广大读者所喜爱的原因。  关键词:朱生豪;莎剧;思想;读者;原因  作者简介:姚美林(1994-),女,广西河池宜州区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
摘 要:小野二郎的寿司店名叫“数寄屋桥次郎”开在日本东京银座的地下。店面很小只有十个座位,然而这家甚至连厕所都没有的小小寿司店却是日本乃至全世界赫赫有名的米其林三星店。小野二郎一辈子制作寿司,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本文从日本人的“职人精神”与“职人文化”对传统手工业的影响出发对影片进行了剖析,旨在通过分析揭示“职人精神”与“职人文化”对日本传统手工业传承和强大商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人精神
一  一条小河穿过村子,两岸坡地长满桃树,三月里桃花开了,艳艳的映红了山水,这条小河就叫了桃花河,这个村子就叫了桃花村。桃花河有一种鱼,在桃花盛开时交配产卵,村民们就叫了这种鱼桃花鱼。  柳叶儿生在三月,正是艳阳高照桃花齐放,奶奶和爸妈就叫她桃花妹。  桃花妹快五岁了,要奶奶给她摘桃花,还要奶奶给她抓桃花鱼。  过完大年,村子里下了几场小雨,放晴后,接连是十多个艳阳天。季节还在农历二月,满山的桃树
摘 要:本文从语音、语法、语用方面,运用“移位理论与成分移位分析”对广告用语中“动宾结构带宾语”进行研究。分析语言学规律在广告中的使用情况,并揭示“动宾结构带宾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与广告这种特殊语体之间存在的关系,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动宾结构带宾语;组合;聚合;移位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9--03  一、绪论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16JC053)阶段性成果。  摘 要:《路》是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的第十部小说,描写了一个荒芜黯淡的末世现象,和一对无名父子在当代文明消逝殆尽的人类相互残杀中的品德选择。本文对小说中末日世界的暴力与绝望做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包括父子关系与矛盾、人性在绝境时的善恶搁置、父子行为与言语分析,探讨人类所面临的艰难的善恶观与道德选择,和希望与信念的
天空阴沉了好几天,灰色的云层像是从半空中垂掉下来似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空气中带着湿冷,麻雀的翅膀像是沾了水,飞不到空落落的树枝上,只能在地上一蹦一跳,像个小球在滚动。  屋中央生着火,几个树兜从早烧到晚,冒着细碎的烟,茅草屋顶上也冒着袅袅的白雾,不知是烟还是水汽,远远地看,各家的屋子都像是用淡墨画出来似的。被子钻进去老半天,牙齿还在“磕磕”响,像夏日里我们用两个鹅卵石碰撞,看它们迸溅出火星。一想
摘 要: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作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是人类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从19世纪中叶以后,女性主义逐渐的发展成为一种遍及全球的运动,是对过去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体系的反叛。在这种影响下,女性不再是社会的附属品,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宣扬女性的个人魅力、个人价值,表现她们执着勇敢、自信美丽的一面。本文从女性主义和文化价值观的角度,以电影《怦然心动》《穿普拉达的女王》《摔跤吧,爸爸》以及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