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合唱团员提高视唱素养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hao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优秀的童声合唱团必定是一个音准感觉相当棒的合唱团,而音准的基础就是视唱练耳,视唱是锻炼人对音高的敏感度,涉及到嘴巴和眼睛、大脑,练耳是锻炼人的耳朵敏感度,也是管着在合唱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合唱中的合作精神,如果一个队员不去运用自己的耳朵养成一个倾听的习惯,那么这个团队的声音一定不是和谐的声音,所以说视唱和练耳是将人的眼、嘴、耳、脑结合在一起的一项运动,只有提高了视唱练耳的能力,团队的整体水平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一、深入亮点,明确读谱的基本要求
  (一)音准正确。就是把乐谱上出现的音在钢琴上准确地找到,并模唱音高时的感觉,如演唱do、mi时,可以将身体直立,演唱fa时,稍稍将臀部下蹲,有意识地注意mi到fa时嘴巴不需要张开太大,演唱fa到la的三度音程时,又将身体直立,可加双手举高,表示演唱la时要多用一些力气才能达到音高。依次类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动作来寻找音程之间的演唱感觉,长此以往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就能形成良好的音程关系。
  (二)节奏准确。节奏正确是指把音符的时值和音与音之间的时值长短弄准确。对于初学的孩子来说,通常大部分老师和家长都会借助钢琴来完成这个时值长短的体验,但孩子依然无法掌握节奏的重点。笔者主张用一定的时间来作专门的节奏练习,通过童趣好玩的游戏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节奏概念。如用x x两个八分音符在一起,在黑板上画两个相同大小的苹果,边划拍边指着两个相同大小的苹果,读x x节奏,然后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演示节奏读法,让学生思考在一拍中两个节奏的时值长短,是一样长还是一长一短,如遇到部分学生分不清节奏长短的话,就画两个不一样大小的苹果,孩子们发现苹果一大一小就会觉得一重一轻,自然而然就会将节奏读出来,这么一来孩子们对小附点、小切分节奏一下子就都掌握住了。
  二、 融入指导,掌握读谱的科学方法
  明确了读谱的基本要求后,人们通常会认为演唱乐谱就没有问题了,其实不然,明确读谱的要求只是让你明确读谱的目的,其过程是否顺利就要看在读谱过程中的方法是否恰当,方法不对也不容易达到目的,一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科学有用的方法是一条正确而且重要的原则。
  (一)把五线谱当成识字一样来学
  首先,心里要想着将学习五线谱当成是学习汉字一样,五线谱的每一条线、间都表示着不同的音高,没有重复的音域,在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伸出一个手掌,将手指当成五条线,大拇指表示第一线,食指表示第二线,中指表示第三线,无名指表示第四线,小指表示第五线,以此类推手指之间的空隙便是间,然后在学习时将每个相应的音告诉孩子,并让孩子进行模唱,为了增加孩子的积极性,也可以请孩子上来当指挥,其余学生模唱,每天将这样的模唱当作是学习视唱练耳前的热身运动。这样做既有利于孩子们学好五线谱,还有利于孩子们在脑海中构成模唱音程的音高。
  (二)初学者要慢速积淀内涵
  首先,对于新谱在读谱时不宜速度过快,速度快了,眼睛、脑子、耳朵走不到一起就会出现手忙脚乱,节奏节拍也会乱,这样对视唱者的心理也会受影响,寻找适合让自己的眼睛、脑子、手走在一起的办法那就是放慢速度,以准确的节拍,不停顿的按着音符进行演唱下去的速度为宜;其次,可将旋律进行分段、分句、分节,这样既能减轻孩子们对五线谱视唱的畏惧,增加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兴趣,又能将乐句简短,可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与其不停地重复演唱,倒不如将乐曲分句分段来养成更容易被掌握。相信这也是一个科学又快速的好办法。
  (三)养成按谱演唱的好习惯
  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不少的合唱团队在演唱时速度、节奏与乐谱不符,并难以与伴奏合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演唱时不良的演唱习惯造成的,没有按照铺面的各种标记来规定演唱,在独唱时凭着个人的感觉来演唱是可以的,但是在多达五六十人,更有甚者多达上百人的集体团队,如果凭着自己内心的韵律及主观意愿来唱是绝对不可以,对于合唱来说是个极大的障碍。所以无论如何要培养孩子们在识谱学谱的同时要养成按谱演唱的好习惯,谱面上的每一个标记都不能放过,并且要努力夸张的做到位。如果有的孩子对音准把握的不是很好,那么家长或者老师可以帮助孩子在钢琴上先摸一摸每个音、节奏与标记处的音的演奏,然后再请学生模唱。总之养成一个读谱的好习惯就能让我们在合唱排练时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三、合理调控——树立严格的学习态度
  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歌唱与视唱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实实在在是出在粗心和精力不集中上面的,有些孩子由于年龄小,有些孩子由于兴趣不大,有的孩子由于生性较急、较粗等等,都会使歌唱效果打折扣,因此要求孩子们不光要在读谱识谱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时候合唱团的指导老师不光是个引导者同时又充当着一个鞭笞者的身份。如在练习歌曲《八只小鹅》时,该曲共有三声部,歌词是讲述八只小鹅快乐生活的场景,速度有些快,孩子们在演唱时不是顾不上速度就是顾不上音准,课上的时间就一个劲的纠正音准节奏,根本来不及处理声部与声部间的平衡和声部的共鸣。为了能加强排练效果,我利用钢琴将每个声部都录制成音频,要求合唱团的孩子带上U盘,拷贝了音频,课后练习时每个孩子都要求通过微信或者QQ还课,对于一些音准不够好的孩子来说可跟着音频唱,稳固自己的旋律感跟着音频唱,音准不错的孩子可以听了音频后清唱,如果音准节奏感都很好的孩子,他可以听其他声部的音频,唱自己声部。其次,严于律己,创设与孩子心灵沟通的平台。
  老师在回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还课进行点评,并对完成出色的孩子进行奖励与集体表扬,这样一来孩子们就开始重视并认真起来,排练的效果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还可以让孩子撰写心得,教师进行回复,来创设进行师生心灵的交流的平台,其目的就是想了解学生心理的想法,让我们更好的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念想,老师要给予的心灵鸡汤。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常的基础学习时不可忽视的,合唱指挥是一个团队的灵魂,当你花精力去了解了你的学生,你就可以“掌控”你的团队,孩子才会彻底被你“驯服”。孩子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孩子的潜力也是强大的,只有抓住好平时的基本功训练,在训练中寻找乐趣,乐趣中掌握知识和技巧,营造一片让孩子善于表现和热爱表现的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民族音乐学由西方传入我国,因此中国学者需要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民族音乐学理论,并在“拿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根据我国国情和文化特征改进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使民族音乐学具有中国化特色。民族音乐学是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在我国已经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高校音乐教育和科研工作对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 音乐教育 高校  高校音乐教育者需要以客观、公正
一个学院要想站住脚,教师一定要有特色。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离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能力,注意夯实语文基本功的训练。
目的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对不同体质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既往使用一种
摘要:民族唱法是建立在传统民间唱法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民族性。但是其演唱过于雷同,民族风味不够浓郁,且是唱法还是风格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  关键词:民族唱法 民歌 科学性 艺术性 民族性  民歌与民族唱法是今年国内声乐界的热点话题,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声乐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地方民歌的创作和传播,让各具特色的民歌走进了千家万户;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歌唱方法经过与西方美声唱
分析了普通院校非物理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的改革现状,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以及实践实例,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声乐演唱是一种能够让人获得美的感受的艺术形式。它就如同一块宝石,在没有经过正确的装饰处理之前,是不会闪射出耀眼的光芒。要想完美地表现声乐艺术,做到声情并茂地演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