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甜素镁的合成及其辐射防护作用研究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甘草甜素衍生物-甘草甜素镁(Gly-Mg)的合成及其辐射防护作用。

方法

采用甘草甜素(Gly)与镁进行取代反应合成Gly-Mg化合物,并应用磁共振氢谱及质谱鉴定其结构。以137Cs γ射线照射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5组:单纯照射对照组(生理盐水)、Gly(50 mg/kg)给药照射组、Gly-Mg低、中、高剂量给药照射组(25 mg/kg、50 mg/kg、75 mg/kg)。7.8 Gy致死剂量照射小鼠,观察各组照射小鼠(12只/组)30 d存活率。6.0 Gy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进行体内抗辐射实验,计算各组小鼠(8只/组)脏器指数,并测定WBC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的含量和脾结节数。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进行多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磁共振氢谱及质谱鉴定表明,成功合成化合物Gly-Mg。小鼠30 d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Gly 50 mg/kg给药照射组、Gly-Mg低、中、高剂量给药照射组小鼠的存活率由单纯照射对照组的8.3%分别升高至25.0%、25.0%、33.3%、41.7%,Gly-Mg高剂量给药照射组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0.05)。小鼠体内抗辐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照射组比较,Gly-Mg低、中、高给药照射组受照小鼠的胸腺指数(t=3.259、7.580、3.415,均P<0.01)、脾指数、肝脏指数(t=4.615、1.797,均P<0.05;t=3.341,P<0.01)、性腺指数(t=1.826,P<0.05;t=2.631、2.893,均P<0.01)均有增高,其中胸腺指数和肝脏指数、性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ly-Mg中剂量给药照射组可显著提高WBC计数(t=2.888,P<0.01)、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t=4.570,P<0.05)、骨髓DNA含量(t=6.139,P<0.01)和脾结节数(t=1.87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Gly-Mg合成步骤简单,易获得。Gly-Mg具有显著的辐射防护作用,有望开发成为辐射防护药。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病理资料、TNM分期、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已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测量原发灶SUVma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SUVmax与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原发灶SUVmax与肿瘤长径(t=2.
目的研究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椎体骨折评估(VFA)联合腰椎侧位骨密度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效能。方法选取我院DXA同时检测髋部、腰椎前后位、腰椎侧位骨密度及VFA的老年受检者86例,根据DXA骨密度低下或VFA有脆性骨折诊断骨质疏松。比较腰椎侧位骨密度联合VFA与常规DXA检测髋部及腰椎前后位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检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受检者中,常规DXA检测髋部及腰椎前后
目的比较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化疗后加或不加胸部放疗的疗效,为ES-SCLC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2年接受化疗±胸部放疗的327例初治ES-SCLC患者资料。其中,130例(39.8%)患者进行了胸部放疗(化放疗组),197例(60.2%)接受单纯化疗(单纯化疗组)。化疗方案以EP(依托泊苷+顺铂)、CE(卡铂+依托泊苷)方案为主,胸部放疗采用调强放射
目的制备99Tcm标记的转运蛋白(TSPO)配体CB86[99Tcm-DTPA(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CB86],探讨其作为TSPO靶向关节炎症显像新型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偶联双功能螯合剂制备DTPA-CB86,进行99Tcm标记,经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测定其放化纯度和体外稳定性。选用巨噬细胞RAW264.7进行体外细胞结合实验,测定99Tcm-DTPA-CB86的结合率和外排率。采用弗氏佐剂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一类新的功能分子,可通过影响基因转录、蛋白质翻译以及蛋白质稳定性等方式调节下游靶基因,在生长发育、免疫应答、代谢调控以及肿瘤形成等生物学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lncRNAs可以通过电离辐射诱导表达,并参与细胞对电离辐射的应答反应以及细胞损伤修复过程。通过对电离辐射相关lncRNAs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电离辐射损伤应答机制的认识和了解。笔者对lncRNAs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BRCA1相邻基因2(NBR2)(BRCA1为乳腺癌易感基因1)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根据处理方法的不同,分别按以下方式将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进行分组。(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4 Gy γ射线照射组和8 Gy γ射线照射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lncRNA NBR2的表达。(2)分为4组
生物剂量学指标在核事故受照人员剂量估算及辐射生物效应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现有的染色体畸变分析不能满足大量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寻找快速、简便、高通量的生物剂量学指标成为放射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理论的飞速发展,有关生物大分子的辐射效应研究亦不断深入,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生物剂量学指标的研究主要围绕电离辐射所致的DNA损伤、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改变展开。笔者就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水平的
甲状腺髓样癌(MTC)是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的恶性肿瘤,因其细胞功能的特殊性,治疗主要以及时甲状腺根治性外科手术为首选。但多数患者即使早期也易发生转移,且细胞又缺乏钠碘共同转运体的表达,不能进行放射性碘治疗。近年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同时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及其他靶向治疗正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为MTC的治疗带来了契机。笔者重点阐述近年来MTC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对雌果蝇产生的辐射损伤与氧化效应。方法采用不同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白眼W1118、红眼UAS-EGFP和Actin-Gal4雌果蝇,再测定其生存、运动和生殖能力。通过测定雌果蝇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对果蝇成虫的辐射和氧化损伤进行评价。组间比较均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7Cs γ射线对W1118、UAS-EGFP、Acti
目的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负荷总积分(SSS)及相位分析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入组先后行冠脉造影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两日法负荷-静息GMPI的胸痛患者89例,其中,经冠脉造影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者52例(冠心病组),冠脉硬化者26例(冠脉硬化组),正常者11例(正常组)。冠脉病变程度由Gensini积分表示。采用17节段目测半定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