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发展重视环境创设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s12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新)中也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认识到环境与孩子始终是共存的,孩子依赖环境并作用于环境;而环境的创设来源于孩子并反映孩子的生活。那么,如何体现环境创设的价值呢?
  一、环境创设的趣味性,有利于幼儿自主探索、主动学习
  创设环境的目的主要就是为幼儿的发展创造条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创造潜力。因此,趣味性的环境更容易吸引孩子去操作、去探索,成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如:新入园的幼儿最喜欢“娃娃家”,因为对家庭生活的依恋他们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因此,教师要把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到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来,并在游戏中随着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变化随时增设和改变游戏角,让幼儿在活动中有一个更好的交流机会,并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发展创造力。如在计算区,可放置图形拼贴、套杯、数字火车等;在美工区的印染画、棉签画、泥工、手工等让孩子大胆尝试;科学区放置各种干果、各种水、各种乐器等,让幼儿通过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从而自主探究神秘的世界。走廊是幼儿一日生活中来往较多的地方,我们利用走廊的一面墙布置了“宝宝画廊”幼儿作品展,收集了每个幼儿的绘画作品,幼儿开心极了,使走廊也成为他们探索、学习的新天地。
  二、家庭化的环境创设,有助于幼儿适应环境并学会生活
  所谓“家庭化的环境”是从爱出发,考虑到家庭对于孩子的持久影响而创设的一种具有家庭特色、温馨舒适的环境。特别是小班幼儿,刚入园存在着“分离焦虑”的现象,而家庭化环境的创设让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幼儿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同时也学会了生活。
  其次,游戏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温馨。如:小班教师根据孩子的特点,布置娃娃家的环境,娃娃的相框、餐具、小床、小桌子无不体现家里的生活。而图书角的地毯、靠垫让幼儿有种在家看书的舒适。幼儿在游戏中交流,彼此增进感情。同时家庭化的环境布置体现了它的功能并发挥着教育作用。
  三、环境创设的互动性,给予幼儿敢说、敢动手的氛围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孩子,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及需求,多倾听孩子对于环境的所思、所想,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激发他们与环境互动起来,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因此,我们利用教师墙面的空间创设了全勤宝宝、童言无忌、作品展、我学会了等栏目让孩子参与创设,为的是展示幼儿的学习结果或让他们能大胆的自我表达。通过收集各类图片、杂志、照片、绘画、手工等多种手段来布置环境,这样幼儿在尽情的说说、剪剪、画画、贴贴中积极大胆、自主的去表述去展现。所以,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环境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多与环境互动的学习机会。
  四、动态化的环境创设,有助于不断调整幼儿的知识经验,提升教育价值
  幼儿园教师在创设环境中另一个弊端就是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我们往往花了大力气精心布置,从而舍不得更换。但是,所忘记的是环境的创设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部分,应当随着幼儿的需求不断变化着。那如何做到具有动态化的环境创设呢?
  1、创设的内容不是一呈不变的,可以随时的变化,增减 。当教师发现现有的环境创设已远远不能满足幼儿已有的经验时,就要根据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及时变换创设。如随着幼儿兴趣需要布置墙饰,而又随着季节的变化或是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是重新布置,也可以是逐步的深入与丰富,而幼儿从中便能获取更多更新的教育信息。
  2、创设的方法可以多样。教师可以从幼儿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来创设环境。如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并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差异,从而创设出不同教育价值的环境。另外,可以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环境创设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完成的,幼儿便能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教育过程。教师在创设境的过程中,如果采纳和吸收幼儿的建议,并请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不仅能给幼儿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而且能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环境的生动、直观性。 动态化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教师和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了整个环境的改变同时,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将会在墙面上寄托自己心愿,使环境变得更生动、拟人化了。如:在幼儿刚入园时,他们刚走出家庭的怀抱,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非常依恋自己的亲人,产生入园焦虑,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因此,可以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开学初带一张全家福的照片来,创设一个“爱驻我家”的墙饰,可以让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的家,这样无形中使幼儿和环境“对话”,从而幼儿之间的亲近感就会油然而生。
  五、鼓励幼儿动手操作,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在环境创设中,只有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创设活动中来,才能有效地发挥环境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教育影响作用。因此,在环境创设中,要为幼儿提供机会,鼓励幼儿动手操作,使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如秋天来了,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共同布置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向日葵丰收的情景:孩子自己动装饰树叶、水果,制作向日葵、玉米、菊花。新年到了,圣诞树上挂满了小朋友制作的新年礼物:有五颜六色的新年贺卡,有用橡皮泥、糖纸做成的各色糖果。孩子的作品虽然显得粗糙、稚拙,却凝聚了孩子们的纯真心愿和创造力。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走势。因此,我相信只要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班级环境,一定能激发幼儿学习与创造的欲望,满足他们的需求,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常听有些中学生说:“我就怕作文,一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虽然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鼓励学生,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会说话就会作文。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由于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
期刊
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数学中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很多,再加之原有教材割断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导致数学课堂教学往往比较沉闷、呆板。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
期刊
[摘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序幕,也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会为整个教学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新课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艺术教育心理学认为: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的确,教学过程开始的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
期刊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三: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的视线往往锁定班级的“问题生”,转化他们,促其进步。而对“学优生”,总以为他们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而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忽视了对他们心理问题的关注,造成了对“学优生”教育的“盲区”。如何消除“学优生”的消极心理,全面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已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为使“学优生”能更健康地成长,本文就对“学优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消除脆弱心理,培养
期刊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基于这点,我觉得一堂语文课就好比是一篇散文。我们不妨借鉴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其“形”指教师的教育教学手段与方式,其“神”指每堂课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期刊
[摘要]本文以绿色制造为基础提出了绿色机械加工的概念,并阐述了其内涵;概述了绿色机械加工的特点及其应用;指出尚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制造;绿色加工;冷却;切削液一、绿色机械加工的背景及内涵  从绿色制造[4]的意义上讲,传统机械加工主要有三个缺陷:①资源利用率不高。加工一个合格的零件往往需要多道工序,浪费了原材料、能源和时间; ②对环境污染大。主要是机械加工经常使
期刊
【摘要】 在新课改的新要求下,原有的教师中心的授课方式逐渐被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所取代,“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由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出发,引出了当今比较热门的“以学定教”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分析了何为“以学定教”,“以学定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哪些具体的实施策略,并分析了“以学定教”的前景发展。  【关键词】“以学定教”;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策略;学习方式一、初中英
期刊
[搞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新世纪初我国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创新工程。新课改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也必将促使我们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扮演进行重新审视,同时在职业道德方面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关键词]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全面观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问题颇多。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灌输法,过于关注指向考试的知识教育,对学生所面临的现实
期刊
【摘要】如何以《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为依据,着力构建智慧型思想品德课堂,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政治课教学“活”起来,让思品教学效果“好”起来,我认为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是前提和关键。  【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智慧课堂;课前准备通过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我们知道它的定位突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注他们成长的需求点,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如何以《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