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时空及其它——普希金的《我又重新造访》一诗的艺术技巧

来源 :文科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世界文学中有不少优秀诗篇流传百世,成为千古绝唱,普希金的抒情诗《我又重新造访》(1825),就是一首流芳世界、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佳作名篇。诗人以朴实无华,自然流畅的语言,轻松自如、优美抒情的笔调记叙了自己重游旧地——米哈依洛夫斯科耶村的情景。这首抒情诗既不囿于对往事的回忆,也不局限于纯景物的描述;时光的逝去没有引起诗人的无限感叹,人去楼空的情景也不引起他的哀愁和悲伤。诗人通过视线变化或缩小或增大视觉空间,通过两座巧妙衔接的时间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沟通,又用拟人化手法让自然景物与人类世界相联系,这样一来,自然景物描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与人类的发展规律有机地联系起来,往事的回忆与现在的观察,与对未来哲理思索相结合。全诗处处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诗人对世界和人类未来充满无限的希望和信心。 人的视线变化与所获得视觉空间有着
其他文献
近年来,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人民银行保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责任和任务更为紧迫,IT系统应急管理面临极大的挑战。而基层央行在IT系统应急管理方面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库局的统一部署,国库统计分析业务系统自2008年1月1日起由2.85版升级至3.0版。经过近段时间的正式运行,我们感到3.0版虽然在系统功能拓展和用户操作以及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