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急腹症手术切口间断皮内缝合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胃肠道急腹症手术后切口缝合方法与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统计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消化道穿孔及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患者,对比分析手术切口传统丝线缝合与切口间断皮内缝合在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皮内缝合组术后共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10例,发生率12.5%(10/80);丝线缝合组术后共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35例,发生率20%(35/175),切口间断皮内缝合在术后切口并发症方面与传统缝合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切口间断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54±7.32)d,传统丝线缝合组为(18.11±11.6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切口间断皮内缝合应用于胃肠道急腹症手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优于传统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MRS)结合S-100B蛋白在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0例ASDH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MRS检测丘脑和胼胝体压部中的NAA/Cr、Cho/Cr、NAA/Cho和Glx/Cr;并在伤后72 h检测血中S-100B蛋白。分析以上各项指标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伤后2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 MRS各项
目的 探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情况对指导孕产方式的价值。方法选择有一次剖宫产史孕妇323例,且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其中剖宫产8~12个月7例,13~24个月49例,25~36个月98例,>37个月169例。应用经腹不同频率超声联合扫查瘢痕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及愈合情况,观察妊娠结局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随着剖宫时间的延长,Ⅰ级瘢痕子宫亦随之增加,以25~36个月以上增加最为明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