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语文课堂上涌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是美,歌唱家口中的旋律是美,画家笔下的花鸟虫鱼是美,作家呢?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同样是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的文字优美的文章。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这一教学阵地,借助语言材料,指导学生理解内容,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的美,作者情感的美,文章意境的美。这样学生就会把学习语文看做是一个享受美的过程。
  一、围绕文本感悟美
  1.围绕文本,赏析语言文字
  《吕氏春秋音初》中说得好:“凡音者产乎人心也,感于心则荡乎者,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汉语明朗清亮,和谐动听,再加上“四声”,更使语言抑扬顿挫。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大多数课文,读起来都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课本中的美文,选取恰当的语段,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体会文中语言的美[1]。
  例如:教学《秋天》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的韵律美,引导学生细细咀嚼“秋风如同桑韧的梳子,把田野梳得井井有条;秋光如同发亮的汗珠,蓬蓬勃勃在田野里闪耀。”等诗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一定能从中品味出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从而生发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这就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美就在语言中,从而养成从文字中欣赏意境之美的习惯。
  2.围繞文本,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文章结构中感受文本的美。
  例如:《云雀的心愿》中寄予了小云雀和妈妈人的性格,赋予了它们人的思想。文章通过小云雀和妈妈的一次远游经历,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呼吁环保的思想。“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小云雀的心愿,这也是作者的心愿,这是作者用心在爱大自然,在感受大自然,同时,作者也把这种爱交给了读者,读者从文本中得到了美的启迪。
  二、借助修辞品味美
  在小学语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不外乎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文章如果巧妙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语言就会富有解明性、生动性、形象性和美的感染力。作为教者,我们只有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
  如《望庐山瀑布》,写瀑布时诗人就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此描写瀑布,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睹其色。又如《趵突泉》一文中写道:“三个水柱都有井口那么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这里如用一个“冒”字,读来也很通顺,可老舍先生却连用三个“冒”字,让读者的眼前立刻浮现出三个大泉眼不断地翻滚,不停地往上涌的情景,文中固然有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但连用三个“冒”字,让静止画面立即动了起来,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三个“冒”字的使用,可谓妙哉!美哉!
  三、咬文嚼字体会美
  贾岛“推敲”的故事可谓广为流传。小学语文中有不少“推敲”的典范,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绿”字就非同寻常。教师可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体会“绿”字好在哪儿,用“吹”“到”“满”为什么比不上“绿”字?在反复诵读、比较的基础上,体会诗所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欣赏语言文字运用之妙,学生就能体会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入情入境,体会美感。
  再如《泉城》一文中,描写珍珠泉的美景时,作者是这样写的:“泉水不断往上涌,像一串串珍珠,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水面上来……”,其中“拎”字用得恰到好处。学生通过想象,感悟到了济南珍珠泉的神奇之美。
  四、培养情感发现美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渐入佳境,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美。程少堂曾说:“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善良的悲悯情怀,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伤,学会有魅力地流泪,这是语文教学独特的任务。”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点,并要思考如何才能使教材中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座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产生共鸣。只有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才能在寻找和发现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2]。
  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身躯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浓浓的母爱感动了作者,感动了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朗读,一方面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把握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学会与文本对话;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品味词语,潜心涵泳,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于是,感情的碰撞激起了美丽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灵中漾起了美好的情感。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并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语文教学要以教学为基础,通过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性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精神启迪和美感享受,在语文教学中感悟美、品味美、体会美、发现美,让美在语文课堂上激情涌动!
  参考文献
  [1]陈和心.让“美”绽放在小学语文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77-278.
  [2]毛泽洲.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美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2):102.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上好课是我们每个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追求。随着新课改活动风生水起,充分调动学生主动作用,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达到教学效率提高之目的已成为共识。  【关键词】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自主 互动合作 探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从新的视角去组织、引导、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针对我校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兴
期刊
【摘 要】“新教育”十大行动之一就是营造书香校园。自我校實施“新教育”以来,书香弥漫校园。为了提高孩子阅读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我班积极响应,建设书香班级。我平时比较爱读书,也要求孩子们多读书。但是不系统,没计划,没记载,没指导,也没有评价。今年按照“新教育”阅读要求,孩子们不但阅读积极性提高了,而且学会了阅读方法。具体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  【关键词】新教育 叙事  
期刊
考场如战场,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拥有众多对手的竞赛。高中复习就是备战、备赛的过程。要想取胜归根到底要靠学生自己的实力,同时复习对路也很关键,因此得讲究教学策略,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  课堂教学是高中复习的主阵地,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课堂?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存在问题?采取什么课堂教学策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都是是我们必须探究的问题。  一、高中历史复习课存在的问
期刊
【摘 要】在现有的教学环境中,不同性别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方式存在差异,教师性别差异给课堂教学带来差异的原因,除生理心理性原因外,还有社会性原因。基于教师性别差异,如何利用教师性别差异来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 教师 性别差异  对于历史课而言,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一直是摆在广大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为此,在教育局的组织下,针对《罗斯福新政》一课,来
期刊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心理教学实践和经验,从几个方面浅谈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取适宜贴切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适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活动课 师生关系 内容和方法 业务水平  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它可以满足相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共同的心理发展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
期刊
【摘 要】2014年浙江开始实行新课改,2018年很多省也将铺开,新课改不分文理,学生可以自主选课,没有高效有趣的课堂就吸引不了学生,也没有办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物理学科所特有的实验多的特点寻找突破。  【关键词】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 物理教室  随着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标准》的制定,人们开始发现课改必定对旧的高中课堂有很多冲击,课堂教学方式必定要有很大的变革。我们从旧的教学方式的特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教学,虚心向同行学习,学习他们好的教学设计和实验操作;在具体教学中不虚设一个没有必要设置的情境。  【关键词】提高 初中物理 有效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仍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合格率偏低,仍然属于低效教学。因此,如何
期刊
在现今的社会,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彰显它的优势,它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大,教学与其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正是新课程标准诠释最好的理念,思学生所思,解学生疑惑。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努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摒弃从前的老师问,学生答的课堂,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特别是在这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已将科技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后的作业,都应该充分发挥
期刊
【摘 要】高中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走进大学殿堂的基础时段。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建有利的学习平台以及提供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丰富、全面的教学资源。实践证明,生成性课堂教学方式在高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故而现就高中数学学科而言,教师首先需构建和谐的師生关系,继而需要及时突出教学重难点。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需采用生成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本文不仅探究
期刊
【摘 要】课堂是实施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决定决数学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高中数学教学开始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征。在此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推进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效率  有效性教学是每一名教师的追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然成为了高中数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