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xi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患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整群抽样选择高原地区的8家医疗机构,前瞻性选择2016年10~12月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记录临床资料,通过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对产妇孕期及家庭情况进行调查。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的影响因素。

结果

研究期间甘南高原地区分娩的1 197名新生儿中183例发生窒息,占15.3%;其中轻度窒息157例,重度窒息26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活环境在海拔3 000米以下(OR=2.693,95%CI 1.275~5.689)、母亲孕期发热(OR=2.986,95%CI 1.163~7.666)、产程延长(OR=2.925,95%CI 1.112~7.691)、胎儿宫内窘迫(OR=7.000,95%CI 3.254~15.056)、宫缩乏力(OR=2.737,95%CI 1.484~5.047)、脐带异常(OR=3.094,95%CI 2.051~4.668)、羊水异常(OR=2.033,95%CI 1.230~3.361)、胎盘异常(OR=2.753,95%CI 1.016~7.464)均是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危险因素,家庭年收入>30 000元(OR=0.452,95%CI 0.297~0.687)是新生儿窒息的保护因素。

结论

甘肃甘南高原地区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多与宫内因素和产时因素相关,应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引导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6例轻度移位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在创伤后12~96 h内进行超声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复位时,通过3个标准切面(肘前桡侧、肘前正中、肘前冠状位)上的超声图像用于连续监测肱骨外髁骨折的复位效果,骨折复位固定后,通过5个标准切面(肘前桡侧、肘前正中、肘前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增殖期与消退期婴幼儿血管瘤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以进一步阐明婴幼儿血管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从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手术标本,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增殖期与消退期血管瘤组织中的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经GCBI平台分析得到差异基因,在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
期刊
@@
目的研究术前血清D-二聚体联合肠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早期预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急性肠梗阻的小儿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证实绞窄性肠梗阻36例作为实验组,再将绞窄性肠梗阻根据术中有无肠坏死分为肠坏死组和无肠坏死组。而将非绞窄性肠梗阻29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病史、实验检查
期刊
@@
期刊
@@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