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行动 锻造教师发现力实现力呈现力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石市铁山区教育局党组以“十元钱,千分爱”这一创新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推动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树立了典型。
  精准破题,创新有效工作载体
  2017年黄石市委、市政府提出“党建引领,强化作风建设,推行一线工作法”,市教育局党组提出“党建引领,先锋校园”创新工作,铁山区教育局在如何创新“工作法”,建好“大平台”,确保“接地气”,提升“满意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既要突出“重要性”,又要激发“主动性”。“三访三抓三评”是全市教育系统党建的一项重点工程、特色工程,我们实施“十元钱·千分爱”项目,要求每一名教师用不超过十元钱的成本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把工作任务进一步项目化,形成了贯彻落实“三访三抓三评”活动的有效载体。由于任务明确,要求细致,成本微小,促使人人都在主动思考如何落实的问题。
  既要体现“参与度”,又要强调“精准度”。“三访三抓三评”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既要发动教育工作者广泛参与,又要确保活动的精准有效,让每一次走访、每一次帮扶,都能真正深入到广大家长群众的心里。“十元钱·千分爱”倡导用不超过十元钱的成本做有意义的事情,就需要把力量精准集中到最需要帮扶的对象身上,体现出比“用钱”更重要的是“用心”。
  既要坚持“常态化”,又要推动“专业化”。实施“十元钱·千分爱”,要求全区每一位教师用心洞察教育问题,智慧地解决教育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发现力、实现力和呈现力,对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人参与,共同评议,形成良好活动氛围
  区教育局党组从工作推进方面加强领导。全区党员教师带头参与,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鼓励退休教师也参与,形成了人人参与的良好的活动氛围。
  党员示范力极大提升。铁山第三小学党员教师刘芳在走访中发现,班上有4个留守孩子暑期没有机会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专门给4个孩子上了一堂旅游课,让他们站在白板前,和精美的风景照合影,并花8元钱把照片冲洗出来。拿到照片的孩子们兴高采烈,深切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刘芳认为:“‘十元钱·千分爱’能让每一名教师有方法地去爱,有智慧地去爱,不仅仅提升了教师的师德素养,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专业能力。”在党员教师的示范下,广大教师都积极参与。
  支部工作法积极创新。铁山小学学生姜小蕊是孤儿,爷爷奶奶患病无法劳动,全家仅靠姑姑摆一个豆腐摊维持生计,但豆腐摊生意很不景气。铁山小学党支部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没有简单地组织捐款,而是零成本制作了“爱心豆腐广告”,发到家校群:“欢迎您光顾亚东市场姜记豆腐摊,您的每一次善举,都将为这个黑暗中前行的家庭增添一丝力量和光明”。老师们、社区居民们,乃至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到豆腐摊买豆腐,久违的笑容出现在小蕊一家人的脸上。党支部书记余永谦很感慨,他认为,“扶贫先扶志,帮人要帮心,‘十元钱·千分爱’注重支部工作创新,比单纯捐赠更有意义。”
  教育正能量广泛传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十元钱·千分爱”提出,学校和教师们不仅仅要善发现、做得好,也要会分享,讲得好。铁山三小党员、退休教师王文静分享了她家访途中为两户家长牵线搭桥的故事:一位失业在家的学生妈妈在她的联系下,从另一户家长手里接手一個小店,现在生意非常红火。这次牵线搭桥只花了几毛钱的电话费,王文静很感叹,她说,“十元钱·千分爱”让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只要用心,人人都是爱的桥梁。铁山区矿山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占春秀说,“十元钱·千分爱”让人人都意识到,不用花很多钱,就能做出仁爱之举,让社会多了一缕和谐温馨的阳光。
  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倾心浇灌教育成果
  今年,铁山区教育局将继续深化“十元钱·千分爱”活动,把“三访三抓三评”活动推向高潮。
  健全家校联系机制,发挥活动辐射效应。通过前期实践,我们感受到,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感染性和可复制性。师生家长热情高,活动成本也不高。铁山一中教师谭瑶说,十元钱虽少,爱心却弥足珍贵,架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桥梁。铁山小学304班王欣奥的家长说,老师的“爱心百宝箱”,几块钱的事,却最大限度地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希望活动能坚持下去。区教育局将把活动拓展到全区3000个学生家庭,请家长孩子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小事,既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又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也向社会传播教育正能量。这也是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健全宣讲评议机制,强化活动示范效应。“十元钱、千分爱”活动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故事,许多平时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和困难,在活动中得以解决,让“三访三抓三评”活动落到了实处。如今,“十元钱、千分爱”分享展示活动正在进行,以PPT展示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叙述铁山教育故事,让党建工作可视直观,让教育效果显而易见。这些活动中的感人故事,不仅能感动被帮扶的学生及家长,更能感染教育工作者。让教师们通过活动成为爱的见证者、践行者、建设者。
  健全长效教育机制,强化活动引领效应。广大教师在活动中,受限于十元钱成本的限制,必须更加用心地去洞察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更加用心地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个学生,必须对学生的身心需求及家庭状况更加了解,才能更好地找到实践活动的切入点。久而久之,善于发现就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就能为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提供支撑。这也是市局提出的“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感情在一线融洽、作风在一线转变、改革发展在一线体现”的现实需要。如今,这些在实践基础上探索形成地方课程、先进案例将成为教师培训和学生德育的生动教材。
  通过基层党组织持续深入地贯彻落实“三访三抓三评”活动,扎实开展“十元钱·千分爱”主题实践,一定能引领广大教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添助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罗田县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连续六年实现零逾期,全省排名第一;大数据比对整改规范工作“罗田模式”被省教育厅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建章立制条款在全省教育系统予以推广。  强化责任,确保工作机制全面形成。一是建立整体联动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治本之策,形成了县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扶贫、财政、民政、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
本刊讯(通讯员 鲜运民 李俊)日前,枝江市教育局在枝江市馬家店初级中学召开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暨推进会。马家店初级中学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校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知识科普、宣传,学生们也通过各种方式学会变废为宝。校长刘志华介绍,学校贯彻“知-源-分-回-督-行”六字垃圾分类方案,用独具特色的“马”文化丰富了垃圾分类内涵,以浓厚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由形及意、知行合一,也带动学生们的父母参与
2011年,我从乡下到了省城,成为光谷实验中学的校长。  深秋渐近,站在学校运动场的边上,校园俨然一派冬日模样。我一直觉得,校园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绿色的点缀,因为这里是生命相遇和成长的地方。当时的光谷实验中学作为一所省城学校,校园的绿化面积并不大,对于一个学生成长的场所来说,缺少了点生机盎然的气氛。  所以,自我当上校长以来,每一年的春季,我总是组织师生在校园开展植树活动,并带领他们参加当地政府
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西陵区作为宜昌市唯一区域性代表受邀参会,并展出6项教育创新成果,受到评审专家和与会者的广泛认同与高度评价。  6项创新成果包括西陵区教科院“中小学现代课堂建设研究”、西陵区教育技术中心“西陵网校建设”、宜昌市实验小学“中小学卓越绩效管理”、绿萝路小学“i课程研究与开发”、刘家大堰小学“把文化种进儿童心中——基于儿童视角的学校文化建设与实施”、
保康地处秦巴山区,区域教育具有贫困内陆地区落后教育的共性特征。从2012年开始,保康县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全力推进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服务、生本管理五大模块为载体的“生本教育”改革,激发了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把转变观念作为突破点,由少到多全员参与  改革最大的阻力是人,最大的动力也是人;最根本的制约是观念,最关键的引擎也是观念。我们
柴安成  (安陆市教育局)  从2017年的“呈现的艺术”、2018年的“讲好教育故事,写好奋进之笔”,再到2019年的“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树人使命”,每一届培训主题的变换,是时代催生湖北教育新闻人重新出发的生动见证。  从简单的教育新闻写作培训到如何采編,校园文化的建构、学校管理,再到舆情危机公关应对……《湖北教育》每次的培训活动,都会邀请国内顶级的教育专家和“大咖”,为全体通讯员带来一场思想盛
2017年12月29日,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和湖北省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精神,黄石市教育局组织召开了全市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现场会,总结黄石市中小学在推进基层党建和加强德育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会议受到黄石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柯补甲亲临现场指导,并作重要讲话。出席当天会议的有黄石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县(市、区)教育局党组织主
2017年10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八卷)正式出版发行,此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担任总编,集结全国数十位学者,耗经十年完成。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拉开了中国教育发展时间新序幕,而此书正是以共和国的成立为肇始,细述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方面教育活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定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解放的教育活动终
七月盛夏,我们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师生一行八人来到了充满东南亚风情的美丽城市马来西亚,参加由ISM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usic Education)——国际音乐教育协会①举行的“第27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研讨会”。收获颇丰,感想满腹。    会议概况    这是ISME首次选择东南亚国家,也是继日本和韩国后第三次在亚洲召开。千余各国代表、学者和音乐教育专家从
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初中地理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学生耳熟能详的乡土地理为切入点的地理教学、学业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核心素养与乡土地理的关系  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通过发散思维提出新的地理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